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文章,回答问题。与书为友欲知其人,常可观其所读之书,恰如观其所交之友。与书为友如同与人为友,都应与其最佳最善者常相伴依。好书可引为诤友,一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与书为友
欲知其人,常可观其所读之书,恰如观其所交之友。与书为友如同与人为友,都应与其最佳最善者常相伴依。
好书可引为诤友,一如既往,永不改变,两心相伴,其乐融融。当我们身陷困境,好书终不会幡然变脸。好书与我们亲善相处,年轻时从中汲取乐趣与教诲,及至鬓发染霜,则带给我们以亲抚和安慰。
同好一书之人,往往可以发现彼此间习性也有相近,恰如二人同好一友,彼此间也可引以为友。对同一作家之钟爱,使人们的所思所感,欣赏与同情,都能交相融会。作家与读者,读者与作家,也能相知相通。
英国文艺评论家赫兹利特说:“书籍深透人心,诗随血液循环。少小所读,至老犹记。书中所言他人之事,却使我们如同身历其境。无论何地,好书无须尽其囊,便可得之。而我们的呼吸也会充满了书香之气。”
一本好书常可视作生命的最佳归宿,一生所思所想之精华尽在其中。对大多数学人而言,他的一生便是思想的一生,因此好书即为金玉良言与思想光华之总成,令人感铭于心,爱不忍释,成为我们相随之伴侣与慰藉。菲力浦·西德尼爵士言:“与高尚思想相伴者永不孤独。”当诱惑袭来,高尚纯美思想便会像仁慈的天使,翩然降临,一扫杂念,守护心灵。高尚行为的愿望随之产生。良言善语常会激发出畅举嘉行。
书籍具有不朽的本质,在人类所有的奋斗中,唯有书籍最能经受岁月的磨蚀。庙宇与雕像在风雨中颓毁坍塌了,而经典之籍则与世长存。伟大的思想能挣脱时光的束缚,即使是千百年前的真知灼见,时至今日仍新颖如故,熠熠生辉。只要拂动书页,当时所言便历历在目,犹如亲闻。时间的作用淘汰了粗劣制品。就文学而言,只有经典明言方能经久传世。
书籍将我们引入到一个高尚的社会,在那里的历代圣人贤士群聚,仿佛与我们同处一堂,让我们亲聆所言,亲见所行,心心相印,欢悦与共,悲哀同历。我们仿佛也嗅到他们的气息,成为与他们同时登台的演员,在他们描绘的场景中生活、呼吸。
凡真知灼见决不会消逝于当世,书籍记载其精华而远播天下,永成佳音,至今为有识之士倾耳聆听。古时先贤之影响,仍融入我们生活的氛围,我们仍能时时感受到逝去已久的人杰们一如当年,活力永存。
1.文章开篇点题,你能说“欲知其人,常可观其所读之书”的含义吗?
________
2.为什么说好书可引为诤友?
________
3.作者从同好一书之人身上发现了什么?推论出一个怎样的结论?
________
4.谈谈英国文艺评论家赫兹利特所说的“书籍深透人心,诗随血液循环”的含义?
________
5.第5段的中心句是:
________
6.最能说明书籍具有不朽的本质是第6段的第________句话。
7.为什么说“凡真知灼见决不会消逝于当世”?
________
解析:
1.人的志趣、爱好、品行等可以从他所读之书反映出来。 2.因为好书,不论人们的处境如何,都会与人们亲善相处,给人以乐趣与教诲。 3.发现彼此间习性也相近。恰如二人同好一友,彼此间也可引以为友。 4.好的书籍可以使人的心灵受到震颤,感人的诗句令人热血沸腾。 5.第1句。 6.3 7.因为书籍记载其精华而远播天下,永成佳音。
乐观者和悲观者去一个地方买鞋一位悲观者和一位乐观者同时被派往某地区推销鞋子,可他们到达目的地后,却 2020-05-16 …
悲观者和乐观者说……悲观者说,希望是地平线,就算看得见,也永远走不到;乐观者说,希望是___,__ 2020-06-11 …
《乐观者与悲观者》得到的启示乐观者与悲观者在争论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希望是什么?悲观者说:是地平 2020-06-11 …
乐观者和悲观者一位悲观者和一位乐观者同时被派往某地区推销鞋子,可他们到达目的地后,却发现那里的人全 2020-06-11 …
根据提示,拟出"悲观者"和"乐观者"的话,不超过10个字一个悲观者和一个乐观者同时被派往某地去推销 2020-06-11 …
专业的语文老师进来,不是请绕道!1、心爱的哨所啊!我的好伙伴.这样的句子到底是比喻句还是拟人句,个 2020-07-12 …
如图漫画《诱惑》(作者:仇春波)蕴含的哲理有()①诱惑者和被诱惑者价值观相同②诱惑者和被诱惑者价值观 2020-11-08 …
2011年9月2日上午,湖北省武汉市,88岁的李大爷在离家不到100米的菜场门口迎面摔倒,围观者无人 2020-11-08 …
下面是贵阳龙场阳明精舍依圣园中的一副对联,顺序已经打乱,请重新排列。(只填序号)①山中明月②伴人观鸟 2020-12-06 …
“主观为己,客观为人”重要还是““客观为人,主观为人”重要呢?希望从前者说一下!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来 2021-01-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