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22分)沉香一缕十年追思上个世纪的上海,有一个女子说:有一天我们的文明,不论是升华还是浮华,都要成为过去。然而现在还是清如水明如镜的秋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22分) 沉香一缕十年追思 上个世纪的上海,有一个女子说:有一天我们的文明,不论是升华还是浮华,都要成为过去。然而现在还是清如水明如镜的秋天,我应当是快乐的。 现在正是秋天,清如水明如镜,那个女子快不快乐无从得知,因为她去了另外一个世界已经十年。十年生死两茫茫,我们不能够确知另外一个世界是否存在,也不能够确定她的魂魄是否有知。我们确知的是,十年间她的文字在她身后辟辟啪啪一直,一直鲜活绽放着,在另外一些女子的笔下延缅着她文字里荒凉余味,精致表象,却无人描摹得出她独特的张氏文风。 不思量,自难忘。这个女子,张爱玲,1995年9月8日至今日,香销十年。 李碧华形容她是一口幽深的古井,大家都在试图淘出宝贝。李自身也不是一个淘宝者么?《青蛇》,《霸王别姬》,还有许多许多李氏纸上云烟,其间浸润的张氏荒凉轻易拂拭得去的么?亦舒,黄碧云,朱天文,安妮宝贝,等等,她们的文字无一不是在张氏文字废墟上开出的花朵。还有一个王安忆,《长恨歌》后,上海最贴近张氏文字灵魂的女作家。 张爱玲是幸运的。作为一个作家,不论身前身后,她的文字始终是中文史话中最灿烂的光点,即使不乏唇舌之虞。 与她相比,梵高是怎样的不幸,热烈的向日葵与惊艳的鸢尾花败于沉香屑的灰烬 。 张爱玲是不幸的。作为一个女人,第一次婚姻,尘埃里开出的花朵幻灭后,她对爱情的激情也似乎燃尽了。此次婚姻的余痛数十年后仍象埋藏在她心上的刺,时时在她沉寂的心房上穿戳,而她始终沉默,她的态度其实已经在她的文字里表露:你问我爱你值不值得,其实你应该知道,爱就是不问值得不值得。一个女人一生只有一次爱情,那个叫胡兰成的男人,今生今世都必将为这个女子背上被藐视的罪名。虽然,他也是一个不错的作家,无奈他负了的是一个传奇中为众人宠爱的张爱玲。 第二次婚姻,平淡如每天看惯的风景,时间长了,必将相看两不厌。张爱玲没有想到的也许是那道风景会比自己先退出滚滚红尘。赖雅,一个类似耶苏门徒的人的名字,平凡普通得如任何一个外国人,甚至连中文都不认识多少吧。这样的一个人,张爱玲选择了,与之相伴十数年,期间再无如四十年代初般惊艳作品问世。 她说:“死生契阔,与子成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是一首悲哀的诗,然而它的人生态度又是何等肯定。我不喜欢壮烈。我是喜欢悲壮,更喜欢苍凉。壮烈只是力,没有美,似乎缺少人性。 悲哀则如大红大绿的配色,是一种强烈的对照 。 到底是一个奇特的女子,大红如胡兰成,大绿如赖雅。金庸写那个对爱情执着的古怪女子李文秀是否拿她做的参照呢?失去后,红尘百态,那都是很好很好的,但是又怎么样呢,我都不喜欢。有评论家说张爱玲首先是个女人,而后才是作家。张爱玲若真有魂魄,不知道她会不会为这句话展眉。 “有一天我们的文明,不论是升华还是浮华,都要成为过去。”有时候我怀疑这不是一个女子说得出来的,尤其是写尽都市千般繁华下的满目苍凉,温柔富贵中的凄清悲哀的张爱玲,她的文字里充满宿命的黑暗。《金琐记》,《十八春》,《半生缘》,结局不动声色地注定荒凉无奈: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蚤子。 唯一能解释的是,那句是她对自己人生观的感慨,她睿智清醒地预见了自己的命运。所以,她生前隐在她那些文字的光环下几十年,寂寞地死在异地的寓所。我相信她一定明了她写下的那些文字的影响力,但是她更了解的是:不论是升华还是浮华,都要成为过去。这不仅仅是她从生活里得到的,也是她一生唯一的一次爱情给予她的打击。 逝去十年后,除却文字外袍的张爱玲更接近一个女人的婉转情怀,而不是一个文字里华丽的传奇。明白这一点,再读她的文字,便有一种对女子的怜惜漫上心头,难怪后来那么多借着张氏文字废墟掘宝的女子,大凡天下女子,情怀不都相同么。 十年了,愿她在另一个世界获得安宁,并快乐。 (注:本文写于2005年) 小题1: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4分)
