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为何会发生群体性灾难事故?①2014年10月17日,韩国一女子团体在街头演出时,因通风口坍塌发生群体性灾难事故,导致16人死亡10人重伤。2014年9月26日。昆明市明通小学发生踩踏事故,最
题目详情
为何会发生群体性灾难事故?
①2014年10月17日,韩国一女子团体在街头演出时,因通风口坍塌发生群体性灾难事故,导致16人死亡10人重伤。2014年9月26日。昆明市明通小学发生踩踏事故,最终导致6名小学生死亡。面对逝去的生命。我们除了悲痛,更应该有所反思,从科学的角度分析事故,避免发生更多悲剧。
②一般群体性灾难事故是由人们的恐慌造成的。这种恐慌按照恐慌类型来分通常有三大类:进入型恐慌、逃出型恐慌、扰流型恐慌。
③在各种踩踏事故中,最常见的是进入型恐慌。人们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目标可能不大,比如。“重庆家乐福踩踏事件”中的免费食用油、“宁夏北大寺踩踏事故”中免费分发的油香饼。当大家都关注一个目标时,人群密度就在不知不觉中达到危险的程度,这时候一声大喊、一人摔倒、一句谣言,都可能会引发连锁反应,造成人群的踩踏。
④逃出型恐慌也是常见的恐慌类型。在某些情况下,当事人逃出是为了避免灾难。这种灾难可能是实实在在的,比如火灾或地震;也可能是不存在的,比如谣言。
⑤还有一种较为常见的恐慌是扰流型恐慌。“扰”是指外来刺激,“流”是指人群状态。历史上著名的淝水之战,前秦军队之所以失败,就是典型的扰流型恐慌导致。他们既没有进攻,也没有溃败,仅仅是因为在后撤过程中,人心涣散、心怀恐惧、谣言纷起、沟通不良,就导致号称百万的军队被8万人打败。
⑥群体灾难学的本质,就在于避免恐慌。如果大家原地不动,踩踏就可以避免。有时候外在的危险基本不存在或不是那么紧迫,令我们恐慌的是我们的主观意识和逃生心态。
⑦那么,假设我们就处在人群当中,出现了问题,当如何避免踩踏呢?首先,在公共场所要注意周围的出口,随时准备就近逃生,而不是原路返回;尽可能靠墙站立,而不是随波逐流。其次,要注意避免进入人群高度密集的区域,能让就让,能躲就躲。再次,发现踩踏的先兆,立即高声呼救,让外围人群知道发生了什么。最后,避免对人群带来扰动,比如发出怪叫,或者做出突然弯腰系鞋带等不符合人流趋势的行为。
⑧很多所谓的逃生常识要求当事人采取某种姿势对抗踩踏,实际上这是值得商榷的。有研究证明,在模拟的恐慌条件下,只需要5人拥挤就能产生3430牛顿的作用力,个人的抵抗所起的作用是微不足道的。最好的自救就是大声报警,让外围人群知道发生了什么情况,从外围来解困。
⑨对付群体性灾难,我们应相信理智,而不是蛮力;应及时报警,而不是对抗性自救;应重预防,而不是补救。如果大家都能有主动的预防性的态度,群体踩踏事件是可以避免的。
(麻庭光/文,选自《百科知识》2014年第23期,有删改)
(1)第①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2)第②段中的加点词“通常”能否删去?为什么?
①2014年10月17日,韩国一女子团体在街头演出时,因通风口坍塌发生群体性灾难事故,导致16人死亡10人重伤。2014年9月26日。昆明市明通小学发生踩踏事故,最终导致6名小学生死亡。面对逝去的生命。我们除了悲痛,更应该有所反思,从科学的角度分析事故,避免发生更多悲剧。
②一般群体性灾难事故是由人们的恐慌造成的。这种恐慌按照恐慌类型来分通常有三大类:进入型恐慌、逃出型恐慌、扰流型恐慌。
③在各种踩踏事故中,最常见的是进入型恐慌。人们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目标可能不大,比如。“重庆家乐福踩踏事件”中的免费食用油、“宁夏北大寺踩踏事故”中免费分发的油香饼。当大家都关注一个目标时,人群密度就在不知不觉中达到危险的程度,这时候一声大喊、一人摔倒、一句谣言,都可能会引发连锁反应,造成人群的踩踏。
④逃出型恐慌也是常见的恐慌类型。在某些情况下,当事人逃出是为了避免灾难。这种灾难可能是实实在在的,比如火灾或地震;也可能是不存在的,比如谣言。
⑤还有一种较为常见的恐慌是扰流型恐慌。“扰”是指外来刺激,“流”是指人群状态。历史上著名的淝水之战,前秦军队之所以失败,就是典型的扰流型恐慌导致。他们既没有进攻,也没有溃败,仅仅是因为在后撤过程中,人心涣散、心怀恐惧、谣言纷起、沟通不良,就导致号称百万的军队被8万人打败。
⑥群体灾难学的本质,就在于避免恐慌。如果大家原地不动,踩踏就可以避免。有时候外在的危险基本不存在或不是那么紧迫,令我们恐慌的是我们的主观意识和逃生心态。
⑦那么,假设我们就处在人群当中,出现了问题,当如何避免踩踏呢?首先,在公共场所要注意周围的出口,随时准备就近逃生,而不是原路返回;尽可能靠墙站立,而不是随波逐流。其次,要注意避免进入人群高度密集的区域,能让就让,能躲就躲。再次,发现踩踏的先兆,立即高声呼救,让外围人群知道发生了什么。最后,避免对人群带来扰动,比如发出怪叫,或者做出突然弯腰系鞋带等不符合人流趋势的行为。
⑧很多所谓的逃生常识要求当事人采取某种姿势对抗踩踏,实际上这是值得商榷的。有研究证明,在模拟的恐慌条件下,只需要5人拥挤就能产生3430牛顿的作用力,个人的抵抗所起的作用是微不足道的。最好的自救就是大声报警,让外围人群知道发生了什么情况,从外围来解困。
⑨对付群体性灾难,我们应相信理智,而不是蛮力;应及时报警,而不是对抗性自救;应重预防,而不是补救。如果大家都能有主动的预防性的态度,群体踩踏事件是可以避免的。
(麻庭光/文,选自《百科知识》2014年第23期,有删改)
(1)第①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2)第②段中的加点词“通常”能否删去?为什么?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考查说明文开头的作用.
