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政治-->
怎样提高口算加减法能力
题目详情
怎样提高口算加减法能力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浅谈提高口算能力的几点体会
本学期初,接到教研室通知,一年级小朋友20以内加减法口算,要求达到每分钟12—15道,过关率为90%.而教科书上要求:单元结束时,绝大多数学生达到每分钟8题,期末时,绝大多数达到每分钟10题.当时我就犯傻了,这怎么可能达到呢?但是经过努力,事实证明是可能的.3月底,学校摸底时,我班平均水平已达到每分钟16道;5月底,区教研室钱老师亲自到我校,对一年级20以内加减法进行口算测试,结果过关率超过90%,且有好多小朋友每分钟超过了20道.那么我是如何去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呢?下面谈谈提高学生口算能力的肤浅体会:
一、加强直观操作,帮助学生建立表象
一年级学生的思维活动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是一个从直接感知实物过渡到表象的思维过程.因此,从认识10以内的数开始,我就十分注重直观教学:课前准备好学生平时喜爱的实物、图片,课堂上多让学生数一数小棒,数一数图片,数一数手指,帮助学生强化数感.然后进行分一分,合一合的训练,帮助学生建立表象.从而使学生在掌握10以内各数的同时,为口算10以内数的组成与分解打好扎实的基础.再通过分一分、合一合的直观操作活动建立表象,掌握10以内数的组成和分解,熟练地口算10以内加减法,为学习20以内的加减法打好了坚实的基础.
二、注重算理教学,加快口算速度
在口算教学中,让学生有效地掌握口算的基本方法的主要途径是教学生理解算理,因此在教学时,我十分重视算理教学.如在教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时,出示16-7,不要急于把现成的“破十减”灌输给学生,而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审视问题.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有的学生会摆一摆学具,找出答案“我是这样想的,先算10-7=3,再算3+6=9.”;“我是这样想的,先算16-6=10,再算10-1=9.”有的学生用扳手指数数,“我是这样想的,把16记在脑子里,伸出7个手指头,从16开始,一边屈指一边数,15、14……结果是9.”有的用“做减想加”来计算,“因为9+7=16,所以16-7=9”;通过说理训练,方法活了,口算速度也加快了.
三、注重算法多样化,实现学生对算法的自主优化.
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的.在教学20以内退位减法时,有些学生喜欢用“破十减”、有些喜欢用“做减想加”.这时,在体会算法的基础上,让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实现学生对算法的“自主优化”,教师切不可“一刀切”,不然会适得其反.例如:我班有一个学生,他每次在口算退位减法时,总喜欢扳手指,我想改掉他这个“毛病”,于是利用中午休息时间个别对他进行“破十减”指导,结果越发糟糕,不但算得更慢而且错误率更高,还不如扳手指速度快.由此可见,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同时要引导学生在众多的算法中选择最适合于自己的方法,这样才能更好地促使学生的发展.
四、持之以恒,才能有成效.
口算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脱离算法达到脱口而出的境地, 但这个目的不是一下子能达到的,是要通过反复训练才能达到熟练.具体练习时,应特别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讲究形式,激发兴趣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知识的兴趣.”心理学也表明: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的强大内驱力.为了提高学生的口算兴趣,寓教于乐,要讲究训练形式的多样化:根据一年级小朋友的特点,多用游戏、比赛等方式,如“开火车”、“找朋友”、“摘苹果”、“对口令”等方法进行练习;用卡片、小黑板或扑克牌等通过视算报得数,结合听算说得数;也可以印发口算题,限时比赛;还可以让学生自编口算题,进行同桌对答或小组比赛;坚持每天一页口算练习,口算的时间可以安排在学生已感疲乏的临下课之前5分钟.多种形式的口算训练,让全班都积极主动参与,使每个学生都有练习的机会,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2、细水常流,稳步提高
练习一个阶段后,要筛选难度比较大或经常出错的题目,如17-9,15-8,14-6等,做成卡片,反复练习,细水常流,稳步提高口算的能力.
