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对于西安演出的这场惊险好戏的动机或政治背景,我们怎么说都行,但是有一点必须承认,它所选择的时机可谓高明之极。……国共恩怨不可谓不深,但
题目详情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对于西安演出的这场惊险好戏的动机或政治背景,我们怎么说都行,但是有一点必须承认,它所选择的时机可谓高明之极。……国共恩怨不可谓不深,但是共产党干得委实漂亮,使中国最终站到了即将来临的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一边。
--《中国近代史资料选辑》材料二:1936 年12 月12 日清晨,张学良、杨虎城派兵到华清池逮捕了蒋介石,囚禁了西安城内一些国民党高级将领。接着,他们向全国发出通电,提出抗日救国八项主张,呼吁停止内战,联共抗日。这次逼蒋抗日的行动,历史上称为“西安事变”。
--摘自川教版教材《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84页材料三:1936年12月”日,蒋介石被扣押后,有人说:“蒋介石杀害了成千上万的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我们应该杀了他,报仇雪恨!”有人说:“国难当头,国际、国内形势复杂,应该和平解决,蒋介石只要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就放了他。”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西安演出的这场惊险好戏”是指什么事件?应如何理解“它所选择的时机可谓高明之极”?
(2)据材料二,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的目的是什么?
(3)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支持材料三中的哪一种观点,为什么要支持?
(4)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有什么重大意义?
材料一:对于西安演出的这场惊险好戏的动机或政治背景,我们怎么说都行,但是有一点必须承认,它所选择的时机可谓高明之极。……国共恩怨不可谓不深,但是共产党干得委实漂亮,使中国最终站到了即将来临的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一边。
--《中国近代史资料选辑》材料二:1936 年12 月12 日清晨,张学良、杨虎城派兵到华清池逮捕了蒋介石,囚禁了西安城内一些国民党高级将领。接着,他们向全国发出通电,提出抗日救国八项主张,呼吁停止内战,联共抗日。这次逼蒋抗日的行动,历史上称为“西安事变”。
--摘自川教版教材《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84页材料三:1936年12月”日,蒋介石被扣押后,有人说:“蒋介石杀害了成千上万的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我们应该杀了他,报仇雪恨!”有人说:“国难当头,国际、国内形势复杂,应该和平解决,蒋介石只要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就放了他。”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西安演出的这场惊险好戏”是指什么事件?应如何理解“它所选择的时机可谓高明之极”?
(2)据材料二,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的目的是什么?
(3)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支持材料三中的哪一种观点,为什么要支持?
(4)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有什么重大意义?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材料一中的“西安演出的这场惊险好戏”是指西安事变.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发生时,日本侵略中国加剧,中华民族危机日益严重,所以说“它所选择的时机可谓高明之极”.
(2)由材料二“1936 年12 月12 日清晨,张学良、杨虎城派兵到华清池逮捕了蒋介石,囚禁了西安城内一些国民党高级将领.接着,他们向全国发出通电,提出抗日救国八项主张,呼吁停止内战,联共抗日.”可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的目的是逼蒋抗日.
(3)据所学知,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支持材料三中的后一种观点,即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因为当时日本侵略中国加剧,中华民族危机日益严重,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4)据所学知,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的基本结束,促进了国共合作抗日局面的出现.
故答案为:
(1)事件:西安事变(或双十二事变).理 事变发生时,日本侵略中国加剧,中华民族危机日益严重.
(2)逼蒋抗日.
(3)后一种观点;因为中国共产党是从全民族利益出发的.
(4)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的基本结束,促进了国共合作抗日局面的出现.
(2)由材料二“1936 年12 月12 日清晨,张学良、杨虎城派兵到华清池逮捕了蒋介石,囚禁了西安城内一些国民党高级将领.接着,他们向全国发出通电,提出抗日救国八项主张,呼吁停止内战,联共抗日.”可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的目的是逼蒋抗日.
(3)据所学知,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支持材料三中的后一种观点,即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因为当时日本侵略中国加剧,中华民族危机日益严重,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4)据所学知,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的基本结束,促进了国共合作抗日局面的出现.
故答案为:
(1)事件:西安事变(或双十二事变).理 事变发生时,日本侵略中国加剧,中华民族危机日益严重.
(2)逼蒋抗日.
(3)后一种观点;因为中国共产党是从全民族利益出发的.
(4)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的基本结束,促进了国共合作抗日局面的出现.
看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文学类文本阅读。(20分)说梅吴冠中①牡丹和梅花,曾是人们印象中的国花。牡丹花朵硕大,色彩艳丽,且 2020-05-14 …
下边的阅读模式好不好?为什么了解作者情况、作品背景----扫除字、词、句障碍----划分段落、归纳 2020-06-10 …
下边的阅读模式好不好?为什么?有这样一种阅读模式:了解作者情况、作品背景----扫除字、词、句障碍 2020-06-10 …
阅读《谈读书》,完成阅读《谈读书》,完成1-3题.谈读书朱光潜①中学课程很多,你自然没有许多的时间 2020-06-24 …
先阅读下列一段文字,在回答后面的问题.已知在平面内两点P1(x1,y1)、P2(x2,y2),其两 2020-07-30 …
阅读下列一段文字,然后回答下列问题.已知在平面内两点P1(x1,y1)、P2(x2,y2),其两点 2020-07-31 …
先阅读下列一段文字,在回答后面的问题.已知在平面内两点P1(x1,y1)、P2(x2,y2),其两 2020-07-31 …
阅读名著,品味五味人生。你阅读的名著中有许多或足智多谋或敢于斗争或勇于冒险或坚强刚毅的人物形象,任选 2020-12-01 …
阅读名著,品读五味人生。你阅读的名著中有许多或足智多谋或敢于斗争或勇于冒险或坚强刚毅的人物形象,任选 2020-12-04 …
评点式阅读法就是指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对阅读材料有所思、有所感,用文字将思考的结果或感悟的内容及时地 2020-12-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