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外国学者论中国的科举制度:最初的考试完全是综合性的,强调儒家的经典著作,但也包括其他科目。渐渐地,这些考试集中于文体和儒家正统观念。最后结果是
题目详情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外国学者论中国的科举制度:最初的考试完全是综合性的,强调儒家的经典著作,但也包括其他科目。渐渐地,这些考试集中于文体和儒家正统观念。最后结果是形成一种制度:从理论上说,官职之门向一切有才之士敞开,但实际上却有利于那些有足够财力进行多年的学习和准备的阶层。这并不意味着,统治中国的是世袭贵族阶层,相反,是一个由学者组成的统治集团即文人学士集团,他们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敬佩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另一方面,也正是这一制度,扼制了创造力,培育了顺从性。
──(美)斯塔夫利亚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开始于什么时期?正式形成于哪个皇帝时?
(2)请写出完善科举制度的三位唐朝皇帝
(3)科举考试科目繁多,一般以哪两科最为重要?
外国学者论中国的科举制度:最初的考试完全是综合性的,强调儒家的经典著作,但也包括其他科目。渐渐地,这些考试集中于文体和儒家正统观念。最后结果是形成一种制度:从理论上说,官职之门向一切有才之士敞开,但实际上却有利于那些有足够财力进行多年的学习和准备的阶层。这并不意味着,统治中国的是世袭贵族阶层,相反,是一个由学者组成的统治集团即文人学士集团,他们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敬佩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另一方面,也正是这一制度,扼制了创造力,培育了顺从性。
──(美)斯塔夫利亚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开始于什么时期?正式形成于哪个皇帝时?
(2)请写出完善科举制度的三位唐朝皇帝
(3)科举考试科目繁多,一般以哪两科最为重要?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隋文帝时,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从此门第不高的读书人,可凭才学做官.
(2)为了消除魏晋以来选官制度的弊端,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唐朝科举制逐渐完善,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都是完善科举制的关键人物.
(3)唐朝时这种制度逐渐完善,常设的科目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两科是进士科和明经科.进士科主要考试诗赋和政论,明经科主要考试儒家经典,比进士科相对容易些,进士科包括策问,加试经史、杂文,后来杂文专考诗赋,策问以解决社会实际问题为目的,考察处理政事的能力.
故答案为:
(1)隋朝;隋炀帝.
(2)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
(3)进士科和明经科.
(2)为了消除魏晋以来选官制度的弊端,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唐朝科举制逐渐完善,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都是完善科举制的关键人物.
(3)唐朝时这种制度逐渐完善,常设的科目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两科是进士科和明经科.进士科主要考试诗赋和政论,明经科主要考试儒家经典,比进士科相对容易些,进士科包括策问,加试经史、杂文,后来杂文专考诗赋,策问以解决社会实际问题为目的,考察处理政事的能力.
故答案为:
(1)隋朝;隋炀帝.
(2)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
(3)进士科和明经科.
看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外国学...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这句话是否矛盾?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不反对你持有这种观点前者和后者有什么区别?一楼的,不同意观点不 2020-05-14 …
后来,儒家学说成为封建正统思想,对后世影响最大.但是,该学说并不是一开始就受到统治者推崇的.孔子在 2020-06-07 …
儒家的价值观儒家的价值学说,可称为内在价值论或道德至上论。孔子主张“义以为上”(《论语·阳货》), 2020-06-18 …
胡适认为:儒字即“懦”,儒者是西周统治下的殷商旧邦知识分子唯唯诺诺,苟且偷生的写照。然而,自孔子之 2020-07-01 …
俗话说“坐井观天,所见甚小”是指枯井中的青蛙视野有限.但是,雨后井满,青蛙的位置不变、视野范围却发 2020-07-08 …
兰台序九流,儒家但居一.诸师自有真,未肯附儒术.后代儒益尊,儒者颜益厚.洋洋朝墅间,流亦不止九.不 2020-07-13 …
儒家学派产生后,儒学通过不断吸收其他学说的养分,在后世得以不断发展、更新。两宋时期理学的形成主要是当 2020-11-07 …
人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观,但并非人人都是哲学家。哲学和一般人的世界观的区别是A.前者是科学的,后者不一定 2020-12-1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9分,每小题3分)儒家经济伦理价值观儒家经济伦理价值观思想的源发由来已久 2020-12-31 …
黄仁宇认为,李贽攻击虚伪的伦理道德,也拒绝以传统的历史观作为自己的历史观,但在更广泛的范围内,他仍然 2021-01-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