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的一些问题1:第一联和第二联都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写出诗人怎样的心情?2:诗中最能体现作者人生态度的是哪句?体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

题目详情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的一些问题
1:第一联和第二联都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写出诗人怎样的心情?2:诗中最能体现作者人生态度的是哪句?体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头一句说发船渡海正是三更时分(约在晚上十一时至十二时),参星横挂在天上,北斗七星的斗柄已转得很低.这里关于星斗的描写是化用古人“月没参横,北斗阑干”的诗句,可能是当时的真实情景,也可能不是,只是用来说明渡海的时间是在半夜里,也说明黑夜即将过去,曙光就在前头,暗示他在政治上即将获得新生,这是一种比喻.后面三句也都是采用这种借景为喻的手法.第二句说,连绵下个不止的阴雨(苦雨),总有止的时候,成天刮个不停的风(终风),也总有停的时候,它们“也解晴”,也能变成风静晴朗的天气.也可能当时确是雨霁云收风平浪静,但这里主要的用意不在写景,而在比喻,说明他受到各种打击和排斥 ,也总有结束的时候,今天遇到大赦,就象久经风雨见到晴天那样,心情舒畅,充满希望.前面四句都是用比喻的手法.的确是这样的,前四句象是写景,实则写情 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被贬到这南方边远的荒岛上(古时“九服”中有“荒服”,指极边远处),虽然九死一生,但我并不悔恨,正如屈原《离骚》说的“虽九死其犹未悔”;这次南游,见闻奇绝,是平生所不曾有过的,可以说是第一遭儿.他对这次被贬到海南岛表示不后悔,认为是一生中挺有意义的一段经历.全诗情调高昂,表现了苏轼的乐观精神.
看了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的一些问...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牛顿第一定  2020-04-09 …

关于运动和力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就会运动。B.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一定  2020-05-13 …

对联的上联是“桔子洲,洲旁舟,舟行洲不行”;下联是“天心阁,阁中鸽,鸽飞阁不飞。”这形象地说明了运  2020-07-11 …

关于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其运动状态可能不变B.物体的关  2020-07-13 …

请阅读下面的文章: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小阳同学在学习了这个物理知识后,进  2020-08-03 …

关于物体惯性的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B.物体的惯性随运动状  2020-11-02 …

有一副对联,上联是“桔子洲,洲旁舟,舟行洲不行“,下联是“天心阁,阁中鸽,鸽飞阁不飞。“这形象地说明  2020-11-10 …

关于运动和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B.运动快的物体不容易停下,是因为它  2020-12-18 …

帮我讲一下,关于物体加速度相同和着两个物体运动状态上的联系……谁能帮我讨论一下,如果两个物体的运动速  2020-12-23 …

力与物体运动状态力的作用效果中,力可以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这句话对吗?如果对,但是,用手指推墙,  2020-12-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