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并回答下题。超然台记苏轼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糟啜醨,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以饱。推此类也,吾安往而不乐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并回答下题。

超然台记

苏轼

  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糟啜醨,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以饱。推此类也,吾安往而不乐?

  夫所谓求福而辞祸者,以福可喜而祸可悲也。人之所欲无穷,而物之可以足吾欲者有尽。美恶之辨战乎中,而去取之择交乎前,则可乐者常少,而可悲者常多,是谓求祸而辞福。夫求祸而辞福,岂人之情也哉?物有以盖之矣。彼游于物之内,而不游于物之外;物非有大小也,自其内而观之,未有不高且大者也。彼挟其高大以临我,则我常眩乱反覆,如隙中之观斗,又焉知胜负之所在?是以美恶横生,而忧乐出焉;可不大哀乎!

  余自钱塘移守胶西,释舟楫之安,而服车马之劳;去雕墙之美,而蔽采椽之居;背湖山之观,而适桑麻之野。始至之日,岁比不登,盗贼满野,狱讼充斥;而斋厨索然,日食杞菊,人固疑余之不乐也。处之期年,而貌加丰,发之白者,日以反黑。余既乐其风俗之淳,而其吏民亦安予之拙也,于是治其园圃,洁其庭宇,伐安丘、高密之木,以修补破败,为苟全之计。而园之北,因城以为台者旧矣;稍葺而新之,时相与登览,放意肆志焉。南望马耳、常山,出没隐见,若近若远,庶几有隐君子乎?而其东则卢山,秦人卢敖之所从遁也。西望穆陵,隐然如城郭,师尚父、齐桓公之遗烈,犹有存者。北俯潍水,慨然太息,思淮阴之功,而吊其不终。台高而安,深而明,夏凉而冬温。雨雪之朝,风月之夕,余未尝不在,客未尝不从。撷园蔬,取池鱼,酿秫酒,瀹脱粟而食之,曰:乐哉游乎!

  方是时,余弟子由适在济南,闻而赋之,且名其台曰“超然”。以见余之无所往而不乐者,盖游于物之外边。

  注:这篇记写于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年),此为苏轼因不同意王安石变法中某些措施而自请外调,任密州知州的第二年。本文记述了他到密州后的生活情况。

(1)

对下列各项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物有以盖之矣  盖:蒙蔽

B.

而忧乐出焉   忧乐:忧愁和欢乐

C.

背湖山之观   背:远离

D.

而吊其不终   吊:哀叹

(2)

下列各项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A.

文章前两段采用了对比的手法,先从正面论述超然物外的快乐,再从反面论述不超然物外必会悲哀的道理。

B.

第三段开头用三个对偶句,组成排比句组,气势充沛,使前后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形成鲜明对比,说明了苏轼舍安就劳、去美就简的遭遇。这既是纪实,也是以忧托喜的伏笔。

C.

作者修台游乐,先交代台的位置、旧观和修缮情况,利旧成新,不劳民伤财,含有与民同乐的意思。

D.

第三段中写作者“相与登览,放意肆志”,可见作者心中深藏着怀才不遇之感。愿为家国立功而终遭贬谪之慨叹,仕途失意之悲和人生潦倒之苦的感慨和隐痛都在这纵情欢乐中化为虚无。

(3)

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求祸而辞福,岂人之情也哉?物有以盖之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隙中之观斗,又焉知胜负之所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而园之北,因城以为台者旧矣;稍葺而新之,时相与登览,放意肆志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B;2.D;(1) 忧乐,偏义复词,偏于忧,解释为忧愁。 (2) 苏轼写这篇《超然台记》,以表明超然物外、无往而不乐的思想。这实际是政治失意后精神苦闷的自我排遣。所谓超然之乐,实际含有政治失意的辛酸,既不能摆...
看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并回答下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明明参观木材站,木材站有一堆木料是相同的杉树,堆成若干层,已知最上面一层是5根,最下面是32根,相  2020-06-21 …

《故事书》《木偶奇遇记》《哪吒传奇》《有趣的折纸》8.30元8.18元7.82元7.18元(1)书  2020-07-14 …

下面书目的作者及主要人物《小王子·灰姑娘》《骑鹅历险记》《木偶奇遇记》《绿野仙踪》《艾丽丝漫游奇境  2020-07-20 …

18.千百年来,三峡以它雄奇壮美的自然风光、不可胜数的人文景观、神奇独特的历史传说散发着迷人的魅力,  2020-11-01 …

如果匹诺嘲一直说谎,它的鼻子会顶到他的背吗?木偶奇遇记里的那个家伙,说谎鼻子就会变长.说了n次慌以后  2020-11-13 …

例:呆若花鸡――移花接木伪相大白――不言之喻――铁水心肠――铁水心肠――走马观木――胎肉相连例:呆若  2020-11-20 …

下列成语中各有一个错字,用横线划出,并根据改错的内容在写一个成语.如:走马观木,木改成花,移花接木.  2020-11-20 …

五(1)班有许多同学参观了“神奇的宇宙”展览.参观中国馆展览的有20人,参观世界馆展览的有15人,两  2020-11-23 …

到了晚年,苏轼临死前,对环伺在床边的几个儿子说:“你们说,我死了好不好啊?”小儿子神秘的抢答到:“一  2021-01-01 …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在正确的后面打“T”,错误的打“F”。1.“钱塘江大潮,被称为天下奇观”中的“  2021-01-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