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文言文阅读义田记[宋]钱公辅范文正公,苏人也。平生好施与,择其亲而贫、疏而贤者,咸施之。方贵显时,置负郭常稔之田千亩,号曰“义田”,以养济群族之人。日有食,岁

题目详情

文言文阅读

义 田 记

[宋] 钱公辅

范文正公,苏人也。平生好施与,择其亲而贫、疏而贤者,咸施之。方贵显时,置负郭常稔之田千亩,号曰“义田”,以养济群族之人。日有食,岁有衣,嫁娶婚葬皆有赡。择族之长而贤者主其计,而时共出纳焉。日食,人一升;岁衣,人一缣。嫁女者五十千,再嫁者三十千;娶妇者三十千,再娶者十五千;葬者如再嫁之数,葬幼者十千。族之聚者九十口,岁入给稻八百斛,以其所入,给其所聚,沛然有余而无穷。屏而家居俟代者与焉;仕而居官者罢其给。此其大较也。

初,公之未贵显也,尝有志于是矣,而力未逮者二十年。既而为西帅,及参大政,于是始有禄赐之入而终其志。公既殁,后世子孙修其业,承其志,如公之存也。公虽位充禄厚,而贫终其身;殁之日,身无以为敛,子无以为丧;惟以施贫活族之义遗其子而已。

昔晏平仲敝车羸马。桓子曰:“是隐君之赐也。”晏子曰:“自臣之贵,父之族,无不乘车者;母之族,无不足于衣食者;妻之族,无冻馁者;齐国之士待臣而举火者三百余人。如此,而为隐君之赐乎?彰君之赐乎?”予尝爱晏子好仁,又爱晏子之仁有等级,而言有次第也:先父族,次母族,次妻族,而后及其疏远之贤。孟子曰:“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晏子为近之。今观文正之义田,贤于平仲。其规模远举,又疑过之。

呜呼!世之都三公位,享万钟禄,其邸第之雄,车舆之饰,声色之多,妻孥之富,止乎一己而已;而族之人不得其门者,岂少也哉?况于施贤乎!其下为卿,为大夫,为士,廪稍之充,奉养之厚,止乎一己而已。而族之人,操壶瓢为沟中瘠者,又岂少哉?况于他人乎!是皆公之罪人也。

公之忠义满朝廷,事业满边隅,功名满天下,后世必有史官书之者,予可无录也。独高其义,因以遗于世云。

8.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屏而家居俟代者                   屏:摒弃

B.而力未逮者二十年                 逮:达到

C.其规模远举                       其:代词,译为“他”    

D.操壶瓢为沟中瘠者                 为:动词,译为“变为”

9.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表现作者敬重范文正公“义举”的一项是

①公虽位充禄厚,而贫终其身               

②惟以施贫活族之义遗其子而已

③先父族,次母族,次妻族                 

④廪稍之充,奉养之厚,止乎一己而已

⑤今观文正之义田,贤于平仲               

⑥后世必有史官书之者,予可无录也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②⑤            D.③④⑥

10.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记述了具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抱负的北宋名臣范仲淹乐善好施、救济族中穷人的事迹。

B.范仲淹存有购置“义田”的志向二十年,但终其一生贫穷,只得以“施贫活族”传给子孙,由子孙实现他的理想。

C.作者认为范仲淹办“义田”的举措比晏子更接近孟子的要求,并且他的做法似乎更高明、更有远见。

D.本文赞扬范仲淹义举的同时,也斥责了那些身居高位、享受厚禄却只顾自己的达官贵人。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初,公之未贵显也,尝有志于是矣。

译文:                                                                

(2)殁之日,身无以为敛,子无以为丧;惟以施贫活族之义遗其子而已。

译文:                                                                 

