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化学-->
常温下有浓度为0.1mol/L、体积为VL的氨水,向其中逐滴加入一定浓度的盐酸,得到如图的滴定曲线,其中d点时两种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1)氨水的电离方程式为
题目详情

(1)氨水的电离方程式为______.该温度时氨水的电离平衡常数K=______.滴定过程中所用盐酸的pH=______.
(2)若忽略温度变化,则由b点到c点的过程中,下列数值保持不变的有______.(填字母)
A、c(H+)•c(OH-) B、
c(H+) |
c(OH−) |
c(NH4+)•c(OH−) |
c(NH3•H2O) |
c(NH3•H2O) |
c(NH4+) |
(3)若取该实验中恰好完全反应的d点溶液,向其中滴加AL某浓度的氨水后溶液呈中性,则滴加氨水的过程中水的电离平衡将______(填“正向”“不”或“逆向”)移动,所滴加氨水的浓度为
V |
A |
V |
A |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一水合氨是弱电解质,在水溶液里部分电离,电离方程式为NH3.H2O⇌NH4++OH-;电离平衡常数K=
=
=10-5,d点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盐酸的体积为V,说明元素的浓度是0.1mol/L,则pH=1,故答案为:NH3.H2O⇌NH4++OH-;10-5;1;
(2)A、温度不变,则水的离子积常数c(H+)•c(OH-)不变,故正确;
B、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减小,氢离子浓度增大,所以
增大,故错误;
C、温度不变,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常数不变,所以
不变,故正确;
D、温度不变,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常数不变,b点到c点的过程中c(OH-)减小,所以
=
=
减小,故错误;
故选AC;
(3)向溶液中加入氨水,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抑制水电离,则水的电离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向其中滴加AL某浓度的氨水后溶液呈中性,则溶液中c(Cl-)=c(NH4+)=
mol/L,令加入氨水的浓度为amol/L,根据氮元素守恒可知,溶液中c(NH3.H2O)=(
-
)mol/L,由一水合氨的电离平衡常数可得:c(NH4+)•c(OH-)=Kb•c(NH3.H2O),所以
×10-7=10-5×(
-
),解得a=
c(NH4+).c(OH−) |
c(NH3.H2O) |
10−3×10−3 |
0.1 |
(2)A、温度不变,则水的离子积常数c(H+)•c(OH-)不变,故正确;
B、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减小,氢离子浓度增大,所以
c(H+) |
c(OH−) |
C、温度不变,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常数不变,所以
c(NH4+)•c(OH−) |
c(NH3•H2O) |
D、温度不变,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常数不变,b点到c点的过程中c(OH-)减小,所以
c(NH3•H2O) |
c(NH4+) |
c(OH−) | ||
|
c(OH−) |
K |
故选AC;
(3)向溶液中加入氨水,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抑制水电离,则水的电离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向其中滴加AL某浓度的氨水后溶液呈中性,则溶液中c(Cl-)=c(NH4+)=
0.1V |
A+2V |
0.1V+aA |
A+2V |
0.1V |
A+2V |
0.1V |
A+2V |
0.1V+aA |
A+2V |
0.1V |
A+2V |
作业帮用户
2016-11-25
举报
![]()
![]() ![]() |
看了常温下有浓度为0.1mol/L...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某公司生产一种产品每年需投入固定成本为0.5万元,此外每生产100件这种产品还需要增加投入0.25 2020-05-13 …
下图表示某物种迁入新环境后,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在第10年时经调查该种群数量为200只, 2020-05-13 …
根据胡萝卜素易溶于有机溶剂的特点,可采用有机溶剂萃取的方法提取胡萝卜素.用作溶剂的有机物可分为和两 2020-06-18 …
如图表示种群的各个特征之间及种群数量的关系,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甲为出生率和迁入率,乙为死亡率 2020-11-11 …
薇甘菊(学名:Mikaniamicrantha),也称小花蔓泽兰或小花假泽兰.原产于中美洲,该种已列 2020-11-15 …
1.某企业有A,B两种经营收入,今年B种收入为a(a>0),A种年收入是B种年收入的2倍,预计明年A 2020-12-15 …
从10种不同的作物种子中选出6种放入6个不同的瓶子中展出,如果甲、乙两种种子都不能放入1号瓶内,那么 2020-12-24 …
(它mm9•延庆县大模)从1m种不同的作物种子中选出6种放入6个不同的瓶子中展出,如果甲、乙两种种子 2020-12-24 …
据农业部最新统计,目前入侵我国的外来物种已达400多种,全球100种最有威胁的外来生物中,我国已有5 2021-01-05 …
外来物种引进后若能在野外大量繁殖,以致影响当地原物种的生存,称为入侵种.入侵种可能()A.增加当地物 2021-01-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