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化学-->
某项目小组为解决新型燃料电池的氢源,开展了柴油自热重整制氢项目研究.他们将柴油模拟成C10H21,并用3个独立反应描述柴油自热重整制氢反应过程:(i)2C10H21(g)+20H2O(g)═20CO(g)
题目详情
某项目小组为解决新型燃料电池的氢源,开展了柴油自热重整制氢项目研究.他们将柴油模拟成C10H21,并用3个独立反应描述柴油自热重整制氢反应过程:
(i)2C10H21(g)+20H2O(g)═20CO(g)+41H2(g)△H=+500kJ•moL-1
(ii)2C10H2l(g)+10O2(g)═20CO(g)+21H2(g)△H=-200kJ•moL-1
(iii)CO(g)+H2O(g)⇌CO2(g)+H2(g)△H=+50kJ•moL-1
请你参与项目小组的研究,并回答下列问题.
(1)热化学研究
①若要使该反应体系中的(i)和(ii)两反应热量达到平衡,反应时加入的柴油、水和氧气的物质的量比为______.
②若起始时,柴油、水和氧气的物质的量比为2:30:5,反应产物只有二氧化碳和氢气,则上述反应的总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热力学研究
一定温度下,反应(iii)的平衡常数为1.若在该温度下,密闭容器中CO、H2O、CO2和H2的起始浓度分别为1mol•L-1、4mol•L-1、3mol•L-1、2mol•L-1,则反应开始时,此反应将向______(填“正”或“逆”)反应方向移动,以达到平衡状态.
(3)反应条件的实验研究
①为寻找上述反应的催化剂合适温度,进行了如下研究:将同物质的量比的柴油、水、氧气分别等量通人催化剂中,测得催化剂床层人口温度与反应生成混合气中氢气的体积分数的关系如图1.据此选择该反应较适宜的温度应为______,理由是______.

②实验中,项目小组得到如图2的实验结果,图中氧碳摩尔比是指通人的氧气中氧元素和柴油中碳元素的物质的量比.则此实验的目的是______.
③为比较图3和图4两种反应器的制氢效益,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要求简单叙述实验方法和所需测定的数据).答:______.
(i)2C10H21(g)+20H2O(g)═20CO(g)+41H2(g)△H=+500kJ•moL-1
(ii)2C10H2l(g)+10O2(g)═20CO(g)+21H2(g)△H=-200kJ•moL-1
(iii)CO(g)+H2O(g)⇌CO2(g)+H2(g)△H=+50kJ•moL-1
请你参与项目小组的研究,并回答下列问题.
(1)热化学研究
①若要使该反应体系中的(i)和(ii)两反应热量达到平衡,反应时加入的柴油、水和氧气的物质的量比为______.
②若起始时,柴油、水和氧气的物质的量比为2:30:5,反应产物只有二氧化碳和氢气,则上述反应的总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热力学研究
一定温度下,反应(iii)的平衡常数为1.若在该温度下,密闭容器中CO、H2O、CO2和H2的起始浓度分别为1mol•L-1、4mol•L-1、3mol•L-1、2mol•L-1,则反应开始时,此反应将向______(填“正”或“逆”)反应方向移动,以达到平衡状态.
(3)反应条件的实验研究
①为寻找上述反应的催化剂合适温度,进行了如下研究:将同物质的量比的柴油、水、氧气分别等量通人催化剂中,测得催化剂床层人口温度与反应生成混合气中氢气的体积分数的关系如图1.据此选择该反应较适宜的温度应为______,理由是______.

②实验中,项目小组得到如图2的实验结果,图中氧碳摩尔比是指通人的氧气中氧元素和柴油中碳元素的物质的量比.则此实验的目的是______.
③为比较图3和图4两种反应器的制氢效益,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要求简单叙述实验方法和所需测定的数据).答:______.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①(i)2C10H21(g)+20H2O(g)═20CO(g)+41H2(g)△H=+500kJ•moL-1
(ii)2C10H2l(g)+10O2(g)═20CO(g)+21H2(g)△H=-200kJ•moL-1
反应达到平衡,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能量变化相同,则依据(i)×2=(ii)×5得到:
14C10H21(g)+40H2O(g)+50O2(g)═140CO(g)+187H2(g)△H=0,反应达到平衡;
则柴油、水和氧气的物质的量比=14:40:50=7:20:25;
故答案为:7:20:25;
②设物质的量C10H2l=2X,H2O=30X,O2=5X,前两个反应方程式各产生CO2 和H2物质的量多少,然后第三反应方程式消耗CO2物质的量多少,计算得到热化学方程式为:2C10H2l(g)+30H2O(g)+5O2(g)═20CO2(g)+5l H2(g)△H=+1150kJ•mol-1;
故答案为:2C10H2l(g)+30H2O(g)+5O2(g)═20CO2(g)+5l H2(g)△H=+1150kJ•mol-1;
