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在21世纪,汉语教育正在经受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有一些将会或已经遇到的问题,需要我们去思考。这些问题的产

题目详情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在21世纪,汉语教育正在经受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有一些将会或已经遇到的问题,需要我们去思考。

这些问题的产生,实质上正是汉语教育在世界化文明语境下遭遇挑战的本能反应与理性诉求。经济发展,技术化推进,总是伴随着文化的渗透。而语言是首当其冲的防线,也是最后的防卫底线。在九流分派、多元汇聚的世界格局互渗生成进程中,一个民族既要有恢宏博大、兼容世界的气度,也要有一种由本能与理性所促成的坚持自我、保留自我的能力与权利。这里有两个最基本的含义:第一,世界语境中的“自我”在“他者”的对比下应更加彰显突出;第二,世界化的语境,并不意味着消泯“自我”,相反它是不同文化身份的参与交流。

20世纪以来,汉语写作的“文化身份”,始终是中国文化念兹于心的恐惧。新时期著名诗人于坚深有同感:“对汉语诗人来说,英语乃是一种网络语言,克隆世界的普通话,它引导的是我们时代的经济活动。但诗歌需要汉语来引领。汉语的历史意识和天然的诗性特征,使它成为诗性语言,它有效地保存着人们对大地的记忆,保存着人类精神与古代世界的联系。”于坚还进一步指出,如果对异族语言表达一味盲从,结果只能导致民族“文化原质地的失真”。

网络时代语言的书写形式是键盘操作。这种键盘书写为我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方便,同时也是销蚀和改变我们语言的重要因素。网络时代的键盘书写,天生是为拉丁字母准备的。虽然汉语以其技术性的处理,走进了网络这个门槛,但它已把中国语文的性灵挥洒转化为一种机械智能的操作。这是一种拒绝汉语思维和汉语人文特性的写作方式。时下,这种书写形式已经严重影响了中小学语文教育。

此外,网络时代的汉语文本还在不断地卡通化、图像化。这是一个读图的时代,文字的阅读大量地被图像的阅读所取代。图像以其画面色彩的丰富、逼真和立体生动,在一定意义上虚拟还原了文字的想象,会使阅读趣味盎然。但必须指出,图像只是一种普及的诠释文本的幼稚方式。一方面,图像以一种画面的定格圈定、凝固了读者想象,这无疑是对读者想象能力的限定和剥夺;另一方面,当读者一旦把对图像的阅读当成主要的阅读方式之后,就会因为读图的轻松放弃了文字书面的阅读,从而依赖于读图。文字的阅读更具有模糊性、丰富性与包容性,它提供的是因人而异的有多种可能的个性化阐释,正如“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文字的阅读带给读者的是无边的想象与创造的空间,对于读者来说,书面文本具有一种开放的、多方面满足其文化阐释与品评兴趣的价值属性。

“现代人的自我认识与现代中国人的民族自我认同的危机:不要现代性,殖民;要实现现代性,也‘殖民’——两难”(张志扬)。在这个“两难”的语境里,该如何应对挑战?我们当然不会因噎废食。

(节选自《中华读书报》,有删改)

1.根据原文所给信息,下列各项中不属于“需要我们去思考”的“一些将会或已经遇到的问题”的一项是(  )(3分)

A.汉语教育在世界化文明语境下遭遇挑战后产生了本能反应与理性诉求,这正体现了一种由本能与理性所促成的坚持自我、保留自我的能力与权利。

B.20世纪以来,汉语写作面临“文化身份”缺失的问题。英语作为一种网络语言和克隆世界的普通话对汉语,甚至对汉语诗歌创作形成了巨大的冲击。

C.网络时代以键盘操作为主的语言书写形式为我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方便,但同时也正在销蚀和改变着我们的语言。

D.汉语文本不断卡通化、图像化,文字的阅读大量地被图像的阅读取代。这将会限定和剥夺读者的想象能力与个性化阐释。

2.根据原文所给信息,下列各项中对原文内容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语言是文化渗透过程中首先受到冲击的部分,也是最后的防卫底线。这主要是由经济的发展,技术化的推进和九流分派、多元汇聚的世界格局造成的。

