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如图1是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培育新品种草莓的流程图,请据图分析下列有关问题:(1)以上培育流程中依赖的生物学原理有.(2)为了获得脱毒试管苗,过程Ⅰ中通常选取野生草莓的茎尖

题目详情
如图1是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培育新品种草莓的流程图,请据图分析下列有关问题:
作业帮
(1)以上培育流程中依赖的生物学原理有___.
(2)为了获得脱毒试管苗,过程Ⅰ中通常选取野生草莓的茎尖、芽尖等为外植体进行培养,在此过程中必须经历的两个关键阶段是___,培养基中添加的秋水仙素的作用时期主要是___.
(3)过程Ⅱ中必须用到的工具酶有___;选择的目的基因(抗虫基因)最可能是___(蛋白酶抑制剂基因/蛋白酶激活剂基因).
(4)自然条件下,过程Ⅲ中两不同品种的草莓因成熟期不同而无法完成有性杂交,说明两不同品种之间存在___.
(5)正常发育的情况下,抗虫型凤梨草莓的体细胞中最多含有___个染色体组.
(6)为了确定用于杂交的抗虫型四倍体草莓中导入的抗虫基因A整合在几条染色体上,将所培育的全部抗虫草莓自交,单株收集统计后代表型及其比例.(不考虑交叉互换情况)
①若抗虫基因A只整合在一条染色体上,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___;
②若抗虫基因A整合在两条染色体上,有如图2甲、乙两种情况(图中“”代表抗虫基因).
分析结果:
③若为图甲,后代草莓有___种基因型,其中不抗虫草莓占___;若后代抗虫草莓占___,则为图乙.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图中涉及的现代生物技术有转基因技术、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故依赖的生物学原理有基因重组、生物膜的流动性、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2)组织培养过程中必须经历的两个关键阶段是脱分化和再分化阶段,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可诱导形成多倍体植物,这是因为秋水仙素能抑制有丝分裂前期纺锤体的形成,使子染色体不能移向两极,进而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多倍体.
(3)过程Ⅱ为基因工程,必须用到的工具酶有限制性内切酶和DNA连接酶;选择的目的基因即抗虫基因最可能是蛋白酶抑制剂基因.植物细胞的蛋白酶抑制剂基因,合成蛋白酶抑制剂.它们可抑制害虫和病原微生物的蛋白酶活性,从而阻止害虫取食和病原菌繁殖.
(4)自然条件下,过程Ⅲ中两不同品种的草莓因成熟期不同而无法完成有性杂交,说明两不同品种之间存在生殖隔离.
(5)据图示可知正常发育的情况下,抗虫型凤梨草莓的体细胞中含有6个染色体组,故有丝分裂后期时,染色体组最多,此时含有12个染色体组.
(6)①若抗虫基因A只整合在一条染色体上,则基因型为Aaaa,则产生的雌雄配子基因型及比例均为Aa:aa=1:1,后代中不抗虫的比例为aaaa=
1
2
×
1
2
=
1
4
,表现型及比例为:抗虫草莓:不抗虫草莓=3:1;
③若抗虫基因A整合在两条染色体上,若为图甲,基因型可表示为AAaa,产生的配子及比例为AA:Aa:aa=1:4:1,后代草莓有种AAAA、AAAa、AAaa、Aaaa、aaaa共5基因型,其中不抗虫草莓aaaa占
1
6
×
1
6
=
1
36
;若为图乙,则配子为aaaa的比例为
1
4
,故后代不抗虫草莓占
1
4
×
1
4
=
1
16
.后代抗虫草莓占
15
16

故答案为:
(1)基因重组、生物膜的流动性、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2)脱分化和再分化   抑制有丝分裂中纺锤体的形成 
(3)限制性内切酶和DNA连接酶
(4)生殖隔离  蛋白酶抑制剂基因 
(5)12 
(6)①
1
4
  ②5 
1
36
  
15
16
看了如图1是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培育新...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在教育以象上,提出“有教无类”,从而打破了“学在官府”,推动了教育的平民化.这位古代思想家、教育家  2020-05-17 …

以“真”为话题的作文2003年盐城市中考作文题: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这样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  2020-06-25 …

以真为话题的作文,初二的600字左右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这样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  2020-06-25 …

以真为话题的作文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这样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一个“真”字道出了  2020-06-25 …

英语翻译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裁判员,老师们、同学们:在此,我谨代表全体运动员宣誓:为了展示我校的体  2020-07-06 …

下列例子体现细胞全能性的是()A.用悬浮液培养的胡萝卜单个细胞培养成了可育的植株B.一颗种子发育成一  2020-10-29 …

中国古代教育水平居于世界领先,明清时期八股取士束缚了教育的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教育开始吸收  2020-11-04 …

Ⅰ.“试管婴儿技术”不仅使一部分不能生育的男女重新获得了生育的机会,也为人类的优生优育开辟了新的途径  2020-11-10 …

在教育以象上,提出“有教无类”,从而打破了“学在官府”,推动了教育的平民化.这位古代思想家、教育家是  2020-12-04 …

近几年来,我国政府越来越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这些材料都说明了教育的重要性。从公民  2020-12-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