(3)孟子曰:“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译文: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8.A(屏:使退避)   9.C (③写晏子之仁有等级。④写说卿、大夫和士所为。⑥写作者不记录范仲淹其他事迹的缘由。)   10.B (不是“由子孙实现他的理想”。) 11.见参考译文附:[参考译文]范文正公,是苏州人。生平喜欢以财物周济人,选择那些关系亲近而贫穷、关系疏远而贤良的人,都给以救济。当他显贵的时候,购置了靠近城市而且常年丰收的田一千亩,称为“义田”,用来供养、救济本家族的人。使他们天天有饭吃,年年有衣穿;嫁女、娶妻、结婚、丧葬,都有供养。选择同族中年长而又贤明的人管理这件事,并按一定时间共同结算收支账目。每天供给吃的,每人一升米;每年供给穿的,每人一匹绢绸。嫁女的给五十千钱;再嫁的给三十千钱;娶妻的给三十千钱,再娶的给十五千钱。埋葬死者跟再嫁的补贴数目一样,埋葬小孩的给十千钱。族人聚居在一起接受供给的共九十人,从每年的收入中,供给稻谷八百斛。用千亩田的收入供给聚居的族人绰绰有余,并且没有穷尽的时候。被辞回家等待缺额的人,可以给予供给;出去做官的,便停止供给。这就是“义田”的大概情况。起初,范文正公尚未显贵的时候,就曾有志向举办义田,由于力量达不到,耽搁了二十年。后来,他做了陕西路的统帅,接着参与了国家的大政,于是才有俸禄赏赐的收入,实现了自己的志愿。他死了以后,后世的子孙继续他办义田的事业,继承他好施舍的遗志,就像他活着的时候一样。他虽然官位高、俸禄厚,但是一生贫穷;他死的时候,连殡殓的衣服也没有,子女没有钱给他办理丧事;他只是把布施穷人和养活族人的义举传给他的子孙罢了。从前,晏平仲用的是破旧的车,瘦弱的马。陈桓子说:“你这是隐藏君上的赏赐啊!”晏子说:“我自从显贵到现在,父亲这族人,出外没有不乘坐车辆的;母亲这族人没有不丰衣足食的;妻子这族人,没有挨冻受饿的;齐国等着我救济生火做饭的士人,有三百多人。这样,算是隐藏君上的赏赐呢,还是彰显君上的赏赐呢?”我曾经仰慕晏子的好仁,又爱晏子的仁爱有等级并且说话有次第:先是父族,次是母族,再次是妻族,然后才说到疏远而贤良的人。孟子说:“亲爱亲族,因而能够仁爱百姓,仁爱百姓,因而能够爱惜万物。”晏子是接近这一点的。现在看范文正公设置“义田”的办法,比晏子高明;他规划得很远,似乎还要胜过晏子。唉,世上久居三公爵位,享受万钟俸禄的人,他们官府宅第的雄伟,车辆服饰的华丽,声色女乐的繁盛,妻室子女的众多,只是供自己一人享受罢了;但同族的人连他的门也不能进的,难道少吗?何况对于需要他施舍与他关系疏远的贤人呢!三公爵位之下是卿、大夫、士,他们享受着公家的供给,奉养优厚,只是供自己一人享受罢了;而同族的人,拿着壶瓢讨饭,以至饿死在沟渠中的,又难道少吗?何况是对于不同族的其他人呢!这些人都是文正公的罪人啊!文正公的忠义传遍朝廷,功业遍及边疆,功名传满天下,后世一定有史官来书写他,我可以不必记述了。只是敬重他的义举,因而把它写下来,以便在世上流传。
看了文言文阅读义田记[宋]钱公辅范...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人甚至连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两者的共同错误在于什么?克拉底鲁说:“人  2020-04-25 …

随着网络的发展,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购物方式也悄然发生了变化。现在网购已成为一种时尚,越来越多的学  2020-05-13 …

英语翻译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孔子少年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汗水换  2020-06-08 …

文言文阅读。田子方从齐之魏,望翟(zhái)黄乘轩骑驾出,方以为文侯也,移车异路而避之,则徒翟黄也  2020-06-09 …

自国家产生以来,“如何治国”成为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共同话题。春秋时期的管子曾有这样的看法。“虽有巧  2020-07-03 …

自国家产生以来,“如何治国”成为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共同话题。春秋时期的管子曾有这样的看法:“虽有巧  2020-07-0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问题。⑴方方的月亮在移动,消失,又重新诞生。唯一的小方窗里透进了光束,是落  2020-07-03 …

英语翻译一:夫艺诚无所重文先生,然文先生能独废艺哉二:先生与之异轨而齐尚,日欢然亡间也.三:吾欲通  2020-07-08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原性韩愈性也者,与生俱生也;情也者,接于物而生也。性之品有三,而其  2020-07-26 …

高三语文复习书什么样的好.我是文科生,语文成绩总是上不去,尤其是古文·诗歌鉴赏·总是找不好答题方向.  2020-11-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