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化学-->
馒头、面包等发面食品的一个特点是面团中有许多小孔,他们使发面食品松软可口.小明学习相关化学知识后,将家里制作馒头用的白色粉末带到实验室与兴趣小组的同学一起进行探究.
题目详情
馒头、面包等发面食品的一个特点是面团中有许多小孔,他们使发面食品松软可口.小明学习相关化学知识后,将家里制作馒头用的白色粉末带到实验室与兴趣小组的同学一起进行探究.
【初步探究】取少量白色粉末于试管中,加适量水,测得溶液的 pH>7,说明溶液呈___性.
【提出问题】白色粉末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
(1)碳酸钠、碳酸氢钠都可用于制作发面食品.
(2)碳酸氢钠不稳定,受热易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等; 碳酸钠很稳定.
【猜想与假设】
猜想Ⅰ:碳酸钠
猜想Ⅱ:碳酸氢钠
【实验探究】甲乙兴趣小组设计不同实验方案进行探究.

甲组方案:如图1,取适量白色粉末于试管中,将导管伸入澄清石灰水,加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猜想Ⅱ正确.写出装置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
乙组方案:用如图2所示装置作为反应容器,准确测量生成气体的体积以判断白色粉末的成分.
分别向盛有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白色粉末的锥形瓶中,注入等体积、等浓度的足量的稀盐酸,记录如表:
实验①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 表中 m=___g; 根据上表中数据分析,猜想Ⅱ正确,判断的依据是___.
【反思应用】
(1)甲组方案中,无法判断白色粉末是否为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乙组方案可以判断,如果是两者的混合物,应该满足的条件是___.
(2)家中制作馒头、面包时,将面粉发酵(产生有机酸),再加入适量的碳酸氢钠,可以使馒头、面包松软.原因是___.
【初步探究】取少量白色粉末于试管中,加适量水,测得溶液的 pH>7,说明溶液呈___性.
【提出问题】白色粉末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
(1)碳酸钠、碳酸氢钠都可用于制作发面食品.
(2)碳酸氢钠不稳定,受热易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等; 碳酸钠很稳定.
【猜想与假设】
猜想Ⅰ:碳酸钠
猜想Ⅱ:碳酸氢钠
【实验探究】甲乙兴趣小组设计不同实验方案进行探究.

甲组方案:如图1,取适量白色粉末于试管中,将导管伸入澄清石灰水,加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猜想Ⅱ正确.写出装置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
乙组方案:用如图2所示装置作为反应容器,准确测量生成气体的体积以判断白色粉末的成分.
分别向盛有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白色粉末的锥形瓶中,注入等体积、等浓度的足量的稀盐酸,记录如表:
| 实验编号 | 锥形瓶内物质[来源 | 最终得到 CO2 体积/mL | |
| 名称 | 质量/g | ||
| ① | 碳酸钠 | a | V1 |
| ② | 碳酸氢钠 | a | V2 |
| ③ | 白色粉末 | m | V3 |
【反思应用】
(1)甲组方案中,无法判断白色粉末是否为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乙组方案可以判断,如果是两者的混合物,应该满足的条件是___.
(2)家中制作馒头、面包时,将面粉发酵(产生有机酸),再加入适量的碳酸氢钠,可以使馒头、面包松软.原因是___.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初步探究】
取少量白色粉末于试管中,加适量水,测得溶液的 pH>7,说明溶液呈碱性.
故填:碱.
【实验探究】
装置B中,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
实验①中,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CO2↑+H2O;
为了进行对比,表中m=ag;
根据上表中数据分析,如果猜想Ⅱ正确,则 V3=V2.
故填:CO2+Ca(OH)2══CaCO3↓+H2O;Na2CO3+2HCl══2NaCl+CO2↑+H2O;a; V3=V2.
【反思应用】
(1)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质量关系为:
Na2CO3+2HCl══2NaCl+CO2↑+H2O,NaHCO3+HCl═NaCl+H2O+CO2↑,
106 44 84 44
由以上质量关系可知,相同质量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与足量稀盐酸反应时,碳酸氢钠生成的二氧化碳多,如果是两者的混合物,应该满足的条件是V132.
故填:V132.
(2)家中制作馒头、面包时,将面粉发酵(产生有机酸),再加入适量的碳酸氢钠,可以使馒头、面包松软.原因是:碳酸氢钠与有机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气体在面团中形成许多小气室,使馒头、面包疏松多孔.
故填:碳酸氢钠与有机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气体在面团中形成许多小气室,使馒头、面包疏松多孔.
取少量白色粉末于试管中,加适量水,测得溶液的 pH>7,说明溶液呈碱性.
故填:碱.
【实验探究】
装置B中,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
实验①中,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CO2↑+H2O;
为了进行对比,表中m=ag;
根据上表中数据分析,如果猜想Ⅱ正确,则 V3=V2.
故填:CO2+Ca(OH)2══CaCO3↓+H2O;Na2CO3+2HCl══2NaCl+CO2↑+H2O;a; V3=V2.
【反思应用】
(1)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质量关系为:
Na2CO3+2HCl══2NaCl+CO2↑+H2O,NaHCO3+HCl═NaCl+H2O+CO2↑,
106 44 84 44
由以上质量关系可知,相同质量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与足量稀盐酸反应时,碳酸氢钠生成的二氧化碳多,如果是两者的混合物,应该满足的条件是V1
故填:V1
(2)家中制作馒头、面包时,将面粉发酵(产生有机酸),再加入适量的碳酸氢钠,可以使馒头、面包松软.原因是:碳酸氢钠与有机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气体在面团中形成许多小气室,使馒头、面包疏松多孔.
故填:碳酸氢钠与有机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气体在面团中形成许多小气室,使馒头、面包疏松多孔.
看了馒头、面包等发面食品的一个特点...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相互学习是一种好态度、好习惯,它是我们共同进步的好方法.请以"LearnFromEachOther 2020-04-11 …
有谁能帮帮我把汉语翻译成英语?--中国的的家长认为学习成绩是最重要的,所以大部分学生在学校寄宿,他 2020-05-13 …
英语翻译希望是人工翻译.1.他离开这5天了2.我习惯6点起床3.他习惯晚上做作业.4.他习惯每天跑 2020-05-13 …
一长袍运动员和一竞走运动员在一环形跑道上同时匀速练习.相向练习时,每隔1分钟相遇1次;同向练习时, 2020-05-16 …
明天是星期五,汤姆早早起床去上学,上午9点上着数学.10点上着语文,11点半放学回家,到下午3点半 2020-05-17 …
1.AB是一个圆的直径两端,小张在A点,小王在B点.他们俩人同时出发反向而行,他们在C点第一次相遇 2020-06-20 …
怎样知道椭圆的中心是不是在原点只记得在练习册上见过一道例题,不过没有相应的习题,在练习考试中也没碰 2020-06-21 …
A、B是圆的直径的两个端点,亮亮在A点,明明在B点,他们同时出发,反向而行,他们在C点第一次相遇, 2020-07-30 …
“他习惯向左走,她习惯向右走…他们始终不曾相遇,如此靠近却又如此遥远”中译英要比较高一点水准的句子, 2020-11-08 …
两质点沿水平x轴线作相同频率和相同振幅的简谐振动,平衡位置都在坐标原点.他们总是沿相反方向经过同一个 2020-12-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