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物理-->
为研究物质的某种特性,同学们找来大小不同的塑料块和干松木块做实验,得到如下数据:实验次数塑料块干松木块体积V/cm3质量m/g体积V/cm3质量m/g1101510
题目详情
为研究物质的某种特性,同学们找来大小不同的塑料块和干松木块做实验,得到如下数据:
(1)请你用(1)图象形象地把上述两种物质的质量随体积变化的情况表示出来.
(2)通过对图象的分析,你可以得到什么结论?(要求写出两条)
①___;
②___.
(3)在物理学上通常用“密度”来表示物质的这种特性,如果给你天平和量筒(其他器材任意选择),你将怎样测出一块形状不规则蜡块的密度(蜡块放在水中会漂浮在水面上)?要求:写出设计的实验过程,并根据实验中测得的物理量(用字母符号表示)写出计算蜡块密度的表达式.

实验次数 | 塑料块 | 干松木块 | ||
体积V/cm3 | 质量m/g | 体积V/cm3 | 质量m/g | |
1 | 10 | 15 | 10 | 5 |
2 | 20 | 30 | 20 | 10 |
3 | 30 | 45 | 30 | 15 |
(2)通过对图象的分析,你可以得到什么结论?(要求写出两条)
①___;
②___.
(3)在物理学上通常用“密度”来表示物质的这种特性,如果给你天平和量筒(其他器材任意选择),你将怎样测出一块形状不规则蜡块的密度(蜡块放在水中会漂浮在水面上)?要求:写出设计的实验过程,并根据实验中测得的物理量(用字母符号表示)写出计算蜡块密度的表达式.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图象的横轴是体积,纵轴是质量.在图上先做出塑料块的三个坐标点,然后将它们连起来;再在图上做出干松木的三个坐标点,将它们连起来,如图示数:

(2)①由塑料块的三组数据我们发现,每一组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都相同;由干松木的三组数据也可以发现干松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都相同;
则可得结论: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相同;
②塑料块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1.5g/cm3,干松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0.5g/cm3;
则可得结论:不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不同;
(3)实验过程:①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蜡块的质量m;
②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将蜡块和铁块用细线拴好,先将测铁块没入水中,测出水和铁块的体积V1;
③再将蜡块浸没在水中,测出水、铁块、蜡块的体积总体积V2;则蜡块的体积V=V2-V1,
④蜡块的密度ρ蜡=
=
.
故答案为:(1)见上图;(2)①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相同;②不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不同;(3)见解答过程.
(1)图象的横轴是体积,纵轴是质量.在图上先做出塑料块的三个坐标点,然后将它们连起来;再在图上做出干松木的三个坐标点,将它们连起来,如图示数:

(2)①由塑料块的三组数据我们发现,每一组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都相同;由干松木的三组数据也可以发现干松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都相同;
则可得结论: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相同;
②塑料块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1.5g/cm3,干松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0.5g/cm3;
则可得结论:不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不同;
(3)实验过程:①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蜡块的质量m;
②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将蜡块和铁块用细线拴好,先将测铁块没入水中,测出水和铁块的体积V1;
③再将蜡块浸没在水中,测出水、铁块、蜡块的体积总体积V2;则蜡块的体积V=V2-V1,
④蜡块的密度ρ蜡=
m |
V |
m |
V2-V1 |
故答案为:(1)见上图;(2)①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相同;②不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不同;(3)见解答过程.
看了为研究物质的某种特性,同学们找...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时,按如图电路进行实验,每次实验总观察到电磁铁A吸引大头针的数目均比B 2020-05-12 …
下列探究酶特性的相关实验设计,最合理的是实验组别探究实验选用材料与试剂()实验组别探究实验选用材料 2020-05-13 …
某小组同学在研究物质吸收热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做了以下各项中的几次实验.其中研究物质吸热多少与 2020-11-05 …
下列实验都需要做三次,做三次实验的目的是使结论具有普遍性的是()A.测量定值电阻的电阻B.探究杠杆的 2020-11-08 …
(2013•荆州二模)某研究性学习小组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1)图1是 2020-11-12 …
填入横线处,与上下文衔接最好的一项是()纪实文学,理应讲究纪实性与文学性的高度统一。作为纪实文学之一 2020-11-14 …
填入下列文字中横线处,与上下文衔接较好的一项是()纪实文学,理应讲究纪实性与文学性的高度统一,作为纪 2020-11-15 …
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探究2,4-D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中,在预实验基础上 2020-11-22 …
多次实验的目的有两个,一个是为了减小误差,另一个是为了使结论更科学更具普遍性,以下实验具有同一目的是 2020-12-14 …
(2010•祁阳县一模)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为探究铜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进行了如下科学探究:[实验一 2021-01-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