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2005·江苏)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后面问题。苏州人往往被女性化,什么优美、柔和、文静、高雅;姑娘们则被誉为小家碧玉、大家闺秀,还有那够不上“碧玉”的

题目详情

2005 ·江苏)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后面问题。

  苏州人往往被女性化,什么优美、柔和、文静、高雅;姑娘们则被誉为小家碧玉、大家闺秀,还有那够不上“碧玉”的也被呼之为“阿姐”。

  苏州人之所以被女性化,我认为其诱因是语言,是那要命的吴侬软语。吴侬软语出自文静、高雅的女士之口,确实是优美柔和,婉转动听。可是,吴侬软语由男人来讲就有点“娘娘腔”了。那一年我碰到老作家张天翼,他年轻时在苏州闹过革命,也在苏州坐过监牢。他和我开玩笑,说苏州人游行示威的时候,喊几句口号都不得力,软绵绵地,说着,他还模仿苏州人喊了两声。

  苏州人被女性化,除掉语言之外,那心态、习性和生活的方式中,都显露出一种女性的细致、温和、柔韧的特点,此种特点是地区的经济和文化形成的。吴文化是水文化,是稻米文化。水是柔和的,稻米是高产的,在温和的气候条件下,那肥沃的土地上一年四季都有产出,高产和精耕相连;要想多收获,就要精心地把各种劳务作仔细的安排;一年四季有收获,就等于一年四季不停息,那劳动是持续不断的,是有韧性的。这就养成了苏州人的耐心、细致,有头有尾。苏州人细致而有耐性的特性,用不着调查了解,只要看一下苏州的刺绣、丝绸,游览过苏州的园林后便可得出结论,如果没有那些心灵手巧、耐心细致的苏州人,就不可能有如此精美的绣品和精致的园林。一个城市的生活环境,是传统文化的体现,是人们习性的综合反映。

  苏州人被女性化,这也没有什么贬意,喊口号虽然缺少点力度,却也没有什么害处。相反,在当今电子化生产的条件下,苏州人的精细、灵巧、有耐性,却成了不可多得的优点,成了外商投资在人力资源上的一种考虑。我不敢说苏州所以能吸收这么多的外资都是因为苏州人的精细,却听说过有一宗很大的国外投资,在选择投资地点时到处考察,难作决策,可在参观了苏州刺绣研究所后,立刻拿定主意:苏州人如此灵巧心细,能绣出如此精美的绣品,还有什么高科技的产品不能生产,还有什么精密的机械不能操作呢!现代化的生产已经不是抡大锤的时代了,各种产业都要靠精心策划,精心管理,这一些正是苏州人的拿手。

  苏州人的那种女性化的特点,也不是完美无缺,它有一个很大的缺点,这缺点说起来还和苏州的园林有点关系。苏州园林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来看,是一种“退隐文化”的体现。园林的主人们所以要造园林,那是因为厌倦政治,官场失意,或是躲避战乱,或是受魏晋之风的影响,想做隐士。隐于市却又要无车马之喧,而有山川林木之野趣。怎么办,造园林。在深巷之中,高墙之内,营造出一片优美闲适而与世相隔的境地。

  因退隐、退养而在苏州造园的人越来越多,他们有钱,更主要的是有文化。他们退隐在苏州以后也不是无所事事,而是广结名流,著书立说,吟诗作画,那“退隐文化”便主导着当时的文化潮流,影响着人们的价值取向,代代相传,使得苏州人在文化心态上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容易满足于已有的一方天地,缺少一种开拓与冒险的精神,善于“引进来”,而不善于“走出去”。

  要说一个地区人们的习性,只能是一种大体的印象,并非是绝对的。苏州人也有性情刚烈的,也有勇猛顽强的,也有随着郑和的船队而走遍世界的;特别是在今天,苏州经济繁荣,交通发达,海内外人士纷至沓来,他们到苏州来不是退隐,而是要在这一片有优秀文化传统的土地上大展宏图,谋求发展。传统与现代的文化心态正在相互影响,地区的风貌,人们的价值取向也在逐步演变。

(陆文夫《被女性化的苏州人》,因原文篇幅较长,有删节)

1 )联系全文看,“被女性化的苏州人”有什么特点?这种特点是怎样形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为什么说“一个城市的生活环境,是传统文化的体现,是人们习性的综合反映”?下边的理解哪一项不恰当?

