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其他-->
小张同学在学习了“凸透镜成像规律”以后,又继续“研究像高与哪些因素有关”.于是他在实验室选用焦距为5厘米、10厘米、15厘米的凸透镜,高度为4厘米、6厘米、8厘米的发光物体及相
题目详情
小张同学在学习了“凸透镜成像规律”以后,又继续“研究像高与哪些因素有关”.于是他在实验室选用焦距为5厘米、10厘米、15厘米的凸透镜,高度为4厘米、6厘米、8厘米的发光物体及相应的实验器材进行正确实验,将收集到有关数据记录在表一、表二中.
①分析比较表一或表二中的物距u与像高的变化关系,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物体在同一凸透镜中成实像时,______.
②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_____中的物距、物高和像高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物体在同一凸透镜中成实像时,物距相同,物体越高,像就越高.
小张在表二中尚有部分数据没有填写,若有可能请你帮他填写完整;若不能,请写出不能填写的理由.______
为了结论更具有普遍性,小张认为还需进一步进行实验,请在表三中填入拟进行实验的数据,以完成他的研究目的.
表一 f=10厘米 物高8厘米 | |||
实验序号 | 物距u(厘米) | 像距v(厘米) | 像高(厘米) |
1 | 50 | 12.5 | 2 |
2 | 30 | 15 | 4 |
3 | 18 | 22.5 | 10 |
4 | 16 | 26.7 | 13.3 |
5 | 15 | 30 | 16 |
表二 f=10厘米 物高6厘米 | |||
实验序号 | 物距u(厘米) | 像距v(厘米) | 像高(厘米) |
6 | 30 | 15.0 | 3.0 |
7 | 25 | 16.7 | 4.0 |
8 | 18 | 22.5 | 7.5 |
9 | 15 | 30.0 | 12.0 |
10 | 6 |
②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_____中的物距、物高和像高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物体在同一凸透镜中成实像时,物距相同,物体越高,像就越高.
小张在表二中尚有部分数据没有填写,若有可能请你帮他填写完整;若不能,请写出不能填写的理由.______
为了结论更具有普遍性,小张认为还需进一步进行实验,请在表三中填入拟进行实验的数据,以完成他的研究目的.
表三 f=______厘米 物高______厘米 | |||
实验序号 | 物距u(厘米) | 像距v(厘米) | 像高(厘米) |
11 | ______ | / | / |
12 | ______ | / | / |
13 | ______ | / | / |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使用同一凸透镜时,焦距不变,分析表一中数据可以看出,随着物距的增大,像高越来越大;
(2)要研究像高和物高的关系,必须控制物距相同,从表中找出物距相同,而物高不同的实验数据,符合条件的实验是:2与6(或3与8或5与9);
表二中第10次实验中,物体放在6cm处,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此时成的是虚像,在光屏上找不到像,所以无法测量像距和像高;
为了结论更具有普遍性,他应保持像高不变,更换焦距不同的凸透镜再做一次实验,控制物距、物高和表二中数据相同.
答案见下表:
故答案为:①像高随着物距的减小而增大;②2与6(或3与8或5与9);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成虚像不成实像;答案见下表.
(2)要研究像高和物高的关系,必须控制物距相同,从表中找出物距相同,而物高不同的实验数据,符合条件的实验是:2与6(或3与8或5与9);
表二中第10次实验中,物体放在6cm处,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此时成的是虚像,在光屏上找不到像,所以无法测量像距和像高;
为了结论更具有普遍性,他应保持像高不变,更换焦距不同的凸透镜再做一次实验,控制物距、物高和表二中数据相同.
答案见下表:
表三 f=15厘米 物高 6厘米 | |||
实验序号 | 物距u(厘米) | 像距v(厘米) | 像高(厘米) |
11 | 30 | / | / |
12 | 18 | / | / |
13 | 15 | / | / |
看了 小张同学在学习了“凸透镜成像...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将焦距为10厘米的凸透镜切去中央宽1厘米的一块C,把余下的A、B两部分胶合起来,并在其对称轴上距透 2020-05-17 …
自己在家用简单工具做望远镜一个凸透镜,一个凹面镜,差不多大,凸透镜有2厘米厚,3厘米(直径),凸透 2020-05-17 …
填空题1.一个长方体的长是8厘米,宽是3厘米,高是2厘米,切成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小正方体共有( 2020-06-04 …
长度单位换算1千米=1000米1分米=10厘米1米=100厘米1厘米=10毫米面积单位换算1平方千 2020-06-10 …
用1厘米的正三角形和1厘米的正方形拼凸十一边形什么是同一个时针怎样求 2020-07-16 …
判断下列各组线段是否成比例线段(1)2厘米,3厘米,4厘米,1厘米(2)1.5厘米,2.5厘米,4 2020-08-02 …
判断下列各组线段是否成正比例线段1.2厘米3厘米.4厘米.1厘米2.1.5厘米.2.5厘米.4.5 2020-08-02 …
1米=分米1分米=米1分米=厘米1厘米=分米1米=厘米1厘米=米1千克=克1克=千克4分米=米6厘米 2020-11-30 …
打个比方:橡皮泥我想把它做成(宽8.9厘米7厘米厚度为1厘米)的方块,请问需要多少千克的橡皮泥.还有 2020-12-20 …
当烛焰离凸透镜4厘米时,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A.1 2020-12-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