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平原君赵胜者,赵之诸公子也。诸子中胜最贤,喜宾客,宾客盖至者数千人。平原君相赵惠文王及孝成王,三去相,三复位,封于东武城。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平原君赵胜者,赵之诸公子也。诸子中胜最贤,喜宾客,宾客盖至者数千人。平原君相赵惠文王及孝成王,三去相,三复位,封于东武城。
平原君家楼临民家。民家有躄者,盘散行汲。平原君美人居楼上,临见,大笑之。明日,躄者至平原君门,请曰:“臣闻君之喜士,士不远千里而至者,以君能贵士而贱妾也。臣不幸有罢癃之病,而君之后宫临而笑臣,臣愿得笑臣者头。”平原君笑应曰:“诺。”躄者去,平原君笑曰:“观此竖子,乃欲以一笑之故杀吾美人,不亦甚乎!”终不杀。居岁余,宾客门下舍人稍稍引去者过半,平原君怪之。曰:“胜所以待诸君者未尝敢失礼,而去者何多也?”门下一人前对曰:“以君之不杀笑躄者,以君为爱色而贱士,士即去耳。”于是平原君乃斩笑躄者美人头,自造门进躄者,因谢焉。其后门下乃复稍稍来。是时齐有孟尝,魏有信陵,楚有春申,故争相倾以待士。
平原君既返赵,楚使春申君将兵赴救赵,魏信陵君亦矫夺晋鄙军往救赵,皆未至。秦急围邯郸,邯郸急,且降,平原君甚患之。邯郸传舍吏子李同说平原君曰:“君不忧赵亡邪?”平原君曰:“赵亡则胜为虏,何为不忧乎?”李同曰:“邯郸之民,炊骨易子而食,可谓急矣,而君之后宫以百数,婢妾被绮縠,余粱肉,而民褐衣不完,糟糠不厌。民困兵尽,或剡木为矛矢,而君器物钟磬自若。使秦破赵,君安得有此?使赵得全,君何患无有?今君诚能令夫人以下编于士卒之间,分功而作,家之所有尽散以飨士,士方其危苦之时,易德耳。”于是平原君从之,得敢死之士三千人。李同遂与三千人赴秦军,秦军为之却三十里。亦会楚.魏救至,秦兵遂罢,邯郸复存。李同战死,封其父为李侯。
平原君以赵孝成王十五年卒。子孙代,后竟与赵俱亡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平原君 相 赵惠文王及孝成王 相:辅助
B.自造门进躄者,因 谢 焉 谢:道歉
C.魏信陵君亦 矫 夺晋鄙军往救赵 矫:假托
D.子孙代,后 竟 与赵俱亡 竟:竟然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 以 君之不杀笑躄者 举匏樽 以 相属
B.民困兵尽,或剡木为矛矢 或 师焉,或不焉
C.赵亡 则 胜为虏,何为不忧乎 于其身也, 则 耻师焉
D.使秦破赵,君 安 得有此 固一世之雄也,而今 安 在哉
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表现平原君喜宾客的一组 ( )
①宾客盖至者数千人 ②争相倾以待士
③平原君乃斩笑躄者美人头 ④李同战死,封其父为李侯。
⑤家之所有尽散以飨士 ⑥于是平原君从之
A.① ④ ⑤ B.① ③ ⑥ C.② ③ ⑥ D.② ④ 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平原君从政期间,三次离开相职又三次复就此位,封地在东武城。
B.平原君没有按请求杀死讥笑跛足人的妾,是因为他觉得跛足人因一笑就要其妾的命太过分。
C.平原君杀死讥笑跛足人的妾,并亲自到门上致歉,是为了挽回爱色轻士的影响。
D.在邯郸危急的时刻,李同的建议起了重要作用,并且为国献身,因此,平原君封李同的父亲为李侯。
5.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居岁余,宾客门下舍人稍稍引去者过半,平原君怪之
(2)李同遂与三千人赴秦军,秦军为之却三十里
(3)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快速公交系统,简称BRT,是一种新型的城市公共客运系统.如图为“我国东部某城市某BRT站台分时段乘 2020-05-14 …
文言文阅读。(11分)苏轼抄书陈鹄朱司农载上①尝分教黄冈。时东坡谪居黄,未识司农公。客有诵公之诗云 2020-07-06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商鞅变法是秦国崛起的关键.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商鞅说服了孝公,使孝公坚定了变法的 2020-07-10 …
英语翻译1、山东省分公司客服部;2、山东省分公司客服部车险核赔室;3、山东省分公司客服部财险核赔室; 2020-11-11 …
快速公交系统,简称BRT,是一种新型的城市公共客运系统.成都是我省最早开通快速公交的城市,已于201 2020-11-12 …
2002年我国铁路客运与公路客运比较()A.铁路客运的平均距离与公路相当B.公路在短途客运方面占有显 2020-11-26 …
2002年我国铁路客运与公路客运比较()A、铁路客运的平均距离与公路相当B、公路在短途客运方面占有显 2020-11-26 …
一道历史题有人认为齐桓公任命管仲改革,相地而衰征,秦孝公任命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都促使了土地由 2021-01-16 …
商鞅一生与秦国关系密切,其中与他的一生关系较大的两个统治者是[]A.秦穆公和秦献公B.秦献公和秦孝公 2021-01-18 …
商鞅一生与秦国关系密切,其中与他的一生关系较大的两个统治者是A.秦穆公和秦献公B.秦献公和秦孝公C. 2021-01-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