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数学-->
初一数学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带答案)
题目详情
初一数学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带答案)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例1:夏季,为了节约用电,常对空调采取调高设定温度和清洗设备两种措施.某宾馆先把甲、乙两种空调的设定温度都调高1℃,结果甲种空调比乙种空调每天多节电27度;再对乙种空调清洗设备,使得乙种空调每天的总节电量是只将温度调高1℃后的节电量的1.1倍,而甲种空调节电量不变,这样两种空调每天共节电405度.求只将温度调高1℃后两种空调每天各节电多少度?
分析:本题有四个未知量:调高温度后甲空调节电量、调高温度后乙空调节电量、清洗设备后甲空调节电量、清洗设备后乙空调节电量.相等关系有调高温度后甲空调节电量-调高温度后乙空调节电量=27、清洗设备后乙空调节电量=1.1×调高温度后乙空调节电量、调高温度后甲空调节电量=清洗设备后甲空调节电量、清洗设备后甲空调节电量+清洗设备后乙空调节电量=405.根据前三个相等关系用一个未知数设出表示出四个未知量,然后根据最后一个相等关系列出方程即可.
设只将温度调高1℃后,乙种空调每天节电x度,则甲种空调每天节电度.依题意,得:
1.1x+(x+27)=405
解得:x=180
答:只将温度调高1℃后,甲种空调每天节电207度,乙种空调每天节电180度.
二、分段型;分段型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是指同一个未知量在不同的范围内的限制条件不同的一类应用题.解决这类问题的时候,我们先要确定所给的数据所处的分段,然后要根据它的分段合理地解决.
例2:某水果批发市场香蕉的价格如下表:
购买香蕉数(千克) 不超过20千克 20千克以上但不超过40千克 40千克以上
每千克价格 6元 5元 4元
购买香蕉数(千克)不超过20千克20千克以上但不超过40千克40千克以上每千克价格6元5元4元.张强两次共购买香蕉50千克(第二次多于第一次),共付出264元,请问张强第一次、第二次分别购买香蕉多少千克?
分析:由于张强两次共购买香蕉50千克(第二次多于第一次),那么第二次购买香蕉多于25千克,第一次少于25千克.由于50千克香蕉共付264元,其平均价格为5.28元,所以必然第一次购买香蕉的价格为6元/千克,即少于20千克,第二次购买的香蕉价格可能5元,也可能4元.我们再分两种情况讨论即可.
1) 当第一次购买香蕉少于20千克,第二次香蕉20千克以上但不超过40千克的时候,设第一次购买x千克香蕉,第二次购买(50-x)千克香蕉,根据题意,得:6x+5(50-x)=264解得:x=1450-14=36(千克)
2)当第一次购买香蕉少于20千克,第二次香蕉超过40千克的时候,设第一次购买x千克香蕉,第二次购买(50-x)千克香蕉,
根据题意,得:6x+4(50-x)=264解得:x=32(不符合题意)
答:第一次购买14千克香蕉,第二次购买36千克香蕉例
3:参加保险公司的医疗保险,住院治疗的病人享受分段报销,保险公司制定的报销细则如下表.
住院医疗费(元) 报销率(%)
不超过500元的部分 0
超过500~1000元的部分 60
超过1000~3000元的部分 80
某人住院治疗后得到保险公司报销金额是1100元,那么此人住院的医疗费是( )
A、1000元 B、1250元 C、1500元 D、2000元
设此人住院费用为x元,根据题意得:500×60%+(x-1000)80%=1100
解得:x=2000
所以本题答案D.
三、方案型 方案型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往往给出两个方案计算同一个未知量,然后用等号将表示两个方案的代数式连结起来组成一个一元一次方程.
例4:某校初三年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原计划租用30座客车若干辆,但还有15人无座位.(1)设原计划租用30座客车x辆,试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该校初三年级学生的总人数; (2)现决定租用40座客车,则可比原计划租30座客车少一辆,且所租40座客车中有一辆没有坐满,只坐35人.请你求出该校初三年级学生的总人数.
分析:本题表示初三年级总人数有两种方案,用30座客车的辆数表示总人数:30x+15用40座客车的辆数表示总人数:40(x-2)+35.
(1)该校初三年级学生的总人数为:30x+15
(2)由题意得:30x+15=40(x-2)+35
解得:x=6 30x+15=30×6+15=195(人) 答:初三年级总共195人.
分析:本题有四个未知量:调高温度后甲空调节电量、调高温度后乙空调节电量、清洗设备后甲空调节电量、清洗设备后乙空调节电量.相等关系有调高温度后甲空调节电量-调高温度后乙空调节电量=27、清洗设备后乙空调节电量=1.1×调高温度后乙空调节电量、调高温度后甲空调节电量=清洗设备后甲空调节电量、清洗设备后甲空调节电量+清洗设备后乙空调节电量=405.根据前三个相等关系用一个未知数设出表示出四个未知量,然后根据最后一个相等关系列出方程即可.