3、对症下药,逐个过关
在口算训练中,教师要根据小朋友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多使用激励性评价,特别对哪些口算比较慢或计算有困难的小朋友,首先要弄清他们的问题所在,是算理不清,还是反应迟钝,然后针对问题想办法,还需要对他们有耐心,给予更多的关心和鼓励,教育周围的同学尊重他们,看到他们的点滴进步,及时表扬,使他们产生成功感,从而树立信心,不断进步.
4、争取家长,共同配合
光凭老师埋头苦干还不行,要努力争取家长的配合,充分利用他们的力量来共同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在开学初的家长会上,我明确地向家长们提出:这学期的重点之一是让每一个学生在口算方面都能过关,因此,希望家长在家能坚持每天挤一定时间陪孩子练一练口算.家长的力量,对老师而言是宝贵的资源,只要我们善于开发,就能被我们所用.
5、互相协作,共同提高
我穿梭于两个班级之间,可是,每天给我的时间只有40分钟,班级中还有那么一部分外来民工子弟学生,家长根本没有能力辅导;还有本地部分小朋友的接受能力又是那么差,讲了忘,算了错,怎么办?在训练中,我不断发现好苗子,于是便让这些小朋友当小老师,有时利用完成作业后的剩余时间帮助那些有困难的;有时趁玩游戏互相搭配……慢慢地缩小了差别.
总之要提高小朋友的口算能力,非一朝一夕就能成功的,需要我们的不断努力.只要对你的学生有信心,一定能成功的
本学期初,接到教研室通知,一年级小朋友20以内加减法口算,要求达到每分钟12—15道,过关率为90%.而教科书上要求:单元结束时,绝大多数学生达到每分钟8题,期末时,绝大多数达到每分钟10题.当时我就犯傻了,这怎么可能达到呢?但是经过努力,事实证明是可能的.3月底,学校摸底时,我班平均水平已达到每分钟16道;5月底,区教研室钱老师亲自到我校,对一年级20以内加减法进行口算测试,结果过关率超过90%,且有好多小朋友每分钟超过了20道.那么我是如何去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呢?下面谈谈提高学生口算能力的肤浅体会:
一、加强直观操作,帮助学生建立表象
一年级学生的思维活动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是一个从直接感知实物过渡到表象的思维过程.因此,从认识10以内的数开始,我就十分注重直观教学:课前准备好学生平时喜爱的实物、图片,课堂上多让学生数一数小棒,数一数图片,数一数手指,帮助学生强化数感.然后进行分一分,合一合的训练,帮助学生建立表象.从而使学生在掌握10以内各数的同时,为口算10以内数的组成与分解打好扎实的基础.再通过分一分、合一合的直观操作活动建立表象,掌握10以内数的组成和分解,熟练地口算10以内加减法,为学习20以内的加减法打好了坚实的基础.
二、注重算理教学,加快口算速度
在口算教学中,让学生有效地掌握口算的基本方法的主要途径是教学生理解算理,因此在教学时,我十分重视算理教学.如在教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时,出示16-7,不要急于把现成的“破十减”灌输给学生,而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审视问题.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有的学生会摆一摆学具,找出答案“我是这样想的,先算10-7=3,再算3+6=9.”;“我是这样想的,先算16-6=10,再算10-1=9.”有的学生用扳手指数数,“我是这样想的,把16记在脑子里,伸出7个手指头,从16开始,一边屈指一边数,15、14……结果是9.”有的用“做减想加”来计算,“因为9+7=16,所以16-7=9”;通过说理训练,方法活了,口算速度也加快了.
三、注重算法多样化,实现学生对算法的自主优化.
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的.在教学20以内退位减法时,有些学生喜欢用“破十减”、有些喜欢用“做减想加”.这时,在体会算法的基础上,让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实现学生对算法的“自主优化”,教师切不可“一刀切”,不然会适得其反.例如:我班有一个学生,他每次在口算退位减法时,总喜欢扳手指,我想改掉他这个“毛病”,于是利用中午休息时间个别对他进行“破十减”指导,结果越发糟糕,不但算得更慢而且错误率更高,还不如扳手指速度快.由此可见,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同时要引导学生在众多的算法中选择最适合于自己的方法,这样才能更好地促使学生的发展.
