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陆游的书愤和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在思想表达上有什么区别

题目详情
陆游的书愤和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在思想表达上有什么区别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书愤(其一)》系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春陆陆游居家乡山阴时所作.陆游时年六十有一,这分明是时不待我的年龄,想那山河破碎,中原未收而“报国欲死无战场”,感于世事多艰,小人误国而“书生无地效孤忠”,于是,诗人郁愤之情便喷薄而出.“书愤”者,抒发胸中郁愤之情也.诗人用典明志.南朝时刘宋名将檀道济曾自称为“万里长城”.皇帝要杀他,他说:“自毁汝万里长城.”陆游以此自许,可见其少时之磅礴大气,捍卫国家,扬威边地,舍我其谁?然而,如今呢?诗人壮志未酬的苦闷全悬于一个“空”字.大志落空,奋斗落空,一切落空,而揽镜自照,却是衰鬓先斑,皓首皤皤!两相比照,何等悲怆?再想,这一结局,非我不尽志所致,非我不尽力所致,而是小人误我,世事磨我!我有心,天不予.悲怆便为郁愤.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作于南宋光宗绍熙三年(公元1192年)十一月四日.当时诗人已经68岁,虽然年迈,但爱国情怀丝毫未减,日夜思念报效祖国.诗人收复国土的强烈愿望,在现实中已不可能实现,于是,在一个“风雨大作”的夜里,触景生情,由情生思,在梦中实现了自己金戈铁马驰骋中原的愿望.感情深沉悲壮,凝聚了诗人所有的爱国主义激情.抒发了作者对岁月蹉跎、壮志难酬的感慨.是年近七旬的陆游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寒夜,支撑着衰老的身体,躺在冰凉的被子里,写下的一首热血沸腾的爱国主义诗篇.
看了 陆游的书愤和十一月四日风雨大...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忠义水浒传》序(明)李贽太史公曰:“《说难》《孤愤》,贤圣发愤之  2020-06-17 …

下面关于下图的说法,正确的是[]①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在对日作战上是互相配合的②国民党在抗战初期正面  2020-06-23 …

句子:就这样,司马迁发愤写作,用了整整13年时间,终于完成了一部52万余字的辉煌巨著——《史记》.  2020-07-25 …

1.就这样,司马迁发愤写作,用了整整13年的时间,终于完成了一部52万字的辉煌巨著——《史记》这句  2020-07-25 …

在抗日战争中,既存在以国民党为主导的正面战场,也存在以共产党为主导的敌后战场。关于右图的说法,正确的  2020-11-06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在金日作三首(其二)(南宋)宇文虚中遥夜沉沉满幕霜,有时归梦到家乡。传闻已  2020-11-13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忠义水浒传》序(明)李贽太史公曰:“《说难》《孤愤》,贤圣发愤之所  2020-11-17 …

在抗日战争中,既存在以国民党为主导的正面战场,也存在以共产党为主导的敌后战场。关于两个战场的说法,正  2020-12-02 …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中正为三民主义的信徒,秉承国父的遗教,本不愿意在对日作战之后再继之以剿匪的军事,  2020-12-04 …

为抗议日本对中国固有领土钓鱼岛实施所谓“国有化”的购岛行为,一些青年在反日游行中,愤然砸、烧日系汽车  2020-12-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