B.汉语要融入世界的文明之中,就要在与其他语言的对比中更加突出自己民族的语言特点,要尽量避免异族语言的渗透和彼此之间的交流。

C.根据于坚的观点,在21世纪,如果能够保持汉语的历史意识和天然诗性特征,就能够成为克隆世界的普通话,进而引导我们时代的经济活动。

D.汉语正处于“两难”境地:不参与全球化的现代语境,会失去很多机会,因落后而被殖民;参与进去,文化的自我个性也有可能被全球化语境吞噬。

3. 根据原文所给信息,下列各项中对原文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一个民族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既要有恢宏博大、兼容世界的气度,也要有坚持自我、保留自我的能力与权利。对异族语言表达一味盲从,只能导致民族“文化原质地的失真”。

B.为了适应网络时代的键盘书写,汉语以其技术性的处理,走进了网络这个门槛,但它已经把中国语文的性灵挥洒转化为一种机械智能的操作,从而成为一种拒绝汉语思维和汉语人文特性的写作方式。

C.图像以其画面色彩的丰富、逼真和立体生动,能在一定意义上虚拟还原文字的想象,会使阅读趣味盎然。因此人们一旦开始阅读图像,就会被它吸引,从而放弃文字书面的阅读,产生依赖性。

D.“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原因是文字阅读更具有模糊性、丰富性与包容性,能够给读者带来无边的想象与创造的空间,人们可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爱好进行多种个性化的阐释。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A

2.D

3.C


1.


分 析:
A项是产生问题的原因而不是问题本身。


考点:
筛选文中的信息。


点评:
这种题的关键是审清题干的要求,把A项回归到原文“这些问题的产生,实质上正是汉语教育在世界化文明语境下遭遇挑战的本能反应与理性诉求”,很明显看出是这不是问题,而是原因。

2.


分 析:
A项因果关系中无中生有;B项“要尽量避免异族语言的渗透和彼此之间的交流”与文中“世界化的语境,并不意味着消泯“自我”,相反它是不同文化身份的参与交流。”不符。C项“如果能够…就能够”表意太绝对。


考点:
分析作者的观点态度。


点评:
论述类文本阅读并不难,关键是学生缺乏文本意识,作答过于主观随意或盲目,缺乏提炼整合手段,有效分析往往不足。比如A项如果学生在审题时没有看到“这主要是由…造成的”就会误以为是正确的。同样,如果没有注意到“如果能够…就能够”,就不可能看出说法的绝对化。

3.


分 析:
原文是“当读者一旦把对图像的阅读当成主要的阅读方式之后,就会因为读图的轻松放弃了文字书面的阅读,从而依赖于读图。”说明这里有一个前提,而不是任何时候。


考点: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它只是考查局部的、字面上语词概念内涵的细微差别辨析,只要稍加留意,就可看出与原文的区别。

 

看了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2015年,达赖喇嘛高调宣称他不再转世……全国政协常委、民族和宗教委员会主任朱维群表示:这实际是一  2020-06-26 …

不久前,峨眉山的农民给人大代表张世昌教授打电话、寄材料,反映当地政府对强行拆迁中产生的一些赔偿问题  2020-07-15 …

(1)我国的三教是指:教、教、教;其代表人物分别是、、。(2)孟子被后世称为亚圣,在人性上他主张,  2020-07-29 …

关于微生物的几个名词,请指教世代时间,硫化作用.指示生物和世代时间我已经找到,  2020-11-05 …

宗教在当代社会与国际事务中具有重要作用,宗教与法治的关系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问题,也是各国法学、政治  2020-11-11 …

宗教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基督教在近代对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产生  2020-11-11 …

11.(2015•怀化学业考)被誉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在我国信徒众多,影响甚广。这与中国政府一贯  2020-11-12 …

李平晔教授在评价近代某事件时指出:“使基督教世俗化,或使西欧人民的世俗生活神圣化,把人们的精神和潜能  2020-11-23 …

下图是中世纪兴起的牛津大学,其最初兴起的主要原因是牛津大学鸟瞰[]A.为传播宗教的需要B.为宣传无神  2020-12-17 …

宗教改革前,德国是天主教世界中受教会压榨最严重的地区。天主教会不仅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反而阻碍了社会  2021-01-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