四、持之以恒,才能有成效.
口算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脱离算法达到脱口而出的境地, 但这个目的不是一下子能达到的,是要通过反复训练才能达到熟练.具体练习时,应特别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讲究形式,激发兴趣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知识的兴趣.”心理学也表明: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的强大内驱力.为了提高学生的口算兴趣,寓教于乐,要讲究训练形式的多样化:根据一年级小朋友的特点,多用游戏、比赛等方式,如“开火车”、“找朋友”、“摘苹果”、“对口令”等方法进行练习;用卡片、小黑板或扑克牌等通过视算报得数,结合听算说得数;也可以印发口算题,限时比赛;还可以让学生自编口算题,进行同桌对答或小组比赛;坚持每天一页口算练习,口算的时间可以安排在学生已感疲乏的临下课之前5分钟.多种形式的口算训练,让全班都积极主动参与,使每个学生都有练习的机会,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2、细水常流,稳步提高
练习一个阶段后,要筛选难度比较大或经常出错的题目,如17-9,15-8,14-6等,做成卡片,反复练习,细水常流,稳步提高口算的能力.
3、对症下药,逐个过关
在口算训练中,教师要根据小朋友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多使用激励性评价,特别对哪些口算比较慢或计算有困难的小朋友,首先要弄清他们的问题所在,是算理不清,还是反应迟钝,然后针对问题想办法,还需要对他们有耐心,给予更多的关心和鼓励,教育周围的同学尊重他们,看到他们的点滴进步,及时表扬,使他们产生成功感,从而树立信心,不断进步.
4、争取家长,共同配合
光凭老师埋头苦干还不行,要努力争取家长的配合,充分利用他们的力量来共同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在开学初的家长会上,我明确地向家长们提出:这学期的重点之一是让每一个学生在口算方面都能过关,因此,希望家长在家能坚持每天挤一定时间陪孩子练一练口算.家长的力量,对老师而言是宝贵的资源,只要我们善于开发,就能被我们所用.
5、互相协作,共同提高
我穿梭于两个班级之间,可是,每天给我的时间只有40分钟,班级中还有那么一部分外来民工子弟学生,家长根本没有能力辅导;还有本地部分小朋友的接受能力又是那么差,讲了忘,算了错,怎么办?在训练中,我不断发现好苗子,于是便让这些小朋友当小老师,有时利用完成作业后的剩余时间帮助那些有困难的;有时趁玩游戏互相搭配……慢慢地缩小了差别.
总之要提高小朋友的口算能力,非一朝一夕就能成功的,需要我们的不断努力.只要对你的学生有信心,一定能成功的
看了 怎样提高口算加减法能力...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11.1996年2月,德国某研究所在高能加速器中,将Zn撞入一个Pb的原子核并释放出一个中子后,合 2020-05-02 …
机械能变化如何求我同学说是末态的重力势能加动能减去初态的重力势能加动能,我们老师讲的是机械能变化= 2020-05-13 …
如果我把水放在一个密室里面,不断的加热,最高能加到多少温度?不论什么形态,就是一直加热,能加到多少 2020-05-16 …
杠杆正处于平衡状态,现只增加一个力的作用,杠杆仍平衡,则这个力可能加在()A.支点B.动力作用点C 2020-06-15 …
真正懂物理的人来帮我解决一个关于水的疑问&……这个问题困扰我好几天了,我一直在想,假设有一个封闭的 2020-06-24 …
为什么溶巧克力不能加水?之前我说想吃巧克力,奶奶不懂,就买了盒巨苦的85%给我.觉得放着浪费,今天 2020-07-01 …
机械能等于重力势能加动能,这个公式是不是只有机械能守恒才能用,如果不是请举例,如果是那么机械能不守 2020-11-16 …
正负电子对撞机是使正负电子以相同速率对撞(撞前速度在同一直线上的碰撞)并进行高能物理研究的实验装置( 2020-11-28 …
肌张力高能治好吗 2021-04-01 …
电压力锅能加热吗 2021-05-06 …
相关搜索:怎样提高口算加减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