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向草酸(H2C2O4)溶液中逐滴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时,溶液褪色总是先慢后快。对其原因,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结合化学反应原理提出猜想与假设,并设计了一系列实验进行探究:实验

题目详情

向草酸(H2C2O4)溶液中逐滴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时,溶液褪色总是先慢后快。对其原因,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结合化学反应原理提出猜想与假设,并设计了一系列实验进行探究:

实验(1):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10mL等浓度的草酸溶液,在②号试管中加入少量硫酸锰固体。然后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5滴0.1 mol·L-1的硫酸酸化高锰酸钾溶液。现象如下(表1)

 

①号试管

②号试管

加入药品

草酸溶液

硫酸酸化高锰酸钾溶液

草酸溶液

硫酸酸化高锰酸钾溶液

硫酸锰固体

实验现象(褪色时间)

溶液褪色很慢(30s)

溶液褪色很快(2s)

实验(2):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5 mL等浓度的草酸溶液,在②号试管中再滴加10滴稀硫酸,然后各加入5滴0.1 mol·L-1的高锰酸钾溶液。现象如下(表2)

编号

①号试管

②号试管

   褪色时间

现象

100 s

90 s

均有气泡产生;②号试管的溶液褪色比①号试管的溶液快,它们颜色变化如下:紫红色→红色→橙红色→橙色→黄色→无色。

实验(3):取3支试管分别加入5 mL等浓度草酸溶液,然后在①、②、③号试管中依次加入10滴、1 mL、2 mL稀硫酸溶液,各加入5滴0.1 mol·L-1的高锰酸钾溶液,然后置于温度为65℃的水浴中加热。观察现象(表3)。

编号

①号试管

②号试管

③号试管

褪色时间

 

实验现象

80 s

100 s

120 s

均有气泡产生;①号试管的溶液褪色比②、③号试管的溶液快,它们颜色变化如下:紫红色→红色→橙红色→橙色→黄色→无色。

(1) 该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实验目的是                            

(2)该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实验时所用的方法是科学实验中常用的一种方法,该方法叫               法;

(3)实验(1)得出的结论是                                 

(4)由实验(2)和实验(3)得出的结论是(写三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5)据有关现象写出草酸溶液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H2C2O4   MnO4         Mn2           H2O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研究温度、浓度、催化剂等因素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2分)。

(2)对照实验法或者控制变量法(2分)

(3)结论:Mn2+在反应中起到催化剂的作用,加快了反应速率 。(2分)

(4)硫酸对草酸和高锰酸钾溶液的反应有影响。(2×3=6分)--答对其中3项得分

加入少量硫酸,可以促进草酸和高锰酸钾溶液的反应;

加入大量硫酸,草酸和高锰酸钾溶液的反应速率开始比较慢;

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 。

(5)  5 H2C2O4  2 MnO4  6 H+  2 Mn2+ 10 CO2   8 H2O

看了向草酸(H2C2O4)溶液中逐...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在制取氧气的实验中,高锰酸钾的分解速率为什么比氯酸钾的快  2020-03-30 …

英语实习老师快要实习结束了,每人给了一段话.但是是英文的youareaboywhoisveryge  2020-05-13 …

作文 学习的快乐(记叙文)450字左右,要求如下,或者给我个题材也可以学习是件快乐的事.从课内到课  2020-05-17 …

享受学习,尤其是享受学习中的快乐。学习中的快乐有()①好奇心在学习中获得满足的时候②发现自己的潜能  2020-05-17 …

享受学习,尤其是享受学习中的快乐.学习中的快乐有()①好奇心在学习中得到满足②发掘自己的潜能,超越  2020-05-17 …

用氯酸钾制取氧气时,加入一定量二氧化锰,这是为了()A.制取更多的氧气B.使氯酸钾又快又多地生成氧  2020-05-17 …

(2010•綦江县)我们学习了实验室制取O2和CO2的方法,相信你能够回答下列间题.(1)实验室制  2020-06-25 …

实验室有三瓶已磨损的白色固体,分别是氯化钠,氢氧化钠和碳酸钾.实验室有三瓶已磨损的白色固体,分别是  2020-06-27 …

有学生认为:学习是必要的,但最好不要有压力.对于学习要不要有压力.正确的认识是()①学习应是快乐、幸  2020-11-15 …

①儒家经典《论语》开篇名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告诉我们,学习的快乐在于“学”,也在于“习”。这  2021-02-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