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宇,完成下列各题。周有光和他的时代每个老人都是一部历史本。何况这位老人名叫周有光!在周有光先生漫长的生涯中,先搞经济,西装革履供职于
题目详情
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宇,完成下列各题。
周有光和他的时代 每个老人都是一部历史本。何况这位老人名叫周有光!
在周有光先生漫长的生涯中,先搞经济,西装革履供职于大银行,业务办到美国华尔街;解放后服从组织,50岁时转行语言学,研究创制汉语拼音,跨界成功,被称作“中国汉语拼音之父”。
搞经济,那是民国时期的事。那时银行界的人都知道有个聪明、有干才的周有光,他不仅办事能力强,还搞研究。1949年香港经济导报社出版他的专著《新中国的金融问题》.在政权更替之际,他是要以己之长报效国家。但是,新中国实行计划经济老和尚没咒儿念了。周有光转行,倒是转对了。虽然后来政治运动不断,周有光的人生际遇也不免随大流颠倒浮沉,但毕竟拼音字母离政治远些。
待到改革开放,特别是退休后,他走出语言学专业领域,85岁开始写文章,广泛探讨诸如现代化、全球化、中东局势、印度经济、公民意识等问题,引起社会关注,成为公共知识分子、公众人物。
人出名了,人们才发现,原来,周有光与作家沈从文是连襟,娶的是美丽才女张允和。老两口一辈子和睦,举“杯”齐眉,两“老”无猜,令人羡煞。
金玉良女士是周有光先生的“小友”,十多年来,不论酷暑严寒,每周一次探望周先生,陪老人聊天,听老人讲他的人生经历和过往年代。她记下来,如今竟成一本书--《老藤椅慢慢摇--周有光和他的时代》.老先生亲自题写了书名,大有“御笔钦定”的意思。
周先生回忆中讲到农本局,据他解释,农本局就是特种农业银行。国民政府迁都重庆后,为解决大后方百姓的吃饭穿衣问题,政府加强了农本局的领导。农本局的宗旨是促进农业信用的流通,促进农产品运销。
在局长何廉领导下,农本局适时地在后方的广大农村,建立以县为单位的农业合作银行(即合作金库);又因陋就简,尽量利用已有的公共财产,如乡村的祠堂、关帝庙或观音庙、集镇的会馆来筹建农业仓库。有了农业仓库,农民把收获的物产储存在那里,就不用担心霉烂、损坏。同时,农民如果需要现金,可以用储物作为抵押从仓库借款。农民从合作金库借款,利率很低,而且也不用物品担保;只有一个条件:必须是本县合作社社员。因为合作社连带有集体责任,合作金库借出的钱款不必担心不能归还。
农本局相继在四川重庆、湖南长沙、陕西西安、贵州、广西桂林、湖北西部设立专员办事处。周有光经人介绍,在重庆专员办事处主持日常工作。从1938年到1939年一年的时间里,重庆专员办事处先后在三十多个县,成立了合作金库和农业仓库。周先生到省内各个合作金库和农业仓库巡回指导、审查;还尝试办家畜保险业务;为了改良柑橘品种,和金陵大学农学院园艺系的教授到江津、綦江等处调查。他跑遍四川各地,对那里的人文、地理了如指掌。
他刚到四川时,发现橘农没有储存条件又无法外销,柑橘大量上市时根本卖不上价钱。农业仓库建成后,农本局仿照北方夏天窖冰的方法,向橘农推广如何把柑橘储存在仓库里。柑橘储藏问题解决了,橘农的收入也提高了。
1939年5月3日和5月4日,日寇连续两天对重庆市区实施震惊中外的狂轰滥炸。山城变成火和血的海洋。不久,周先生带着他的办事处迁往长江上游宜宾。
回顾农本局岁月,周先生说:“当时政府每一个方面都是向老百姓要钱的,而钱哪里来呢?追本寻源主要从农民身上来的。只有农本局把钱借给农民,帮助农民发展生产,所以农本局对抗战是有巨大贡献的。
(节选自周有光和他的时代--一个人的百年史》,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周有光(1906年1月13日-2017年1月14日),经过了晚清、北洋、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四个时代,有人戏称他是“四朝元老”,更有人将他看做百年中国从传统过渡到现代的一个缩影。周有光的一生分了几个阶段:50岁以前是银行家;50岁到85岁,是语言文字学家,精力都倾注在语言文学领域;85岁以后,是思想家。
--摘自《法制晚报》②周老曾戏称自己50岁起由经济学教授改行从事语言文字学研究,前者是半途而废,后者是半路出家,两个“半”字合在一起,就是个圆圈,一个“零”字。事实上,他在学术生涯中所获得的成功、成就和成绩,达到了近乎圆满的境界。
--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教授张森根③他一生很少浪费时间,总是坐在那里看书或写字。但他很爱玩,也很会玩,可是只玩最高级的。比如他在国外总是到最好的剧院,听最好的西洋音乐,欣赏最美的油画,
到最好的博物馆,经常翻阅最权威约百科全书。
--摘自《周晓平:我的父亲周有光》④107岁时,周有光曾玩笑说“上帝太忙,把我忘了”。如今,上帝带走了这束光。
--摘自搜狐新闻(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项是___
A.今年年初,周有光与世长辞,他是一位长寿的学者,一生经历了四个时代,被人戏称为 “四朝元老”,经历丰富,堪称一部历史书。
