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2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①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②有时,走错路也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如果没有走错了路,就不会发现新的路。③世上没有走

题目详情

2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①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②有时,走错路也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如果没有走错了路,就不会发现新的路。

③世上没有走不通的路,只有不敢走的人。

上面的三句话,引发你怎样的感悟或联想?请就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自定立意,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不得抄袭、套作。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走的人多了,也就没了路

鲁迅先生说:“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可是我要说,世上本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没了路。趋利避害,是人之常情。大道、捷径、坦途,自然为人们喜欢;小道、险路、绝地,往往被人们排斥。习惯于行通衢大道,贪图于走终南捷径,久而久之,滋长了惰性,消磨了锐气,就可能丧失了开辟新路的热情,断路与失路的危机将随之产生。因此,要敢于走自己的路,才能寻找到别样的风景。

不趋时,不媚俗,才能走出自己的路。若是随波逐流,亦步亦趋地行路,必将窒息灵动的个性,扼杀高尚的志趣,而使自己陷入邯郸学步、削足适履的困境。人各有路,他人的未必就合适你,大家都行的未必你也一定合适。“条条大路通罗马”,哪一条是与你对路的?这需要你的理智决断。而能不为时潮所羁绊,不为流俗所动摇,坚定地抉择自己认定的一条路径去走,这需要的更是勇气。比尔·盖茨、马云们青年时期的创业之路,不正是他们秉守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的昂扬的斗志去奋勇拼搏才成就的吗?

不知足,不自满,才能走好自己的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创新之路无止境。《礼记》中说:“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奔跑于创新之路,最需要的莫过于永不知足的精神。乔布斯曾说:“保持初学者心态,放下成功,当个新手。”百度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常说:“百度离破产只有30天。别看我们现在是第一,如果你30天停止工作,这个公司就完了。”马云也常说:“我们要么是在危机中,要么在走向危机中。”正因为他们不自满,不知足,常怀危机意识,锐意创新,积极创生新机制,研发新产品,以满足大众水涨船高,日新月异的消费需求,他们的创业经营之路才掀开了一重又一重的新境界。

英国历史学家托·富勒说:“走众人所走的路,你就安全了。”诚哉斯言,但是一味耽溺于众人所走之常路,陶然自足于安逸平和之境,则可能吞噬了创新的潜能,熄灭了进取的动力。而只有不断自我挑战,自我超越,敢于涉险境,闯新路,才能走得更远!

“深山必有路,绝处总逢生。”生逢一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黄金时代,创客们更需有一种敢入深山的闯劲,一种勇履绝处的干劲,从而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去激励和感召一批又一批的追随者,才能催生一个革故鼎新的“创造”中国!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由三则材料构成的材料作文,三则材料围绕一个话题,就是“路”,如果仅仅把“路”理解为实际意义的路,如校园的小路等,就会显得很肤浅。三条路有不同的含义,要理解路的象征意义,找准材料作文的中心,选择自己熟悉的知识、文化背景,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才能避免空洞。本题可多角度立意,①世上本没有路,可以理解为一个人的成功没有现成的模式可遵循套用,一切要靠自己在实践中摸索,自强自立,找到适合自己的路。据此可以写创新,追求个性,追求理想,探索,走自己的路等。②走错路会发现新的路,人生不是一帆风顺的,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一旦踏上征程,很可能发现走错了而不能继续前进,这时候就可以总结经验教训,重新找到新的出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豁然开朗,据此可以写失败也是收获,失败是成功之母,敢于尝试,有尝试就会有收获,真确面对错误等。③世上没有走不通的路,只有不敢走的人。“条条大路通罗马”,只要你敢走,最终总会达到目的地。可从不要因循守旧、故步自封,要勇于进取,敢于创新角度立意。三则材料综合考虑,可写如何面对人生中的各种“路”。

【考点定位】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技巧点拨】新材料作文有高度的开放性。审题时要抓住关键词句。关键词语是材料中议论性、总结性的词句、材料中反复出现的词句、人物之间的对话。如果是并列相关类材料,要做到求同存异,辩证分析。找出多则材料内涵上的相同点或相似点,同时也不能忽略他们之间的差别。辩证分析几则材料之间的关系(相互补充、相互对立等),同时又要有侧重点。如果是人物叙事类材料,要做到概括情节,以果推因。①整体概括材料的主要情节。②联系生活实际,从人物事件的结果分析其原因。如果是寓意象征类,要做到透过表象,联想到人。透过材料的表象,理解寓意。进行“由物及人”、“由事及人”的联想,即由材料中的物联想到人,由材料中的行为事件联想到人的生活实际,进而联想到与材料内容相类似的人生哲理、社会现象等,挖掘其真正的内涵,从而确立论点。

看了2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关于做英语阅读的求助!现在在读高三,对英语没什么兴趣,现在一做阅读,就头大了,做不进去.一学期下来  2020-04-08 …

数学里的lg10怎么读的?求次方求平方根求正弦求余弦求正切求反正切求自然对数求反对数这里面有吗.忘  2020-05-14 …

本人有一道题做了很多遍都不会,求求一本书,小明第一天读了书的五分之一,第二天读的页数与第一天读的页  2020-05-14 …

星期六才发现语文书忘带了,谁有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词语盘点的词语,读读记记和读读写写都要啊!人教版  2020-05-17 …

爱这片土地,多少个岁月,是他()了我的情操,()了我的情感,他的高大,()了我的意志,他的坦荡,(  2020-05-22 …

求读后感两片读后感,不求多,只求好,读的书不要太深奥,500字就可以了,好的话加10财富值一篇不限  2020-06-16 …

新概念本来打算一天学三课的但是发现自己的记忆力实在不行光单词都要用去一天一个月内至少要学90课真的  2020-07-04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今年世界读书日这天,网上展开了关于“浅阅读”的  2020-07-16 …

参加活动,按要求答题。为了研究中学生名著阅读的现状,九·(1)班五位同学组成了研究小组。他们对城乡  2020-07-19 …

小明读了一本253页的童话书,读了两天后,忘了读书的所在页码,但是他回想起上次读书的书页码与前一页  2020-07-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