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李白材料二:一夫作难,而七庙隳(hui)(王朝崩溃),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贾谊《过秦论》
题目详情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
材料二:一夫作难,而七庙隳(hui)(王朝崩溃),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贾谊《过秦论》
材料三: 汉武帝元光元年(前134年),汉武帝下诏征求治国方略。儒生董仲舒在《举贤良对策》中系统地提出了“天人感应”“大一统”学说和“罢黜百家,表彰六经”的主张。
材料四: 帝曰:“夫名不正、言不顺,则礼乐不可兴。今欲断北语,一从正音。” --《北史•咸阳王禧传》
材料五:……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斩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收为奴。宗室非有军功者,不得为属籍。
--《史记。商君列传》
请回答:
①材料一“秦王扫六合”是指什么事件?
②材料二“一夫作难”指的是什么史实?你知道其发生的原因吗?
③材料三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了何种建议?儒家学派的地位发生了何种变化?
④材料四是历史上哪一事件什么措施?
⑤概括材料五是哪一措施?它有什么作用?
⑥综合材料四、材料五,谈谈你从中得到哪些启示?
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
材料二:一夫作难,而七庙隳(hui)(王朝崩溃),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贾谊《过秦论》
材料三: 汉武帝元光元年(前134年),汉武帝下诏征求治国方略。儒生董仲舒在《举贤良对策》中系统地提出了“天人感应”“大一统”学说和“罢黜百家,表彰六经”的主张。
材料四: 帝曰:“夫名不正、言不顺,则礼乐不可兴。今欲断北语,一从正音。” --《北史•咸阳王禧传》
材料五:……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斩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收为奴。宗室非有军功者,不得为属籍。
--《史记。商君列传》
请回答:
①材料一“秦王扫六合”是指什么事件?
②材料二“一夫作难”指的是什么史实?你知道其发生的原因吗?
③材料三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了何种建议?儒家学派的地位发生了何种变化?
④材料四是历史上哪一事件什么措施?
⑤概括材料五是哪一措施?它有什么作用?
⑥综合材料四、材料五,谈谈你从中得到哪些启示?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①材料一“秦王扫六合”是指秦兼并六国,完成统一.从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秦王嬴政(后称秦始皇)陆续灭掉六国,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后称秦始皇)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定都咸阳.秦的统一,开创了历史新局面,结束了诸侯长期割据混战的局面,有利于人们生活的安定,为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提供了条件,符合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②材料二中“一夫作难”指的是陈胜、吴广起义.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秦的暴政(繁重的徭役,沉重的赋税,残酷的刑法,秦二世更加残暴).直接原因是被征发到渔阳戍守长城时遇雨误期,按秦律误期当斩.
③据“天人感应”“大一统”学说和“罢黜百家,表彰六经”可知,材料三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持法家、道家等各家学说的读书人,均受到排斥,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正统思想.
④据材料四“夫名不正、言不顺,则礼乐不可兴.今欲断北语,一从正音.”可知,这是北魏孝文帝改革中实行的说汉话的措施.
⑤据材料五“…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斩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收为奴.宗室非有军功者,不得为属籍.”可知,这是商鞅变法中奖励耕战的内容;商鞅变法的法令规定: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统一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⑥本题是开放型题目,考查的是学生开放性思维的能力.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例如:改革需要魄力、能力和坚忍不拔的毅力;任何改革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在遇到阻力时,可以采用一些策略达到目的;顺应历史的改革,能促进社会的发展等.
故答案为:
①秦兼并六国,完成统一.
②陈胜、吴广起义.(秦末农民起义等答案符合题意即可);秦的暴政.
③“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正统思想.
④北魏孝文帝改革;说汉话.
⑤商鞅变法中奖励耕战的措施;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统一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⑥改革需要魄力、能力和坚忍不拔的毅力;任何改革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在遇到阻力时,可以采用一些策略达到目的;顺应历史的改革,能促进社会的发展等.
②材料二中“一夫作难”指的是陈胜、吴广起义.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秦的暴政(繁重的徭役,沉重的赋税,残酷的刑法,秦二世更加残暴).直接原因是被征发到渔阳戍守长城时遇雨误期,按秦律误期当斩.
③据“天人感应”“大一统”学说和“罢黜百家,表彰六经”可知,材料三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持法家、道家等各家学说的读书人,均受到排斥,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正统思想.
④据材料四“夫名不正、言不顺,则礼乐不可兴.今欲断北语,一从正音.”可知,这是北魏孝文帝改革中实行的说汉话的措施.
⑤据材料五“…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斩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收为奴.宗室非有军功者,不得为属籍.”可知,这是商鞅变法中奖励耕战的内容;商鞅变法的法令规定: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统一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⑥本题是开放型题目,考查的是学生开放性思维的能力.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例如:改革需要魄力、能力和坚忍不拔的毅力;任何改革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在遇到阻力时,可以采用一些策略达到目的;顺应历史的改革,能促进社会的发展等.
故答案为:
①秦兼并六国,完成统一.
②陈胜、吴广起义.(秦末农民起义等答案符合题意即可);秦的暴政.
③“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正统思想.
④北魏孝文帝改革;说汉话.
⑤商鞅变法中奖励耕战的措施;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统一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⑥改革需要魄力、能力和坚忍不拔的毅力;任何改革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在遇到阻力时,可以采用一些策略达到目的;顺应历史的改革,能促进社会的发展等.
看了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秦王扫...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六字炳千秋,十四县令命食天,尽是天公赐予”是都江堰二王庙的一句楹联“六字”是指?“此公”是指治水 2020-06-14 …
古文,文言文翻译……奉常,秦官,掌宗庙礼仪,有丞.景帝中六年更名太常.属官有太乐、太祝、太宰、太史 2020-06-14 …
臭名昭著的《二郎庙记》的出处、作者?好人莫如行善,行善莫如修二郎庙。二郎者,大郎之弟,三郎之兄,老 2020-06-16 …
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实际反映了什么?有四个选项A诸侯 2020-06-19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小二黑结婚赵树理一神仙的忌讳刘家峧有两个神仙,邻近各村无人不晓:一个 2020-06-21 …
阅读文本选段,完成下面的题。三仙姑去寻二诸葛,一来为的是逞逞闹气的本领,二来为的是遮遮外人的耳目, 2020-06-29 …
(2012•锦州二模)父子二人并排垂直站立于游泳池中时,爸爸露出水面的高度是他自身身高的13,儿子 2020-07-04 …
《空城计》阅读题答案一.1.调兵遣将2.蜂拥而至二.诸葛亮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摆下了“空城计”?三.你 2020-07-07 …
读《索桥的故事》片断,回答问题。四川灌县二王庙山脚有一座索桥,叫做“安澜桥”。桥身有一里光景长,是用 2020-11-25 …
读《索桥的故事》片断,回答问题。四川灌县二王庙山脚有一座索桥,叫做“安澜桥”。桥身有一里光景长,是用 2020-11-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