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放鹤亭记苏轼熙宁十年秋,彭城大水,云龙山人张君之草堂,水及其半扉。明年春,水落,迁于故居之东,东山之麓。升高而望,得异境焉,作亭于其上。彭城之山,冈岭四合,

题目详情

放鹤亭记

苏轼

熙宁十年秋,彭城大水,云龙山人张君之草堂,水及其半扉。明年春,水落,迁于故居之东,东山之麓。升高而望,得异境焉,作亭于其上。彭城之山,冈岭四合,隐然如大环,独缺其西一面,而山人之亭适当其缺。春夏之交,草木际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风雨晦明之间,俯仰百变。

山人有二鹤,甚驯而善飞。旦则望西山之缺而放焉,纵其所如,或立于陂田,或翔于云表;暮则傃东山而归,故名之曰放鹤亭。

郡守苏轼时从宾客僚吏,往见山人, 饮酒于斯亭而乐之 。挹山人而告之曰:“子知隐居之乐乎?虽南面之君未可与易也。《易》曰:‘鸣鹤在阴,其子和之。’《诗》曰:‘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盖其为物,清远闲放,超然于尘垢之外,故《易》《诗》人以比贤人君子。隐德之士,狎而玩之,宜若有益而无损者,然卫懿公好鹤,则亡其国,周公作《酒诰》,卫武公作《抑》戒,以为荒惑败乱无若酒者,而刘伶、阮籍之徒, 以此全其真而名后世 。嗟夫!南面之君,虽清远闲放如鹤者,犹不得好,好之,则亡其国;而山林遁世之士,虽荒惑败乱如酒者,犹不能为害,而况于鹤乎!由此观之,其为乐未可以同日而语也。”山人忻然而笑曰:“有是哉!”乃作放鹤招鹤之歌曰:

鹤飞去兮,西山之缺。高翔而下览兮,择所适。翻然敛翼,婉将集兮,忽何所见?矫然而复击! 独终日于涧谷之间兮,啄苍苔而履白石

  鹤归来兮,东山之阴。其下有人兮,黄冠草屦,葛衣而鼓琴。躬耕而食兮,其余以饱汝。归来归来兮,西山不可以久留!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 高而望,得异境焉                        升:登上

       B.而山人之亭, 当其缺                     适:刚才

       C.鹤归来兮,东山之                         阴:北边

       D.虽南面之君,可以 也                     易:交换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故《易》《诗》人 比贤人君子/或尚足 明也

