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精品段落--品一品阅读“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那简直是诬蔑”,回答7〜9题。7.写出选段阐述的主要观点。答:8.作者认为我们从古以来就不乏“中
二、精品段落-- 品一品阅读“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那简直是诬蔑”,回答7〜9题。
7. 写出选段阐述的主要观点。答:
8. 作者认为我们从古以来就不乏“中国的脊梁”,请你写出一个具体的事例。答:
9. 选出下列对文章内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 ( )
A. 选段重点是从正面论述,采用的是先破后立的论证方式。
B. “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这一类的人们”指从古以来的中国脊梁。
C. “……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一句中的“所谓”一词,表达了作者对“为帝王将相作家谱” 的“正史”的蔑视和否定。D.选段中作者开头说“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接下来提出“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并广泛举例,证明此观点。但透过字里行间我们 不难发现,当时的鲁迅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这
一问题确实还是存在疑问的。
7.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8.【解析】围绕文中的“埋头苦干”“拼命硬干”“为民请命”“舍 身求法”等关键词举古今事例即可。
答案:示例一:杜甫忧国忧民,心忧天下,为民请命。
示例二:玄奘不畏艰险,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取得真经。
示例三:袁隆平埋头苦干,长期潜心杂交水稻研究,终于解决了 中国人的吃饭问题。
9.【解析】选D。当时的鲁迅确信“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 人在”,并不是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这一问题存在疑问。
10.我们伟大的祖国地大物博。我们的祖国并不地大物博。
11.举例论证、对比论证。有力地证明了我们的祖国并不地大 物博的观点。
12.【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补写论据的能力。做此题,要联系上 下文,补写的论据要能证明“如果不倍加珍惜,现有的资源
一定会消失‘殆尽”这一观点。
答案(示例):罗布泊曾经是个美丽的仙湖,牛马成群,绿林环 绕,水如明镜,但由于塔里木河两岸人口的激增而出现的许多 人为的原因,20世纪70年代,仙湖终于干涸,罗布泊变成了令人恐怖的地方。
13.【解析】本题考查语句的连贯。应从该句与上下文的衔接 和照应两方面分析。根据第④段倒数第二句和第⑤段第 二句和这个句子的联系作答。
答案:应该放在文中④⑤段之间。因为放在此处,这句话就有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14.示例:我们的祖国虽然幅员辽阔、物产丰富,但人口多,底子薄。我们应当树立忧患意识,珍惜祖国可利用的资源, 保护环境,让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富强。
古代一匹布长多少厘米,宽多少米?古代人身高7尺—8尺左右,这样推算应该还不足今天的2米.那古代一匹 2020-04-09 …
指出句中主要运用的表达方式。今年春天,我走过长着这棵古藤的地方,我的眼前一闪,吓了一大跳:古藤那一 2020-05-13 …
“我不敢再看那一段悬在空中的古藤枯干,它真像吊死鬼一般,让我毛骨悚然。”曾经深深喜爱的古藤萝死后, 2020-06-26 …
人教版的语文有哪几篇古文是要背诵的?陈涉世家和唐雎不辱使命要全背吗?隆中对要背的是那几段啊?后面的 2020-07-03 …
古文《荆轲刺秦王》中易水诀别的一段是那一段呀?是人教版高中段的语文必修一第五课. 2020-07-08 …
“感动中国”2012年度人物颁奖典礼于2013年2月19日晚8点在央视一套综合频道播出。感动我们的 2020-07-15 …
书名好像是叫中国古代神话什么什么.开始就介绍了各种神话中的动物,吃龙吃凤凰什么的不是山海经,山海经 2020-07-25 …
六年级下册数学思考的那个例题,就是几条线和几个点什么的,第6个点可以连成多少条线段?8个点呢?这个. 2020-11-10 …
“最古老密码”应该怎样破解?请你找出恰当的词语来破解它。袁隆平获得“中国心灵首富”,主办方给他的评价 2020-12-06 …
某市居民用电计划实行高峰时段和低谷时段分段计价,收费标准如表时段高峰时段8:00~21:00低谷时段 2020-12-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