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明之,行也。”荀子十分强调“行”体现了()A.感性认识不如理性认识可靠B.实践第一的
荀子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明之,行也。”荀子十分强调“行”体现了( )
A. 感性认识不如理性认识可靠
B. 实践第一的观点
C. 学习书本知识比实践来得重要
D. 对事情要有所耳闻
B符合题意,材料中“知之不若行之”,强调了实践第一的观点;
C错误,学习书本知识和实践都是人们获得认识的途径,对于获得认识来说,两者都比较重要;
D不符合题意,材料并没有体现对事情要有所耳闻.
故选:B.
当b>a>0时,根号下a的平方分之一-b的平方分之一等于1.根号下a的平方分之一-b的平方分之一等 2020-05-14 …
下面各题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9-4X15分之4=5X15分之4=3分之414分之3+14分之5X 2020-05-24 …
60×12分之5+15分之1-2分之15分之4-2分之1×5分之4÷3分之224×43分之51+4 2020-06-06 …
下列句子中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王之伐越何也B.臣患智之如目也C.此兵之弱也D.自见之谓明下 2020-06-17 …
在()里填上>、<或=.0.6()5分之23分之2()0.56.4()6又5分之14分之1()0. 2020-07-09 …
约分:72分之1224分之36180分之10072分之1535分之1551分之17方程:8分之5- 2020-07-27 …
小学数学6年级4道比例一、A比3的5分之2与7比2分之1的比值相等,求A二、a,b表示两个非0的自 2020-07-30 …
1、把下面每组分通分.12分之7和15分之416分之3和12分之72、比较下例每组中两个分数的大小. 2020-11-28 …
计算:一分母分数加、减法今晚要21分之16+10分之325分之18-5分之27分之3+21分之133 2020-11-28 …
已知a,b,c三个有理数的和是零,如果a=3分之一,b=-5又6分之一,那么c=(已知a,b,c三个 2020-12-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