       B.纵 所如,或立于陂田/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孰能讥之乎

       C.宜若有益 无损者/下江陵,顺流 东也

       D.鹤鸣于九皋,声闻 天/亦将有感 斯文

3.下列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

       A.文章开头记叙了建亭的时间、地点和缘由,描写了放鹤亭四季的景色。

       B.第二段通过对山人放鹤、收鹤的叙述,说明了放鹤得名的原因。

       C.第三段通过与山人的对话,明确地表达了作者对“隐居之乐”的理解。

       D.作者最后引用山人所作放鹤、招鹤之歌作结,意境悠远,余韵绵长。

4.翻译文中划线句子

(1)饮酒于斯亭而乐之。

(2)刘伶、阮籍之徒,以此全其真而名后世

(3)独终日于涧谷之间兮,啄苍苔而履白石。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B 适:恰好 2.A标目的连词,用来(B代词/语气副词C并列连词/表修饰连词D介词,在/介词,对于) 3.D 4.(1)在这个亭子里饮酒并以此为乐 (2)凭借这保全了自己的真性,并闻名于后世 (3)从这看来,国君和隐士的快乐是不可以放在一起讲的。 参考译文 熙宁十年秋,彭城暴发洪水,云龙山人张君的草屋,洪水漫上他家大门的一半。第二年春天,洪水退去,山人搬家到原来住屋的东面,在东山的山脚下。山人登高眺望,找到了一块奇异的地方,就在它的上面造了一座亭子。彭城地方的山,冈岭四面围拢,隐约地象个大环,只缺它的正西一面,山人的亭子刚巧对准那个缺口。春夏两季交替的时候,草木茂盛,似乎接近天空;秋月冬雪,使广阔的大地一片洁白;在刮风、下雨、阴暗、晴朗的天气中间,景色瞬息万变。山人有两只鹤,很驯服,而且很会飞。早晨,山人就望着西山的缺口把它们放出去,听任它们飞到什么地方。它们有时站在池塘边、田野里,有时飞翔到云层的上面,傍晚,它们就向着东山回来,所以给亭子起名叫“放鹤亭”。     郡守苏轼时常带着暮友和下属去看望山人,在这座亭子上喝酒,感到很快乐。苏轼斟了杯酒给山人喝,并且告诉他说:“您知道隐居的快乐吗?即使是朝南坐的君主,也不能跟他交换。《易经》上说:‘鹤在山上的北面叫,它的孩子――雏鹤在应和它。’《诗经》上说:‘鹤在低洼的地方叫,声音一直传到天上。’这是因为作为鸟类来说,鹤的品格清高、深沉、安静、处在,超出在尘世的外面,所以《易经》和《诗经》的作者把它比作明智的人、有才能的人和身怀高尚品德的人。跟它亲昵,跟它玩耍,好象是有利而无害的。然而,卫懿公爱好鹤,就丧失了自己的国家。周公作《酒诰》,卫武公作《抑戒》,都认为荒废事业,迷惑性情,败坏和搅乱国家的,没有什么象酒那样严重的了;可是刘伶、阮籍这班人却因此保全了自身,而且名声传到后代。唉!朝南坐的君主,即使是清高、深沉、安静、处在象鹤那样的,还不能爱好;如果爱好它,就会丧失自己的国家。然而,在山林间逃避世俗的人,即使是荒废事业,迷惑性情,败坏和搅乱国家象酒那样的东西,爱好它尚且不能成为祸害,何况爱好鹤呢?从这看来,国君和隐士的快乐是不可以放在一起讲的。”     山人听了我的话,高兴地微笑着说:“有这样的道理吗?”于是,我作放鹤和招鹤的歌,说“鹤飞去呀,望着西山的缺口。在高空飞翔,向下面观察,选择它们认为应该去的地方。很快地回过身体,收起翅膀,似乎打算飞下来休息;忽然看到什么东西,又昂首飞向天空,准备再作奋然一击。怎么能整天徘徊在溪涧。山谷之间,嘴啄青苔,脚踏白石?鹤归来了,在东山的北面。那下边有个人,头戴道帽,足登草鞋,身穿葛衣,正在坐着弹琴。他亲自种田过活,把那剩余的粮食喂你。归来吧!归来吧!西山不能够长久停留。”
看了放鹤亭记苏轼熙宁十年秋,彭城大...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某人从住地到城中要经过一个山岭,某日到城计算走过山岭的时间是6.5小时,次日回家走过山岭的时间是7  2020-04-06 …

某甲从驻地到城中经过一个山岭,某日到城中计算走过山岭的时间是6.5小时,次日回家走过山岭的时间是7  2020-04-06 …

一个乡邮递员每次必须经过一段山路,往用13/4小时,返用15/4小时,若不论往返,上岭每小时行5千  2020-06-19 …

找一部欧美的关于小岛的恐怖片,岛上有一些很恐怖的生物,主人公他们吃了岛上的水果以后发生了变异.好像  2020-06-22 …

《过上湖岭望招贤江南北山》的主旨是主旨,不要译文,就是中心.岭下看山似伏涛,见人上岭旋争豪.一登一  2020-07-01 …

美丽的文化名城莒县,有山有水,有诗有画.下列风景与“分子动理论”有关的是()A.沐河公园,感春风撩  2020-07-05 …

1.某人从住地到城中要经过一个山岭.某日到城计算走过山岭的时间是7.5小时,次日回家走过山岭的时间  2020-08-02 …

卫生间的地漏结构如图所示,地面上的水先流入存水杯,随着水面的上升,存水杯底受到水的压强(“增大”、“  2020-11-05 …

由于异龙湖四周山坡上植被受到破坏,造成水土流失,使得异龙湖水中的含沙量增加,这相当于液体的密度了.因  2020-11-08 …

生活水中有铁锈,对人体的危害?上次晚上接了一脸盆水,到第二天一早发现脸盆周围有一圈黄黄的,估计是铁锈  2020-11-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