(2)一定温度下,反应(iii)的平衡常数为1,(iii)CO(g)+H2O(g)⇌CO2(g)+H2(g)△H=+50kJ•moL-1
若在该温度下,密闭容器中CO、H2O、CO2和H2的起始浓度分别为1mol•L-1、4mol•L-1、3mol•L-1、2mol•L-1,浓度商Qc=
=1.5>K,则反应开始时向逆向进行;
故答案为:逆;
(3)①分析图中曲线的变化分析,650℃时氢气的体积分数较大,温度升高对生成氢气含量的增加较少,所以该温度下,制氢效益较好,再提高温度制氢效益增加有限,且能量消耗大;
故答案为:650℃;该温度下,制氢效益较好,再提高温度制氢效益增加有限,且能量消耗大;
②图2分析曲线变化,横轴和纵轴的意义可知,是研究氧碳摩尔比与制氢效率的关系;或研究制氢效益最高的氧碳摩尔比;
故答案为:研究氧碳摩尔比与制氢效率的关系;或研究制氢效益最高的氧碳摩尔比;
③为比较图3和图4两种反应器的制氢效益,需要在相同条件下进行比较,测定生成氢气的体积来比较制氢气的效益,方案设计为:在催化剂床层温度相同时,将同物质的量比的柴油、水、氧气分别等量通入A、B两种反应器中,测量反应产物气体中氢气的体积分数;
故答案为:在催化剂床层温度相同时,将同物质的量比的柴油、水、氧气分别等量通入A、B两种反应器中,测量反应产物气体中氢气的体积分数;
(ii)2C10H2l(g)+10O2(g)═20CO(g)+21H2(g)△H=-200kJ•moL-1
反应达到平衡,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能量变化相同,则依据(i)×2=(ii)×5得到:
14C10H21(g)+40H2O(g)+50O2(g)═140CO(g)+187H2(g)△H=0,反应达到平衡;
则柴油、水和氧气的物质的量比=14:40:50=7:20:25;
故答案为:7:20:25;
②设物质的量C10H2l=2X,H2O=30X,O2=5X,前两个反应方程式各产生CO2 和H2物质的量多少,然后第三反应方程式消耗CO2物质的量多少,计算得到热化学方程式为:2C10H2l(g)+30H2O(g)+5O2(g)═20CO2(g)+5l H2(g)△H=+1150kJ•mol-1;
故答案为:2C10H2l(g)+30H2O(g)+5O2(g)═20CO2(g)+5l H2(g)△H=+1150kJ•mol-1;
(2)一定温度下,反应(iii)的平衡常数为1,(iii)CO(g)+H2O(g)⇌CO2(g)+H2(g)△H=+50kJ•moL-1
若在该温度下,密闭容器中CO、H2O、CO2和H2的起始浓度分别为1mol•L-1、4mol•L-1、3mol•L-1、2mol•L-1,浓度商Qc=
3×2 |
1×4 |
故答案为:逆;
(3)①分析图中曲线的变化分析,650℃时氢气的体积分数较大,温度升高对生成氢气含量的增加较少,所以该温度下,制氢效益较好,再提高温度制氢效益增加有限,且能量消耗大;
故答案为:650℃;该温度下,制氢效益较好,再提高温度制氢效益增加有限,且能量消耗大;
②图2分析曲线变化,横轴和纵轴的意义可知,是研究氧碳摩尔比与制氢效率的关系;或研究制氢效益最高的氧碳摩尔比;
故答案为:研究氧碳摩尔比与制氢效率的关系;或研究制氢效益最高的氧碳摩尔比;
③为比较图3和图4两种反应器的制氢效益,需要在相同条件下进行比较,测定生成氢气的体积来比较制氢气的效益,方案设计为:在催化剂床层温度相同时,将同物质的量比的柴油、水、氧气分别等量通入A、B两种反应器中,测量反应产物气体中氢气的体积分数;
故答案为:在催化剂床层温度相同时,将同物质的量比的柴油、水、氧气分别等量通入A、B两种反应器中,测量反应产物气体中氢气的体积分数;
看了某项目小组为解决新型燃料电池的...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有人在研究硫酸亚铁(FeSO4)受热分解反应时,作了两种假设:(1)假设它按照氯酸钾受热分解的方式 2020-04-09 …
加热高锰酸钾和氯酸钾混合物,完全反应后向残余固体加浓盐酸并加热.整个过程中不可能产生的气体是a 氧 2020-05-14 …
铵盐受热分解有些铵盐受热可分解产生氨气,氯化铵受热会分解,生成氨气和氯化氢,冷却时,氨气和氯化氢又 2020-05-22 …
我国古代将炉甘石,赤铜和木炭粉混合加热到约800摄氏度,得到一种外观似金子的合金(也称药金);(1 2020-06-10 …
葡萄糖完全氧化要什么酶酶的名称化学式及每一步的化学方程式要完全分解我进行这个过程的目的只是放热,如 2020-07-06 …
吸放热原因解释扩散过程吸收的热量小于水合过程放出的热量,.我个人认为那么整个过程可以看作是放热的过程 2020-11-05 …
干粉灭火器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其受热易分解,化学方程式为:2NaHCO3△.Na2CO3+CO2↑ 2020-11-16 …
8、高级语言程序的编译执行方式是()。A、将整个程序解释完毕再执行,且保留解释结果8、高级语言程序的 2020-11-23 …
(1)由于SiH4具有易提纯的特点,因此硅烷热分解法是制备高纯硅很有发展潜力的方法.制备硅烷整个过程 2020-12-01 …
一道物理题(要完整解题思路)用2000牛的力把一根粗一点的钢筋拉长变细,最后钢筋伸长了20米.若这根 2020-12-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