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儒家经典《论语》里“仁”就出现了109次,说明其重要性。这109次是用各种不同的方式来回应何为.仁的问题,简单的解释是爱人,深入的解释是孔子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儒家经典《论语》里“仁”就出现了109次,说明其重要性。这109次是用各种不同的方式来回应何为.仁的问题,简单的解释是爱人,深入的解释是孔子回答颜渊问仁:“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已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日:‘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匆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孔子认为他最好的学生颜渊是在日,常生活中体现仁的最佳典范.原因在于他有丰富的精神办量。颜渊“不迁怒不贰过”,怒的对象离开后他就不怒了;他犯了错,绝对不再犯。更重要的,颜渊“三月不违仁’’。在儒家看来,仁就是人性光辉的体现,孟子说“仁者人也”,真正的人就是有仁德的人 。儒家传统对人的理解不采取定义的方式,不是理性的动物,不是会用工具的动物,或说有语言能力的动物,而是孟子所言的四端之,心人皆有之,这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基本理由。颜渊能够在三个月之内体现人的最光辉的价值,体现“仁”的恻隐之情,其他学生可能维持一个月,普通人大概只能维持几个小时。 不过,每个人多多少少都能体现仁的光辉,也就是同情心的显露,良知的发现。孔子认为,这种同情心并非随时随地都能充分体现,因为我们不是现实的圣人,更不是慈悲化身的佛。但人性的光辉每个人都可以体现,所以儒家的基本精神就是学做人,这是永恒的过程,是和其他的动物最大的不同。因为这是内在的体现,孔子讲“我欲仁,斯仁至矣”,所以“古之学者为己”,学习的初衰应该是为了自己,非父母、社会、国家、世界,就是为培养、训练自己的人格。但为己的“己”,在儒家里绝对不是一个孤立绝缘的个体,而是一个关系网络的中心点。从中心点来讲是人的尊严、独立性;从关系网络来看,就是人的社会性。儒家的社会性.基于主体性,社会实践的有效性建构在主体的.必要性之上。“克己复礼为仁”,克已复礼。是两面,一是能够转化或者说超越自己;二是能回到礼——人与人之间文明礼貌的世界,这两面合起来是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只要一个人一日克己复礼以后,天下就朝着回归仁的方向走。只要任何一个人能体仁,天下的仁就多一些;只要一个人不行仁,天下的仁就少一些。任何一个人都有能表现人性光辉的.权利和义务,,所有人的人性光辉都可以因为一个人的努力而发扬。 所以从儒家来讲,政治目标很直接很现实但也有深刻的哲理:为社会安排一个安全、生活过得去的环境,然后让大家发挥道德潜力,立己立人,既成全自己又服务社会。这样看来,“仁”所代表的作为人性的光辉,是内在价值,只要“要”就可以得到,外在的价值的“要”,需要很多自己不能掌握的条件才能得到,但仁的“要”是“我欲仁,斯仁至矣”。 (节选自杜维明《“仁”的民族认同和世界意义》) 小题1:下列关于本文第一段内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小题1:A 小题2:C 小题3:A |
小题1: |
看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稍复杂成语,要带成语解释,越多越好.就是说字要复杂点,让人看不懂点,或者说是小学没学到的字和成语. 2020-05-13 …
论语此则究竟如何解释?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我所知道的解释是,知道就说知道,不知道就说不 2020-05-13 …
不亦说乎的说是不是通假字?讲课的时候老师说“说”不是通假字因为在课下注释中说“说”是“悦”的古字我 2020-05-21 …
成语加点字的解释,快一些!不假思索绘声绘色排空而至百鸟争鸣至今为止翘首遥望情不自禁加点字随便是哪个 2020-06-25 …
求认字,《易经》有几个字不认识,求各路朋友帮帮忙,垦字去掉下面的土字,决去掉两点水,撰去掉左侧的提 2020-06-27 …
成语加点字的解释,快一些!不假思索绘声绘色排空而至百鸟争鸣至今为止翘首遥望情不自禁加点字随便是哪个 2020-07-11 …
请替《说文释例》加上标点符号说文释例自序今天下之治说文者多矣莫不穷思毕精以求为不可加矣就吾所见论之 2020-07-12 …
就是不做任何解释,看有多少智障的就是不做任何解释,看有多少智障的进来了就说说用什么可以听书的软件吧, 2020-11-03 …
成语加点字的解释,快一些!不假思索绘声绘色排空而至百鸟争鸣至今为止翘首遥望情不自禁加点字随便是哪个字 2020-11-07 …
哥德巴赫猜想怎么解释雪融化了?今天有一个朋友问我知不知道哥德巴赫猜想,然后问我雪融化了是什么,我说是 2021-01-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