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群特征中研究较多的是种群的数量特征,种群数量变化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最造生长温度在20~30℃之间,常被用作生物实验的材料。某生物兴趣小组为
种群特征中研究较多的是种群的数量特征,种群数量变化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最造生长温度在20~30℃之间,常被用作生物实验的材料。某生物兴趣小组为了探究在一定营养条件下,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
步骤Ⅰ:将10mL无菌马铃薯培养液或肉汤培养液加入试管。
步骤Ⅱ:将酵母菌接种入试管的培养液中,混合均匀。
步骤Ⅲ:将试管在28℃条件下连续培养7天。
步骤Ⅳ:每天取样计数酵母菌数量。
步骤Ⅴ:分析结果,得出结论:将所得数值用曲线图表示出来,分析实验结果,得出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
根据上述实验步骤及提供的信息回答问题
(1)在取样计数酵母菌数量前,往往要将试管轻轻震荡几下,这样做的目的是:
。
(2)在取样计数时,如果一个小方格内的酵母菌数量过多,难以数清,那么在用显微镜计数前,应对所取的样品进行怎样处理?
(3)某小组根据实验数据得出如图所示的实验结果,对这一结果的分析错误的是
A.酵母菌的生长呈现出“S”型增长
B.酵母菌种群在第4天种群增长率达到最大
C.第5天至第6天中,酵母菌种群出生率基本等于死亡率
D.该瓶内酵母菌种群的K值大约为1100左右
(4)某同学在不同时间内等量均匀取样4次,分别测定样品中酵母菌的数量和pH值,结果如下表。表中样品的取样先后次序为 。(2分)若第5次均匀取样时,样品中的酵母菌数量为760个/立方毫米,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是
。(2分)
(5)该小组同学对该课题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究,设计了如下表所示的实验:
试管编号 | 培养液/mL | 酵母菌原液/mL | 培养温度(℃) |
A 1 、A 2 、A 3 | 10 | 0.1 | 15 |
B 1 、B 2 、B 3 | 10 | 0.1 | 10 |
C 1 、C 2 、C 3 | 10 | 0.1 | 5 |
该小组探究的课题是 (2分)。
该对照实验设计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是 。
(1)使培养液中酵母菌分布均匀;
(2)加适量的蒸馏水稀释;(3)B
(4)2 → 4 → 1 → 3; (2分)
培养液中营养被大量消耗,代谢废物积累; (2分,答出营养被大量消耗即可)
(5)探究不同温度对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影响;
缺少15℃以上的温度设计(或温度梯度设计不合理);
略
如果引力常量G值为已知,地球质量的数量级也就成为可知,若已知引力常量G=6.67×10^(—11) 2020-04-09 …
研究“微量、小量或者微小量”的数学分支或部分是什么?我印象中好像在哪里看到说有关于“微量、小量或者 2020-05-12 …
正式足球比赛时所用的足球质量有严格规定,下面是对6个足球质量的检查结果(用正数记超过规定质量的数, 2020-05-13 …
在三角形ABC中,AB向量与BC向量的数量积+BC向量与CA向量的数量积+CA向量与AB向量的数量 2020-05-14 …
两个向量的数量积是一个,当两个向量的夹角为一个钝角时.则这两个向量的数量积;当两个向量的夹角为一个 2020-05-14 …
内外积的由来为什么叫数量积是内积,而向量积是外积,为什么不反过来,叫数量积是外积,向量机是内积?不 2020-05-14 …
科学家发现家蝇体内存在一种抗菌活性蛋白.分别在加入和未加入该抗菌蛋白的培养基中接种等量金黄色葡萄球 2020-05-17 …
在养分充足的情况下,细菌的数量会以指数函数的方式增加,假设细菌A的数量每两个小时可以增加为原来的2 2020-05-17 …
具有数量变异特点的标志和指标都是变量,变量的数值表现就是变量值,所以()。A.数量变异标志及所有 2020-05-21 …
电费单中计费数量和电量的数字不一样,不知道如何计算,电费通知单如下:有功(总)用电量21956有功 2020-05-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