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从军行的诗意是什么

题目详情
从军行的诗意是什么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从军行[1]
  王昌龄[2]
  青海长云暗雪山[3],孤城遥望玉门关[4].黄沙百战穿金甲[5],不破楼兰终不还[6].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7].前军夜战洮河北[8],已报生擒吐谷浑[9].
  中华书局1960年排印本《全唐诗》
  【注释】
  [1]从军行:乐府古题,多用来描写军旅生活.王昌龄的这组《从军行》一共七首,这是第四、第五首. [2]王昌龄(698-757),盛唐著名诗人,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出身寒门,开元十五年(727)登进士第,曾任江宁丞、龙标尉等微职.存诗一百七十馀首,长于边塞、送别、闺情宫怨等题材,在各体中尤擅七言绝句,后人誉为"七绝圣手". [3]此句意谓:青海湖上的层层浓云使雪山晦暗无光.青海:青海湖,在今青海省西宁市.[4]玉门关: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是汉朝边塞的一个重要关口. [5]穿金甲:磨穿铁甲. [6]楼兰:汉西域国名,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鄯善县东南.汉武帝时,遣使通大宛,楼兰阻挡道路,攻击汉朝使臣,汉昭帝时大将军霍光派傅介子前往破之,斩其王.事见《汉书·傅介子传》.这里以"楼兰"指敌人. [7]辕门:指行营.古代帝王巡狩田猎,止宿处以车围成屏障,出入之处相向仰立两车,称辕门.后来地方高级官署,两旁以木栅围护,也称辕门. [8]洮(taó 桃)河:黄河的支流,在甘肃省西南部. [9]吐谷(yù 玉)浑:我国古代西北部的一个少数民族,是鲜卑族的一支,曾建立吐谷浑国.这里借指敌军首领.
  【提示】
  这是两首边塞题材的七言绝句.第一首写戍边将士杀敌立功的决心和必胜的信念.前两句从边塞景象写起,勾画出一幅极为辽阔的边地风光图,后两句笔锋一转,着眼于一个普通战士,表现他在极为艰苦的边地出生入死,竟致铁甲磨穿,但仍然无怨无悔,发出了豪气干云的誓言.第二首写一场战争的大捷,却不正面描写战争场面,而是避实就虚,写大部队出发时威武雄壮的场面,然后用"已报"二字引出前锋部队的胜利,举重若轻,留给读者无限的想象空间.
  由这两首诗,可见王昌龄七言绝句的高度成就,以及其中表现出的豪迈的盛世气象.
  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作者简介:
  王昌龄(698——757)唐代著名诗人.出身贫寒,开元十五年中进士,曾游西北边塞.
  注释:
  从军行:乐府旧题《平调曲》名,内容多写边塞情况和战士生活.青海:指青海湖一带,古称西海.雪山:甘肃的祁连山.玉门关:汉武帝时的设置,甘肃敦煌市西北,是通西域的要道.
  穿金甲:磨穿了的金甲.孤城:指阳关,旧址在甘肃省敦煌西南部.楼兰:古代西域国名,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羌县、罗不泊一带,这里泛指西北边境少数民族政权.
  简析:
  这是一首抒发边关将士豪情壮志的边塞诗.前两句抒写驻守边关的将士们思念家乡的愁苦,后两句是直接抒情.“黄沙百战穿金甲”概括了边疆战事的频繁艰苦、敌军的强悍和戎边时间的漫长.
  “不破楼兰终不还”是身经百战的将士们的豪言壮语,表现了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豪迈气概.全诗意境开阔,风格壮美.
看了从军行的诗意是什么...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关于空军飞行员如果中途停飞或在航校期间淘汰了转地面,晋升的机会和飞行员一样吗?团级军衔是什么?家属  2020-05-16 …

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1)中国工农红军进行长  2020-06-03 …

可以写成什么类型的作文恺撒领军出征,每每获胜必以酒肉金银犒赏三军.随行的亲兵仗着酒胆,问恺撒:这些  2020-06-16 …

七律长征押什么韵。什么行,总写红军什么七律长征押()韵。()行,总写红军()五年级上册语文大本,2  2020-06-22 …

七律长征是哪于哪年哪月写的一首七律诗这首诗共几行几个字押什么韵几行,总写红军什么?三四行具体写红过  2020-06-22 …

多选题行军按行进方向可分为1向敌行军2侧敌行军3强行军4背敌行军  2020-06-30 …

从军行前两句描写的内容是什么?后两局表达唐将军什么样的精神?(其五)  2020-07-05 …

小军的学校外新开了一家黑网吧,每天有很多学生去那里玩,严重影响了同学们的学习,为此,小军写信向有关  2020-08-04 …

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人类战争史上的一次壮举。(1)长征开始的时间是什么时候?列举红军远征过  2020-11-26 …

对“行”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凌余阵兮躐余行。(行走)B.陈胜、吴广皆次当行。(队伍,军队)C.必能  2020-12-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