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一道二氧化碳曲线最终趋势问题在学习呼吸作用的时候,各种资料经常用到的就是二氧化碳释放量(纵轴)与氧气浓度(横轴)的关系曲线,它是一个从初始值先下降后上升的曲线,但有一点我

题目详情
一道二氧化碳曲线最终趋势问题
在学习呼吸作用的时候,各种资料经常用到的就是二氧化碳释放量(纵轴)与氧气浓度(横轴)的关系曲线,它是一个从初始值先下降后上升的曲线,但有一点我一直很疑惑的是:
这个曲线的最后趋向到底应该比氧气为零的时候的初始值高还是低?也就是说它最后完全进行有氧呼吸时的二氧化碳释放量应该比只进行无氧呼吸时的释放量高还是低?
虽然我知道1:2和1:6的反应比例,但好多题目的图中最后的曲线竟然并没有高过初始值,有的甚至还没初始值高,请问这是题目出错了还是这样画也是可以的?
PS:本题不要考虑光合作用叠加后的复合曲线,它就是某植物的非绿色器官的呼吸图线.(仅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复合成的)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我稍微给LZ解释下吧,看来随着氧气浓度的升高,二氧化碳浓度先降低再升高的总趋势LZ是明白的,这一点我就不多解释了.
下面主要解释氧气浓度最后很高的时候,此时的二氧化碳浓度是否会高于初始为0的时候,我想在解释清楚之前,我们先明白两种情况:一是明白所谓1:2或1:3是无氧和有氧呼吸单位葡萄糖的二氧化碳生成量,和实际的多少没有关系,即单位时间消耗葡糖糖的量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并非等同的,所以严格意义上说是无法以这样的比例推断二氧化碳浓度的;
其二、所谓的有氧呼吸,无疑是产生很多二氧化碳的,但是否超越彻底无氧呼吸的状态,这是和生物自身有关,同时和生物自身状态有关,举例来说,某些生物是擅长无氧呼吸,则其在无氧状态下无疑有比较高的二氧化碳浓度,又或者某些生物在有氧状态各种细胞活动就会频繁,这也会导致有氧状态下产生较高的二氧化碳,所以谁高谁低是没有定论的,这里揭示的正是数据相对大小,而非绝对大小.
希望对LZ有所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