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对孔子仁学的重新解读孔子的仁学思想始于亲,却非终于亲,这也是儒家的仁爱观念能够成为最普遍的道德原则的关键所在。孔子主张将仁爱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

对孔子仁学的重新解读

孔子的仁学思想始于亲,却非终于亲,这也是儒家的仁爱观念能够成为最普遍的道德原则的关键所在。孔子主张将仁爱由亲亲之情逐步向外扩展,惠及整个人类一一“泛爱众而亲仁”(《学而》);尔后再进一步将对人类的道德关怀推及到自然万物——“知者乐水,仁者乐山”(《雍也》)。

为了不使“仁民”、“爱物”的思想流于空疏,孔子提出了“畏天命”(《季氏》)的观念。在孔子那里,“天命”主要被理解为一种异己的客观必然性。这种必然性是人的力量所不能抗拒的。从某种意义上说,“畏天命”,是孔子在为人的意志自由划界。在孔子看来,要使天、人关系处于和谐顺应的状态,只有唤起人们对“天命”的敬畏之情,才不至于在“天”或“天命”面前,变得胆大包天、肆虐妄为,否则将“获罪于天,无所祷也”(《八佾》)。当然,我们也不否认“畏天命”观念中蕴含着某些宿命论的因子。

孔子认为,君子之所以“畏天命”,是因为君子“知天命”,而“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季氏》)。而“知天命”并非是指对天命有着清晰、透彻的理喻或预测,而是意味着只有知晓了何谓“天命”,即觉解到人的自由的界限,才能“不怨天、不尤人”,“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不仅感知到“天命”的存在和对人事的作用,而且还意识到这种存在和作用具有一定的神秘性,难以被人真正知晓。既然天命难知,也就自然要“畏天命”了。这是一种十分明智的态度,正是这种态度使得孔子在大自然面前具有虚怀若谷的圣人气象。

必须指出,孔子对“天命”神秘性的认知、敬畏,并没有将其引向神秘主义。孔子从不为神秘性所囿,而是超乎寻常的理智。知“天命”之难知,并不等于天命不可知,或者放弃对天命的追问。孔子终身都在致力于学习,并且还辩证地意识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学”与“思”的目的之一就是力争达到对“天命”的“知”。孔子从未因为“畏天命”而把人引向对“天命”的单向度的依赖或畏惧,他更多地是在对“天命”的反省、审视、考问的过程中,更大程度地肯定了人在“究天人之际”中的那份主动。然而,孔子也深切感悟到:人的有限生命难以揭示无限的天命。

这种推人及物的情怀,对导引令人走出“人类中心论”和“自然中心论”的怪圈,具有启迪意义: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既不能只强调人类利益而忽视对自然环境的保护;也不能只注重自然保护,而完全弃人类利益于不顾。人类利益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必须兼顾,但这种兼顾,又是有“重点”和“差等”的。只有这样的生态观,才不至于使人类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陷入尴尬的“二难”境地。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节)

1.对孔子提出的“畏天命”观念的表述,不止确的一项是(    )

A.“畏天命”观念是孔子基于对“天命”的认识之后提出来的。

B.“畏天命”告诉人们,要敬畏自然,否则将“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C.面对“天命”,孔子是无力又无奈的,因此,他的“畏天命”观念包含着宿命论成分。

D.“畏天命”观念表现了孔子在大自然面前的明智和虚怀若谷的圣人气象。

2.对文中孔子的人与“天命”的关系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只有唤起人们对“天命”的敬畏之情,才能使天、人关系处于和谐顺应的状态。

B.孔子意识到了“天命”的存在、对人事的作用及前二者的神秘性,所以要“畏天命”。

C.“天命”难知,并不等于天命不可知,从而放弃对天命的追问,放弃人的主动性。

D.孔子提出的“学”与“思”的目的就是要人们力争达到对“天命”的“知”。

3.下面的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从“泛爱众而亲仁”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孑L子将人类的道德关怀推及到自然万物。

B.“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是因为“小人”不努力学习,没有知识,无知者无畏。

C.在强大的“天命”面前,孑L子提出“畏天命”思想,还是没有摆脱“自然中心论”的怪圈。

D.本文认为.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不仅要强调人类利益,更要注重自然保护。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C 2.D 3.A 1. 分 析:“孔子是无力又无奈的”,理解错误,原文是“明智”。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分 析:“目的”,绝对化,原文是“目的之一”。...
看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李贽提出“童心说”,用以反对一切传统观念束缚,甚至包括至圣的孔子权威。下列关于李贽思想的解读中不正  2020-07-06 …

董仲舒对儒学进行改造董仲舒对儒学进行改造,西汉儒学与孔孟儒学的主要区别是:[]A.神化封建统治B.  2020-07-28 …

初中历史题孔子、孟子和董仲舒在历史上对儒家产生重大的影响是什么简要回答拜托了·····是三个人分别  2020-07-28 …

董仲舒对儒学思想加以改造形成了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儒学体系。“时代特色”是指()A.新儒学的内容更加丰  2020-07-28 …

在此之前我问下,康有为到底是支持孔子还是反对孔子.还是利用孔子康有为《新学伪经考》的主要思想是A提倡  2020-11-15 …

《新学伪经考》的主要思想是[]A.提倡新学,反对儒家理论B.斥责孔孟之道的虚伪C.认为封建信条不足为  2020-12-03 …

康有为《新学伪经考》的思想主要是[]A.封建的信条都是不足为训的B.斥责了孔孟之道的虚伪C.提倡新学  2020-12-03 …

陈独秀在《新青年》上发表文章:“愚之信仰共和,必排孔教。”这表明陈独秀①反对儒家传统道德②追求资产阶  2020-12-03 …

概括指出近代前期资产阶级维新派和新文化运动时期激进民主主义者对待孔子和儒学态度的特点及原因。  2020-12-27 …

近代激进的民主主义者掀起新文化运动的根本目的是A.学习西方文化,改造儒家思想B.倡导西方思想,打破封  2020-12-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