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万罗山的由来,古今的变迁

题目详情
万罗山的由来,古今的变迁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万罗山,位于池州市,是一座小山岗.泰顺建县前俗称“饭箩山”,因为当时该山周围是一片田洋,而耕种这些田地的农户,却都远住在天关山脚下的白溪和东源一带.他们为了不误农时,节省往返时间,每日早上出工时,均将午餐用竹编的“饭箩”盛好,带到田间放在万罗山上,或者挂在山上树枝上,以便午休时进餐,远远看去,山上满是饭箩,久而久之,就把这座小山岗称为“饭箩山”了.
至于万罗山名称的由来,另一说法见于地方志中,《分疆录》载潘庭梅重修万罗山亭记”有以下记述:“吾邑治前,有小阜隆起,几逾十仞,登巅眺望,则群峰之向背,雉堞之低昂,人家之高下,一览无遗,包罗万象,因以万罗名焉.”   
明景泰三年泰顺建县后,由于该山在县衙前孤峰突起,形象如印,又称印山.万罗山上,林木葱茏,松柏参天.其中有一株楮树惹人喜爱.因为它的果实“苦楮”磨成细末,加些米粉,调成糊状,可以制成象.“九层糕”样的食品,有清热解毒的作用,每年果实成熟掉落之时,儿童们上山拾捡,嘻嘻哈哈,你抢我夺,热闹非凡,煞是有趣.由于树木茂盛,飞禽走兽在此做窝栖身甚多,其中以松鼠最为活跃,因而时有爱好者前来捕捉.   
清乾隆末年,县令赵公在万罗山巅兴建亭子,供游客歇息.后到道光年间(1836)县令陈殿阶认为在“印山”之上兴建亭子.有碍风水而予拆除.此后该山荒芜过二十多年.后来在同治初年(约在1865年左右),邑绅潘庭梅等又发起重建,是座二层楼的八角亭.   
到了抗战期,万罗山改称“中山公园”,在它朝向县府的—面,掘开了一个大口子,建立“阵亡将士纪念碑”.从此“印山”显露缺陷,就不那么完整了.   
此外,还在山巅的楼亭上,挂了一口约800多市斤的大钟作为警报器使用.根据当时设在南碉航空滥视哨的情报,在敌机将要来到时敲打预备警报钟声;敌机临近了,敲打紧急警报钟声;敌机去了,敲打解降警报钟声,以此指挥城关群众的避难疏散.   
万罗山虽有它独特的自然景观美色,令人神往,然而它的劫难也真不少.七十年代,山上的楼亭被拆毁,古树古木被砍掉了—些,准备兴建“陵园”.后中止.   
及至九十年代,在县老人协会的倡议集资下,在山巅的废墟上,又重建起一座二楼的.八角亭.新楼亭口:原楼亭体积扩大了三分之一,而且设计更为壮观,为万罗山风景增添了一道亮点,使万罗山更加秀丽多姿.   
万罗山的自然景观,理应得到保护,因为它是县城几千年的名胜古迹,然而由于人们这方面的意识淡薄,山上相继建起了“门球场”、舞厅、饮食店,把万罗山原有的景观,搞得支离破碎,使万罗山失去了它原有的风貌.
看了万罗山的由来,古今的变迁...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如果仅考虑气候变化对海岸变迁的影响,则全新世以来该地气候冷暖变化特征是()A、逐步变暖B、逐步变冷  2020-05-16 …

下图为全新世(开始于1.15万年前)以来某省南部局部沿海海岸变迁状况示意图。读图回答小题。1.如果  2020-05-16 …

我想了解70年代的人们是怎么看待时代的变迁的我想写一篇关于时代变迁的文章,以70年代的出生的人民的  2020-06-08 …

人口的空间变化二战后人口流向由迁出地区变为迁入地区的是——,由人口迁入地区变迁入地区的是——,大量  2020-06-21 …

艾丁湖的存在对吐鲁番盆地绿洲的维持具有重要作用,下图是l万多年来艾丁湖变迁示意图艾丁湖1万多年来变  2020-07-06 …

我国分配制度变迁的根本原因是什么!60多年来,我国的分配制度经历了从“单一的按劳分配方式→按劳分配  2020-07-08 …

材料一:著名科学家竺可桢先生的《中国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论文,系统地总结了中国气候变迁的基  2020-07-25 …

司马迁可以用什么词形容司马迁可以用什么词XXXX来形容?“正是司马迁的XXXX,成就了‘通古今之变  2020-07-28 …

10.读辽代以来北京古城区的变迁图,北京古城址曾多次变迁,影响北京城城址变迁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  2020-11-08 …

下图为全新世(开始于1.15万年前)以来某省南部局部沿海海岸变迁状况示意图。读图回答小题。小题1:如  2021-01-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