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数学-->
如何理解“导数”、“瞬时速度”和“点的斜率”?我的疑问很简单:既然“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维基百科),那么,当时间间隔为0(即某时刻)时,运动难道不是
题目详情
如何理解“导数”、“瞬时速度”和“点的斜率”?
我的疑问很简单:既然“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维基百科),那么,当时间间隔为0(即某时刻)时,运动难道不是停止了吗?运动既已停止,又何来的“快慢”和“方向”呢?平均速度的概念很好理解:“物体在一段时间里的位移Δs和时间间隔Δt之比”(维基百科),换而言之,就是一段时间里物体运动的位移.比如1m/s,即该物体1秒里运动了1米.怎样去理解第3秒末物体的瞬时速度呢?在任何一刻,物体的位置难道不都是固定的吗?这又扯到了芝诺的“飞矢不动”悖论.我不情愿,但问已至此.传统的分析学是不承认“无穷小”的存在的.那物理学中的“时刻”或“瞬间”又该如何理解呢?数学中的“极限”概念给了人很大方便.我们不必考虑函数(或数列)能否达到极限,它可以不存在.那具体到物理学中呢?“瞬时速度”是真实存在的吗?或者说,能达到“瞬时速度”吗?我隐约觉得,“瞬时速度”中的“速度”与“平均速度”中的“速度”不同,但具体区别在哪,我想不清楚.至于“导数”,维基百科中,点击“变化率”条目会自动跳转到“导数”.我当然晓得“导数”就是“瞬时变化率”.我只是奇怪,函数某一具体的点哪有“变化”呢?要谈“变化”,须与其他主体作比较.一个点有何可与之作比较呢?至于某些教材中“点的斜率”的说法,更令我费解.过某点的割线斜率,我当然懂(不然我不会进入微分世界);过某点的切线斜率,也勉强能理解.只是不知一个孤零零的点有何斜率可谈呢?是省略了的说法呢,还是有其他原因呢?同样地,既然不存在“无穷小”,几何中的“点”又如何理解呢?既然线、面积都不是由所谓的“微元”构成的(因为不存在“无穷小”),那它们又是怎么来的呢?不要拿“点动成线”、“线动成面”来糊弄我.
我的疑问很简单:既然“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维基百科),那么,当时间间隔为0(即某时刻)时,运动难道不是停止了吗?运动既已停止,又何来的“快慢”和“方向”呢?平均速度的概念很好理解:“物体在一段时间里的位移Δs和时间间隔Δt之比”(维基百科),换而言之,就是一段时间里物体运动的位移.比如1m/s,即该物体1秒里运动了1米.怎样去理解第3秒末物体的瞬时速度呢?在任何一刻,物体的位置难道不都是固定的吗?这又扯到了芝诺的“飞矢不动”悖论.我不情愿,但问已至此.传统的分析学是不承认“无穷小”的存在的.那物理学中的“时刻”或“瞬间”又该如何理解呢?数学中的“极限”概念给了人很大方便.我们不必考虑函数(或数列)能否达到极限,它可以不存在.那具体到物理学中呢?“瞬时速度”是真实存在的吗?或者说,能达到“瞬时速度”吗?我隐约觉得,“瞬时速度”中的“速度”与“平均速度”中的“速度”不同,但具体区别在哪,我想不清楚.至于“导数”,维基百科中,点击“变化率”条目会自动跳转到“导数”.我当然晓得“导数”就是“瞬时变化率”.我只是奇怪,函数某一具体的点哪有“变化”呢?要谈“变化”,须与其他主体作比较.一个点有何可与之作比较呢?至于某些教材中“点的斜率”的说法,更令我费解.过某点的割线斜率,我当然懂(不然我不会进入微分世界);过某点的切线斜率,也勉强能理解.只是不知一个孤零零的点有何斜率可谈呢?是省略了的说法呢,还是有其他原因呢?同样地,既然不存在“无穷小”,几何中的“点”又如何理解呢?既然线、面积都不是由所谓的“微元”构成的(因为不存在“无穷小”),那它们又是怎么来的呢?不要拿“点动成线”、“线动成面”来糊弄我.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这是 潜无限和实无限 之争,据我所知目前还在争论.芝诺悖论隐式使用了潜无限的思想,但潜无限的思想往往与直觉相悖,所以人们很难理解.一般认为解决芝诺悖论的关键是承认世界是离散的,存在最小单元( Planck units ),不能无限分割.
麻烦采纳,谢谢!
麻烦采纳,谢谢!
看了 如何理解“导数”、“瞬时速度...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格物致理如图所示,小车上有一个物体,物体与小车的动摩擦因数为0.2,当汽车以5m/s的速率匀速转过 2020-04-26 …
考理综时什么时候做物理?物理在理综中分三个部分:选择,填空,计算题为了合理安排时间,先做什么,什么 2020-05-13 …
不觉呀然惊恐的原因幼时记趣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 2020-06-06 …
《童趣》正确划分句子的朗读停顿如题.需划分的句子如下: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铪蟆.见藐 2020-07-10 …
里面包含得成语1余忆童稚时,能帐目对日,明察秋毫,见渺小之物,必细查其文理,故时有物外之趣.2忽有 2020-07-24 …
本人是一名高一的学生,上了差不多半个学期的课了,自己在这三科的成绩很不理想,然而很想读理科.可是物理 2020-11-15 …
北宋理学家“二程”说:“天下之物,皆可以照理。有物必有则,一物统有一理。”这表明“理”是()A.超时 2020-11-21 …
本人女,高一要分科了.我喜欢物理,平时物理非常好,经常能拿全市第一,甚至省里第一,而且有自己的三项专 2020-12-06 …
关于物理的,题目1997年柯受良飞黄河什么的,然后就是把飞跃过程当作平抛运动处理,当时...关于物理 2020-12-23 …
北宋理学家“二程”说:“天下之物,皆可以照理。有物必有则,一物统有一理。”这表明“理”是()A.超时 2021-01-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