设只将温度调高1℃后,乙种空调每天节电x度,则甲种空调每天节电度.依题意,得:
1.1x+(x+27)=405
解得:x=180
答:只将温度调高1℃后,甲种空调每天节电207度,乙种空调每天节电180度.
二、分段型;分段型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是指同一个未知量在不同的范围内的限制条件不同的一类应用题.解决这类问题的时候,我们先要确定所给的数据所处的分段,然后要根据它的分段合理地解决.
例2:某水果批发市场香蕉的价格如下表:
购买香蕉数(千克) 不超过20千克 20千克以上但不超过40千克 40千克以上
每千克价格 6元 5元 4元
购买香蕉数(千克)不超过20千克20千克以上但不超过40千克40千克以上每千克价格6元5元4元.张强两次共购买香蕉50千克(第二次多于第一次),共付出264元,请问张强第一次、第二次分别购买香蕉多少千克?
分析:由于张强两次共购买香蕉50千克(第二次多于第一次),那么第二次购买香蕉多于25千克,第一次少于25千克.由于50千克香蕉共付264元,其平均价格为5.28元,所以必然第一次购买香蕉的价格为6元/千克,即少于20千克,第二次购买的香蕉价格可能5元,也可能4元.我们再分两种情况讨论即可.
1) 当第一次购买香蕉少于20千克,第二次香蕉20千克以上但不超过40千克的时候,设第一次购买x千克香蕉,第二次购买(50-x)千克香蕉,根据题意,得:6x+5(50-x)=264解得:x=1450-14=36(千克)
2)当第一次购买香蕉少于20千克,第二次香蕉超过40千克的时候,设第一次购买x千克香蕉,第二次购买(50-x)千克香蕉,
根据题意,得:6x+4(50-x)=264解得:x=32(不符合题意)
答:第一次购买14千克香蕉,第二次购买36千克香蕉例
3:参加保险公司的医疗保险,住院治疗的病人享受分段报销,保险公司制定的报销细则如下表.
住院医疗费(元) 报销率(%)
不超过500元的部分 0
超过500~1000元的部分 60
超过1000~3000元的部分 80
某人住院治疗后得到保险公司报销金额是1100元,那么此人住院的医疗费是( )
A、1000元 B、1250元 C、1500元 D、2000元
设此人住院费用为x元,根据题意得:500×60%+(x-1000)80%=1100
解得:x=2000
所以本题答案D.
三、方案型 方案型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往往给出两个方案计算同一个未知量,然后用等号将表示两个方案的代数式连结起来组成一个一元一次方程.
例4:某校初三年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原计划租用30座客车若干辆,但还有15人无座位.(1)设原计划租用30座客车x辆,试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该校初三年级学生的总人数; (2)现决定租用40座客车,则可比原计划租30座客车少一辆,且所租40座客车中有一辆没有坐满,只坐35人.请你求出该校初三年级学生的总人数.
分析:本题表示初三年级总人数有两种方案,用30座客车的辆数表示总人数:30x+15用40座客车的辆数表示总人数:40(x-2)+35.
(1)该校初三年级学生的总人数为:30x+15
(2)由题意得:30x+15=40(x-2)+35
解得:x=6 30x+15=30×6+15=195(人) 答:初三年级总共195人.
看了 初一数学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云南德宏芒市第一中学又发布了最牛校规,男女不得结对行走,吃饭看书都不可以。那全班同学在一起看书岂 2020-04-06 …
小丁丁带了一些钱去文具店买文学用品小丁丁带了一些钱去文具店买学习用具.他先买了一支12.5元的钢笔 2020-05-13 …
用数学建模回答-------一个农夫带着一只狼,牵着一只羊,挑着一担菜去赶集.一个农夫带着一只狼, 2020-06-19 …
两位同学一组轮流做膝跳反射试验,A同学作为受试者坐在椅子上,一条腿着地,另一条腿自然的搭在这条腿上 2020-06-21 …
用数学建模回答-------一个农夫带着一只狼,牵着一只羊,挑着一担菜去赶集.一个农夫带着一只狼, 2020-06-22 …
x+y=7,xy=-8,(x-y)=?本人只是初一而已!而且数学一般般,什么开平方,什么根号.... 2020-10-30 …
又要麻烦你了.一一和丽丽练字.一一已经写了120个,比丽丽多写了96个.从今天开始,改变了计划,一一 2020-11-07 …
校园里有一课大树,有3个同学都想去测量这课树的长度.第一个同学带了一把卷尺,第2个同学带了一根绳子和 2020-11-29 …
一道数学逻辑题从前,一个农夫带了一条狗,一只兔子和一棵青菜来到河边,他要把这三件东西带过河去,那儿仅 2020-12-08 …
张老师带学生乘车外出郊游,甲车主说“不论师生,每人8折”,乙车主说“学生9折,老师免费”,张老师算了 2020-12-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