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隋唐科举制……自产生之日起就确立了由政府出面招生,考生“皆怀牒(证件)自列于州县”的自由报考原则,不论贵族和平民皆可参加公开考试……举凡政治

题目详情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隋唐科举制……自产生之日起就确立了由政府出面招生,考生“皆怀牒(证件)自列于州县”的自由报考原则,不论贵族和平民皆可参加公开考试……举凡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天文、地理、民族等各种与国计民生相关的大事,皆可为考试内容……一切以程文(文章)定去留,为草野寒酸之士开辟了登仕之途……
--杨齐福《科举制度与近代文化》
材料二 西国莫不慕之,近代渐设考试以取人才,而为学优则仕之举。今英、法、美均已见端,将来必至推广。
--丁韪良《西学考略》
材料三 或问唐诗何以胜我朝?唐以诗取士,故多专门之学,我朝之诗所以不及也。
--南宋 严羽
材料四(唐太宗)尝私幸端门,见新进士缀行而出,喜曰:“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原指箭射出去所能达到的范围,后用以比喻牢笼,圈套)。”……正所谓“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唐摭言》
(1)材料一中所说“隋唐科举制……自产生之日起就确立了由政府出面招生”,请回答科举制正式诞生是在哪位皇帝时?他设置了什么考试科目?
(2)材料二、三分别反映了什么现象?
(3)材料四反映了科举制度最大的受益者是谁?由此可见科举制度实施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隋炀帝时期正式设立进士科,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2)由材料“西国莫不慕之,近代渐设考试以取人才,而为学优则仕之举.今英、法、美均已见端,将来必至推广.”可知科举制度被世界其他国家效仿,对世界各国的考试制度产生了重大影响.由材料“或问唐诗何以胜我朝?唐以诗取士,故多专门之学,我朝之诗所以不及也.”可知唐朝时期,诗赋成为进士科考试的主要内容,大大促进了唐诗的繁荣.
(3)由材料“(唐太宗)尝私幸端门,见新进士缀行而出,喜曰:“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原指箭射出去所能达到的范围,后用以比喻牢笼,圈套).”可知科举制度笼络了人才,扩大了封建统治的基础,巩固了封建统治,因此说其最大的受益者是皇帝.
故答案为:
(1)隋炀帝;进士科.
(2)材料二反映了科举制度对世界其他国家的考试制度的影响(其他国家也效仿科举制度,言之有理即可).材料三反映了科举制度有利于唐诗的繁荣.
(3)皇帝;维护统治(巩固统治).
看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隋唐科...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今天英语考试,因为是期末考试,所以会考课本上翻译句子的原题。考前半小时的时候,我找最好的朋友,问问  2020-05-12 …

物理大神告诉我2012年北京中考的那道光学大实验(大头针,不透光的破平面镜)的原题是什么?原题原题  2020-06-10 …

根本原因和主要原因,和重要原因,和直接原因怎么区分?条件和原因怎么区分?望不吝赐教.在下分不算多,  2020-06-28 …

呜呜,这次期末考试我考差了.我是初一的,这次期末考试,地理生物几题应该对的题都因为犹豫而选错了.第  2020-07-15 …

我来出道考题是原创的.我来出道题来考考你们:(一个小题代表一分,答对一个单词就能获一分,答对全部我就  2020-10-30 …

初一的思考题某考生的准考证号码是一个四位数,它的千位数字为1,如果把1移到个位上去,那么所得的新书比  2020-11-06 …

有没有明年一月份北京英语会考的选择题原题!是老版的会考,没有会考说明,有没有原题和答案?  2020-11-06 …

本题为选做题,考生只选择一题作答。若两题都作答,则按24-1题计分。24-1.(本题供使用选修1一1  2020-11-06 …

木结构工程中,本分部消耗材积来考虑操作损耗是什么意思造价员试卷中的一道单选题,原题为:木结构工程中,  2020-12-13 …

“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中注意了以下两个问题:①考虑到树种的生态适应性问题;②考虑到当地居民的生活问题  2020-12-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