B.周有光在民国时供职于大银行,专门搞经济,解放后由于国家实行计划经济,他只好转行做语言学工作,被称为“中国汉语拼音之父”。
C.周有光退休后不再研究语言学,85岁时开始写文章,广泛探讨现代化、全球化、公民意识等人类大问题,成为一个公共知识分子。
D.为了让别人更多地了解他,周有光亲自口述,并请金玉良代笔写成自传,还亲自题写了书名“老藤椅慢慢摇--周有光和他的时代”。
(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___
A.周有光在1949年出版了他的专著《新中国的金融问题》,这表明他和其他爱国知识分子一样,想要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新中国出力。
B.在文革动乱时期,周有光由于转行于语言学领域,远离政治,因此成为一个幸运的人, 没有像其他知识分子那样,受到政治运动的波及。
C.周有光在解放前曾经负责农本局工作,林局把钱借给农民,帮助农民发展生产,解决了农民的许多经济问题,为抗战做出了巨大贡献。
D.周有光解放前在四川工作时,在三十多个县成立了合作金库和农业金库,并亲自向橘农推广如何把柑橘储存在仓库里,从而使橘农收入得以提高。
E. 周有光对自己要求比较高,他曾戏说自己一生就等于零。但在别人眼里,无论是工作业绩、学术成就还是爱情婚姻,都达到了近乎圆满的境界。
(3)周有光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周有光和他的时代 每个老人都是一部历史本。何况这位老人名叫周有光!
在周有光先生漫长的生涯中,先搞经济,西装革履供职于大银行,业务办到美国华尔街;解放后服从组织,50岁时转行语言学,研究创制汉语拼音,跨界成功,被称作“中国汉语拼音之父”。
搞经济,那是民国时期的事。那时银行界的人都知道有个聪明、有干才的周有光,他不仅办事能力强,还搞研究。1949年香港经济导报社出版他的专著《新中国的金融问题》.在政权更替之际,他是要以己之长报效国家。但是,新中国实行计划经济老和尚没咒儿念了。周有光转行,倒是转对了。虽然后来政治运动不断,周有光的人生际遇也不免随大流颠倒浮沉,但毕竟拼音字母离政治远些。
待到改革开放,特别是退休后,他走出语言学专业领域,85岁开始写文章,广泛探讨诸如现代化、全球化、中东局势、印度经济、公民意识等问题,引起社会关注,成为公共知识分子、公众人物。
人出名了,人们才发现,原来,周有光与作家沈从文是连襟,娶的是美丽才女张允和。老两口一辈子和睦,举“杯”齐眉,两“老”无猜,令人羡煞。
金玉良女士是周有光先生的“小友”,十多年来,不论酷暑严寒,每周一次探望周先生,陪老人聊天,听老人讲他的人生经历和过往年代。她记下来,如今竟成一本书--《老藤椅慢慢摇--周有光和他的时代》.老先生亲自题写了书名,大有“御笔钦定”的意思。
周先生回忆中讲到农本局,据他解释,农本局就是特种农业银行。国民政府迁都重庆后,为解决大后方百姓的吃饭穿衣问题,政府加强了农本局的领导。农本局的宗旨是促进农业信用的流通,促进农产品运销。
在局长何廉领导下,农本局适时地在后方的广大农村,建立以县为单位的农业合作银行(即合作金库);又因陋就简,尽量利用已有的公共财产,如乡村的祠堂、关帝庙或观音庙、集镇的会馆来筹建农业仓库。有了农业仓库,农民把收获的物产储存在那里,就不用担心霉烂、损坏。同时,农民如果需要现金,可以用储物作为抵押从仓库借款。农民从合作金库借款,利率很低,而且也不用物品担保;只有一个条件:必须是本县合作社社员。因为合作社连带有集体责任,合作金库借出的钱款不必担心不能归还。
农本局相继在四川重庆、湖南长沙、陕西西安、贵州、广西桂林、湖北西部设立专员办事处。周有光经人介绍,在重庆专员办事处主持日常工作。从1938年到1939年一年的时间里,重庆专员办事处先后在三十多个县,成立了合作金库和农业仓库。周先生到省内各个合作金库和农业仓库巡回指导、审查;还尝试办家畜保险业务;为了改良柑橘品种,和金陵大学农学院园艺系的教授到江津、綦江等处调查。他跑遍四川各地,对那里的人文、地理了如指掌。
他刚到四川时,发现橘农没有储存条件又无法外销,柑橘大量上市时根本卖不上价钱。农业仓库建成后,农本局仿照北方夏天窖冰的方法,向橘农推广如何把柑橘储存在仓库里。柑橘储藏问题解决了,橘农的收入也提高了。
1939年5月3日和5月4日,日寇连续两天对重庆市区实施震惊中外的狂轰滥炸。山城变成火和血的海洋。不久,周先生带着他的办事处迁往长江上游宜宾。
回顾农本局岁月,周先生说:“当时政府每一个方面都是向老百姓要钱的,而钱哪里来呢?追本寻源主要从农民身上来的。只有农本局把钱借给农民,帮助农民发展生产,所以农本局对抗战是有巨大贡献的。
(节选自周有光和他的时代--一个人的百年史》,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周有光(1906年1月13日-2017年1月14日),经过了晚清、北洋、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四个时代,有人戏称他是“四朝元老”,更有人将他看做百年中国从传统过渡到现代的一个缩影。周有光的一生分了几个阶段:50岁以前是银行家;50岁到85岁,是语言文字学家,精力都倾注在语言文学领域;85岁以后,是思想家。
