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望国之治,虽在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

题目详情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望国之治,虽在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岂其取之易而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1.下列划线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     ]
A.虽在 下愚 (下愚:最愚昧无知的人)
B.人君当 神器 之重(神器:帝位) 
C.凡百元首,承天 命(景:美好的)
D.傲物则骨肉为 行路 (行路:路人)
2.下列四组虚词的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臣闻求木 长者  无如寡人 用心者 
B.必竭诚 待下 蔺相如徒 口舌为劳
C.德不厚 望国之治  去今之墓 葬之       
D. 宜深慎 为巡船 物色
3.下列句子中的划线词与“必固其根本”的“固”字,词类活用状况相同的一项是
[     ]
A.越国以
B.下 无地
C.既来之,则
D.春生秋
4.下面对课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第一段以“固本浚源”为喻,说明“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重要性。
B.第一段用了两个比喻,先从正面喻证治国必积德,再从反面说明德不厚国不可长治久安。
C.第二段总结历史经验,并从创业守成、人心向背等方面论述“居安思危”的道理。
D.第二段以历代帝王为例说明打天下容易,守天下难的道理。
5.翻译下面的句子。
(1)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C
2.A
3.C
4.D
5.(1)想要河水流得远长,一定要疏通它的源泉。
  (2)虽然用严刑来监督(人们),用威风怒气来吓唬(人们),(有的人)最终苟且免于刑罚但不会怀念(皇上的)仁慈,表面上恭敬而在内心却不服气。

看了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独治之而刑繁矣,众治之而刑措矣。古之王者不忍以刑穷天下之民也,是故一家  2020-05-16 …

“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独治之而刑繁矣,众治之而刑措矣。古之王者不忍以刑穷天下之民也,是故一家  2020-05-16 …

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说:“其治乱之源,富强之本,不尽在船坚炮利,而在议院上下同心,教养得法。”这  2020-05-17 …

英语翻译治军治军之政,谓治边境之事,匡救大乱之道,以威武为政,诛暴讨逆,所以存国家、安社稷之计.是  2020-06-04 …

“利国富民”和“善为国者,藏之于民”“国家治乱之源,生民根本之计”是什么意思  2020-06-14 …

“治乱之源,富强之本,不尽在船坚炮利,而在议院,上下同心.”下列人物中,有可能发表这一议论的是A.  2020-06-22 …

“夫仁义礼智者,治之本也;法令刑罚者,治之末也“夫仁义礼智者,治之本也;法令刑罚者,治之末也。无本  2020-07-01 …

“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独治之而刑繁矣,众治之而刑措矣。古之王者不忍以刑穷天下之民也,是故一家  2020-07-04 …

“利国富民”和“善为国者,藏之于民”“国家治乱之源,生民根本之计”是什么意思  2020-07-14 …

治选出下列解释错误的一项()A.为将者当先治心。《心术》(调适)B.何治安之时有之而能兴,昏乱之时虽  2020-12-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