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课文《当代神农氏》片断,回答问题。1964年6月20日,袁隆平在理论论证和研究的基础上,迈出了杂交水稻实验的第一步:寻找雄性不育的水稻植株。
阅读课文《当代神农氏》片断,回答问题。
1964 年 6 月 20 日,袁隆平在理论论证和研究的基础上,迈出了杂交水稻实验的第一步:寻找雄性不育的水稻植株。
这时,水稻扬花了,馥郁的稻香沁人心脾,袁隆平的心沉浸在无边无际的稻海之中。他卷起裤腿,脚踩污泥,头顶烈日,手持放大镜,像大海捞针似的在稻田里逐株逐穗地寻找。灼人的阳光晒黑了他的皮肤;小刀似的稻叶刮得脸上、手上、腿上发痒发痛;汗水如注,一行行一滴滴地透过稻叶,滴进水中,他找啊,找啊!
第一天,没找到。
第二天,没找到。
第三天,还是没找到。
十多天过去了,雄性不育植株无影无踪。连续十几天烈日的烤晒,袁隆平的皮肤更黑了。
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六年过去了。袁隆平跑遍了半个中国。最后,他带着科研小组来到天涯海角——海南岛的南江农场。工夫不负有心人。他的助手李必湖在一条杂草丛生的水沟里,终于发现了一株雄蕊花粉败育的野生稻。袁隆平和助手们跳进水沟,小心翼翼地把稻株连根带泥挖了出来。
袁隆平和他的助手们,把这株稻子取名为“野败”。国际上叫它“ WA ”。袁隆平,终于跨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1 .给选文加一个恰当的小标题。
2 .写袁隆平寻找“雄性不育植株”时,描写到“第一天,没找到。第二天,没找到。第三天,还是没找到。”这三句话简短又独立成段,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3 .袁隆平在寻找“雄性不育植株”时,“卷起裤腿,脚踩污泥,头顶烈日,手持放大镜,像大海捞针似的在稻田里逐株逐穗地寻找”使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4 .“袁隆平和助手们跳进水沟, 小心翼翼 地把稻株连根带泥挖了出来。”一句中加粗的字有什么表达作用?
5 .从文中的描写可以看出袁隆平是个什么样的人?
6 .通过以上的问题的解答,你一定对课文有了更深的理解,请你根据上面文段设计一道思考题。注意不要与前面的问题重复。
解析:
| 1 .寻找稻株; 2 .在这里起到强调的作用。强调袁隆平寻找雄性生育植株的艰难; 3 .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袁隆平寻找雄性不育植珠的艰难以及他不畏困难的品质; 4 .长时间、半个中国的寻找终于找到了雄性不育植株,他们对实验成果极其珍爱; 5 .不计个人得失,埋头苦干,献身科学事业; 6 .略 |
李白诗中“孤帆一片日边来”中的“日”是指的“朝阳”还是“落日”,是说的一片孤帆在日落的晚霞中归来吗 2020-04-12 …
形而上学就是绝对的、片面的、静止的看问题,为什么不叫绝对论、片面论、静止论,而要叫形而上学呢? 2020-06-24 …
一道语文题,以下诗句的出处(作者,1.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2.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 2020-06-29 …
帮我做个生物课的小实验超简单。找3段葱一个放在盐水里一个放在清水里一个先放在清水里让后放在盐水里写1 2020-11-11 …
(e011•阜新)对药物说明书o“用法与用量:口服,f次1片,f日l次”的正确理解是()A.一日三餐 2020-11-11 …
日照百分率是实际观测的日照时数与理论天文日照时数的比值。右图是我国甘肃省年日照百分率分布图,读图完成 2020-11-13 …
讨论下列日常生活中的衍射现象:(1)假如人眼的可见光波段不是0.55μm左右,而是讨论下列日常生活中 2020-12-15 …
给下面一则新闻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18字。(4分)新华网日内瓦1月16日电(记者刘国远)总部设在日内 2020-12-17 …
“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也”,“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使西 2020-12-18 …
初一生物问题(一)验证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实验结果与结论实验结果与分析:结论:◈讨论1、实验前为什么 2020-12-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