--摘自《法制晚报》②周老曾戏称自己50岁起由经济学教授改行从事语言文字学研究,前者是半途而废,后者是半路出家,两个“半”字合在一起,就是个圆圈,一个“零”字。事实上,他在学术生涯中所获得的成功、成就和成绩,达到了近乎圆满的境界。
--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教授张森根③他一生很少浪费时间,总是坐在那里看书或写字。但他很爱玩,也很会玩,可是只玩最高级的。比如他在国外总是到最好的剧院,听最好的西洋音乐,欣赏最美的油画,
到最好的博物馆,经常翻阅最权威约百科全书。
--摘自《周晓平:我的父亲周有光》④107岁时,周有光曾玩笑说“上帝太忙,把我忘了”。如今,上帝带走了这束光。
--摘自搜狐新闻(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项是___
A.今年年初,周有光与世长辞,他是一位长寿的学者,一生经历了四个时代,被人戏称为 “四朝元老”,经历丰富,堪称一部历史书。
B.周有光在民国时供职于大银行,专门搞经济,解放后由于国家实行计划经济,他只好转行做语言学工作,被称为“中国汉语拼音之父”。
C.周有光退休后不再研究语言学,85岁时开始写文章,广泛探讨现代化、全球化、公民意识等人类大问题,成为一个公共知识分子。
D.为了让别人更多地了解他,周有光亲自口述,并请金玉良代笔写成自传,还亲自题写了书名“老藤椅慢慢摇--周有光和他的时代”。
(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___
A.周有光在1949年出版了他的专著《新中国的金融问题》,这表明他和其他爱国知识分子一样,想要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新中国出力。
B.在文革动乱时期,周有光由于转行于语言学领域,远离政治,因此成为一个幸运的人, 没有像其他知识分子那样,受到政治运动的波及。
C.周有光在解放前曾经负责农本局工作,林局把钱借给农民,帮助农民发展生产,解决了农民的许多经济问题,为抗战做出了巨大贡献。
D.周有光解放前在四川工作时,在三十多个县成立了合作金库和农业金库,并亲自向橘农推广如何把柑橘储存在仓库里,从而使橘农收入得以提高。
E. 周有光对自己要求比较高,他曾戏说自己一生就等于零。但在别人眼里,无论是工作业绩、学术成就还是爱情婚姻,都达到了近乎圆满的境界。
(3)周有光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此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道题综合性比较强,既涉及到了对传主精神品质的理解,也涉及到了对文章主旨的探究.解答这类体的方法是:①解读标题,确定文体,找出传主,联系现实思考传主的人生...
看了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宇...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密西西比河风光阅读答案急.问题在文章下.密西西比河岸风光旖旎.西岸,草原一望无际;绿色的波浪逶迤而 2020-04-26 …
求6年级下册灯光阅读题答案.我打开门,雾便窜了出来.我站在门口,好像从天空降下了一个既厚又宽的大布 2020-06-05 …
中国的小皇帝漫画阅读答案1、图中的“爸爸”在干什么?2、你认为中国出现“小皇帝”现象是谁的错?3、 2020-06-21 …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漫步绿草如茵,繁花锦簇的公园里,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情景:园林工人正 2020-06-28 …
秋天的怀念阅读答案一.简要分析文中两处景物描写的作用1,窗外的树叶"刷刷啦啦"的飘落2,黄色的花淡 2020-07-11 …
阅读短文,阅读短文,时光老人和流浪汉一个流浪汉呜呜地哭着.时光老人问:“你是谁?为什么哭?”流浪汉 2020-07-15 …
六年级语文毕业阅读训练一片茫茫无垠的沙漠。一支探险队在负重跋涉。阳光很剧烈。干燥的风沙漫天飞舞。而口 2020-11-25 …
综合性学习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光明中学七(1)班开展“漫游语文世界”综合性学习活动,搜集家庭、校园、社 2020-11-28 …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阅读下面的短文,人生之路既漫长又短暂.从某种意义说,成长的过程很漫长,自毁的过程 2020-12-05 …
如何写好作文啊?如何画好漫画啊?作文作文作文.漫画漫画漫画. 2020-12-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