[    ]

A .人们的心态、习性和生活方式影响了他们的价值取向,在长期的生活、生产过程中人们又将他们物化为城市的生活环境。

B .人们融合自己的心态、习性和生活的方式,在一定的文化潮流的影响下,创造出与之相适应的生活环境,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C .以市井文化、隐逸文化的综合为基础而形成的价值取向决定了苏州的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苏州精美的绣品和精致的园林就是其产物。

D .文化具有相当的稳定性和凝聚力;文化传统一旦形成,必然会持久地影响人们的心态、习性和生活方式,乃至人们的生活环境。

3 )有人认为《桃花源记》也体现了一种“退隐文化”,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结合上文的有关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联系上文想一想,《苏州园林》一文中说苏州园林讲究“自然之趣”,这体现了园主人一种怎样的文化追求?请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下边对这篇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作者对苏州人的女性化特点持肯定的态度;在他看来,苏州人的文化心态的深层源泉是一种退隐文化。

B .吴文化是水文化,是稻米文化,水是柔和的,稻米是高产的,祖祖辈辈的苏州人在这里生活劳作,形成了其独特的性格。

C .作者从苏州人的特点这一角度切入,站在苏州的历史传统与今日发展的高度娓娓道来,文章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D .文章的语言柔和隽永,构思精巧别致,情感丰富细腻,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苏州人“细致、温和、柔韧”的特点。

6 )作者认为,现代苏州“传统与现代的文化心态正在相互影响,地区�

语文
作业帮用户2017-04-27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4亿+用户的选择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解析:
(1)苏州人的心态、习性和生活的方式有着细致、温和、柔韧的特点,还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容易满足于已有的一方天地,缺少一种开拓与冒险的精神。此种特点是由地区的经济和文化形成的。同时,“退隐文化”在一个时期主导着当时的文化潮流,影响着人们的价值取向。 (2)C (3)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一文中虚构了一个宁静安乐的世外桃源,描绘出一幅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安居乐业、彼此和睦相处的生活图景,表现出他的归隐思想。 (4)园主人试图在深巷之中高墙之内,营造出一片“无车马之喧,而有山川林木之野趣”的“优美闲适而与世相隔的境地”。这也是一种“退隐文化”的体现。 (5)A (6)细致、温和、柔韧的心态、习性和生活的方式,与开拓、创新的精神结合在一起,体现苏州的地方特色。
提示:
(1)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文章内容、感情倾向,考查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感知、理解和领悟能力。 (2)市井文化和隐逸文化不能代表苏州文化的主流,绣品和园林不是市井文化的产物,文中也并没有论及市井文化这一内容。 (3)注重课内与课外阅读材料的联系和综合,体现学科内部的综合。这样的试题引导考生分析、理解、比较,由课内拓展到课外,有很好的教学导向。 (4)命题者为考生提供一些新的情景、新的材料、新的信息,启发学生理解、分析、归纳、鉴赏、评价,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有利于想像力和创造性的发挥。 (5)苏州人文化心态的深层源泉不是退隐文化。 (6)从最后两段,可知苏州人正在改变其传统性格。
看了(2005·江苏)阅读下面的文...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统计行政规章分为( )两类。A.地方规章;国家规章B.政府规章;部门规章C.政府规章;地方规章D.国  2020-06-07 …

鲁迅、萧红文章中与我们现在说法不一样的句子1、我在破获秘密的满足中,又很愤怒他的瞒了我的眼睛.出自  2020-06-13 …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2005:飓风肆虐空前在人们担心全球变暖正使飓风加剧之际,科学家说,200  2020-06-29 …

求有关中国茶文化的名家文章例如杨羽仪:水乡茶居不一定是中国的,也可以是外国的,像英国就很OK!不一  2020-07-11 …

1章节因生病所以缺了这堂课,所以求大家简要的概括一下这一章节的内容:4.1物质在溶解过程中有能量变化  2020-11-05 …

如何去阅读一篇好的文章呢~我知道百度有一篇东西的题目和我一样,大家不要把它的答案放我这里了.我现在可  2020-11-10 …

我要一篇英文短文,短文就可以不要太长.文章是关于奥运期间想外国朋友介绍家乡的文章,我家住天津,如果大  2020-11-12 …

英语翻译假设你叫宋芳,你原打算和同班同学王东在周五下午3:00去看李老师,但是因为你感冒发烧不能去.  2020-11-13 …

2015年1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表决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  2020-11-24 …

读一篇中文的文章要知道什么?我知道百度有一篇东西的题目和我一样,大家不要把它的答案放我这里了.我现在  2020-12-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