小题2:结合文本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6分) (1)与她相比,梵高是怎样的不幸,热烈的向日葵与惊艳的鸢尾花败于沉香屑的灰烬。 (2)悲哀则如大红大绿的配色,是一种强烈的对照。 小题3:文本中“有一天我们的文明,不论是升华还是浮华,都要成为过去”反复出现,结合文本简要赏析。(6分) 小题4:有人说:“恰恰是张爱玲的不幸成就了她的幸运。”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6分) |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小题1:BD 小题2:(1)张爱玲是幸运的,她身前身后都有名;梵高是不幸的,他只能在死后成名。(意思对即可) (2)两次婚姻都是悲哀的,一次激情如火,一次平淡如水,对比强烈。(意思对即可) 小题3:(1)是全文的线索,是作者对张爱玲一生的概括。 (2)是张爱玲对自己的宽慰,不管过去如何,都要忘记,应重视当下,快乐生活。 (3)是张爱玲对自己生活和爱情的总结,充满了无奈和感伤。(意思对即可) 小题4:我赞成那样的说法。(1分)她的不幸是指她痛苦的人生经历,她的幸运是指她灿烂的文学成就。(1分)她不幸的爱情使她的作品充满了荒凉与无奈。同时,一个人只有经历了痛苦,才会对人生有更清晰的洞察、更敏锐的感觉和更深刻的理解。张爱玲的痛苦的人生经历,使她看见了世人所不察觉的隐性世界,使她对女性的命运有精妙的体察,对世道人心能一语洞穿。而她的作品也因此拥有了无穷的魅力。(4分)(意思对即可) |
小题1: |
看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刚对英语二答案四篇阅读20题对了15个新题型5个对了3个完型不记得了就算得3分吧18*2+3=39 2020-05-15 …
阅读理解如图1,△ABC中,沿∠BAC的平分线AB1折叠,剪掉重复部分;将余下部分沿∠B1A1C的 2020-06-1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00-1840年中外历史大事年表(节选)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在上表中任 2020-08-03 …
《一个深夜的记忆》初读不大好懂。先不看分析评论,反复诵读原诗,把自己的感受、体会与困惑用“读书摘记” 2020-11-0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根据《清实录德宗实录》等解读材料,围绕“清政府与西学”提炼一个论题, 2020-11-11 …
6、分封制下的君民关系是(3.00分)A.征服与被征服B.平等C.舟和水的关系D.军民同体的关系7、 2020-11-20 …
下面是《读者》“言论下面是《读者》“言论”专栏的“经典”言论,请仿照示例,对所给“言论”进行点评.示 2020-11-23 …
下列选项有误的一项是[]A.《论读书》是一篇杂文,作者是英国的哲学家培根。B.马南部是邓拓的笔名,《 2020-12-06 …
试用杂化轨道理论讨论下列分子的成键情况.BeCl2,PCl5,OF2,ICl3,XeF4最好也告诉我 2020-12-23 …
下列关于《论语》的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论语》是一部记载孔子言行兼及部分弟子言行的 2020-12-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