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荀子•劝学>中,“,”两句表达了君子本性与普通人没有什么不同,只是他们善于借助外物的观点。(2)《琵琶行》中的“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中,“ , ”两句表达了君子本性与普通人没有什么不同,只是他们善于借助外物的观点。
(2)《琵琶行》中的“ , ”常被用来表达生活不如意的人在遇到和自己境遇相似的人时而产生同病相怜的感慨。
(3)李商隐在《锦瑟》中以“沧海”“蓝田”表现人生的恍惚、迷惘的名句是“ , ”。
(1)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2)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3)沧海月明珠有泪, 蓝田日暖玉生烟
【解析】
试题分析: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生”“ 沧”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每句1分,句中有误该句不得分。要求学生养成回头望的习惯,避免笔误。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名师点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现在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性默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题中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中的“摧”考生容易错写,在理解子义的基础上就不会错写。
论美的文章第一段将美比作宝石阐明了什么观点还有结尾那句将美比作水果,也阐明了什么观点。对于美的结论 2020-05-14 …
求解下面句子从句中的几个问题Opinionisdividedastowhetherdoctorss 2020-05-17 …
阅读赞诗:“汉武雄图载史篇,长城万里遍烽烟.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作者在诗中提出了什么 2020-06-03 …
柳宗元的“自动自休自峙自流吁炎吹冷交错而动”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在哲学上属于什么观点?先麻烦给解释意 2020-06-09 …
§“犹抱琵琶半遮面”的下一句是什么?名句出自哪位诗人的哪一诗作?全诗表达怎样的意境? 2020-06-18 …
§“犹抱琵琶半遮面”的下一句是什么?名句出自哪位诗人的哪一诗作?全诗表达怎样的意境? 2020-06-22 …
以下诗句的下半句是什么?“试玉要烧三日满”的下半句是什么?“观众器者为良匠”的下半句是什么?“操千 2020-07-15 …
汉字语言请问各位为什么一句话可以矛盾,客观规律本身无法改变,我也可以用汉字写成,客观规律本身可以改变 2020-11-22 …
当句点变成一种观点,当人类终于变成同类.什么叫句点变成观点.很困惑, 2020-11-26 …
汉武雄图载史篇,长城万里遍烽烟.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剪伯赞在诗中提出了什么观点?其理由是 2021-01-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