说明文的开头一般有(1)、结构、内容作用:引出下文,文章第一段,通常起着引出说明对象/说明事理的作用.(2)、结合说明方法谈.通过…的说明方法,说明了…(事物特征或事理),使说明…(作用).
常见说明方法的作用:
(2)考查说明文语言的特点:准确性
答题格式:(1)表态(删还是不删).(2)定性.如:“比较”“几乎”“相当”等词表程度修辞;“大约”“可能”“左 右”等表估计,“多”“有余”等表数量.(3)若删去,原来什么样的意思就变成了什么样的意思了,不符合实际,太绝对了.(4)xx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
答案:
(1)介绍影响较大的两起群体性灾难事故,引 出下文及说明对象“群体性灾难事故中的恐慌”;同时,运用举例子和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突出科学分析事故以避免悲剧的重要性.
(2)不能.“通常”是“一般”“平常”的意思,表明群体性灾难事故中的恐慌按照恐慌类型,大多数情况下分为三大类,但也有一些例外,去掉不符合实际情况.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说明文的开头一般有(1)、结构、内容作用:引出下文,文章第一段,通常起着引出说明对象/说明事理的作用.(2)、结合说明方法谈.通过…的说明方法,说明了…(事物特征或事理),使说明…(作用).
常见说明方法的作用:
(2)考查说明文语言的特点:准确性
答题格式:(1)表态(删还是不删).(2)定性.如:“比较”“几乎”“相当”等词表程度修辞;“大约”“可能”“左 右”等表估计,“多”“有余”等表数量.(3)若删去,原来什么样的意思就变成了什么样的意思了,不符合实际,太绝对了.(4)xx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
答案:
(1)介绍影响较大的两起群体性灾难事故,引 出下文及说明对象“群体性灾难事故中的恐慌”;同时,运用举例子和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突出科学分析事故以避免悲剧的重要性.
(2)不能.“通常”是“一般”“平常”的意思,表明群体性灾难事故中的恐慌按照恐慌类型,大多数情况下分为三大类,但也有一些例外,去掉不符合实际情况.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看了为何会发生群体性灾难事故?①2...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集体是由许许多多的个体组成的,集体与个体紧密联系。如果把个人比作单音,集体比作和声,在集体生活中, 2020-05-14 …
生题:对染色体组的下列表述和实例中,不正确的是Dwhy?选择:A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B通常指二 2020-05-16 …
下列关于两栖动物的描述正确的是()A.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B.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大多 2020-05-23 …
实验室有一气体发生装置产生的无色气体可能含有H2、CO、CO2、HCl中的一种或几种,现将气体通过 2020-06-12 …
对两栖动物中的“两栖”含义的理解最正确的是()A.幼体成体均可生活在水中和陆地B.幼体生活在水中, 2020-07-14 …
如图(1)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图(2)电解水生成气体体积与时间的关系图,试回答下列问题:(甲管生成 2020-07-15 …
有性生殖是指由亲体产生的两性生殖细胞结合形成,再由该细胞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无性生殖包括生殖如蓝 2020-11-02 …
高悬赏!急!关于人生重要的不是所站的位置而是所朝的方向课前一分钟演讲人生重要的不是所站的位置而是所朝 2020-11-28 …
要了解全校学生的课外作业负担情况,你认为以下抽样方法中比较合理的是()A.调查全体女生B.调查全体男 2020-11-29 …
要了解全校学生的课外作业负担情况,你认为以下抽样方法中比较合理的是()A.调查全体女生B.调查全体男 2020-12-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