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古人读书做学问特别强调勤奋、多读书。“悬梁刺股”,“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

题目详情
古人读书做学问特别强调勤奋、多读书。“悬梁刺股”,“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无一不强调勤奋、多读。请阅读下面相关链接材料,结合自己的思考谈谈你的看法。
    材料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至理名言。但南宋的“硕学”陆澄年轻时博览群书,写宋书时却一字写不出,人称“二脚书橱”;李邕之父李善博古通今,也是一点文章写不出,人称“书簏”。
    材料二:“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在过去对我们的学习确实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然而在今天,随着快乐教学和成功赏识教育的普及与开展,这话就带有明显的局限性和片面性。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华罗庚也说“学问千千万,起点在一问”。
    材料三:古人很重视“读万卷书”与“行千里路”的辩证关系。说过“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顾炎武主张“出户”,又主张“读书”。他认为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之士。顾炎武把家乡的书读遍之后,用四匹马驮着书,十谒明陵,遍游华北、西北,访俗问民,最后写成了有名的《日知录》《肇域志》。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本题是一道开放题,不设统一答案.能抓住材料中的重点,谈到读、思(问)、实践(运用)三方面结合对学习的重要性即可.
答案示例:
       古人认为学习在于勤奋与苦读,这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古代的交通与信息都不发达,人们只要掌握书中的知识,也就可以尽知天下.但随着时代的变迁,生活的环境在变化,我们学习的知识重视的是运用能力,像古代人那样为了学习而头悬梁,锥刺股,到为了书不要命,也不能成为只看书的书呆子.要想灵活运用知识,就得思考,去实践,才能达到创新运用的目的.
看了 古人读书做学问特别强调勤奋、...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分别找出下列词语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并写在横线上。熟悉特别熟练灵敏担心娴熟陌生特殊温暖迟钝担忧寒冷  2020-04-09 …

我在上课的时候老师让我读课文在准备时不紧张,但到我了,起来听到别人在说话我就容易读错,就算不说话我  2020-04-27 …

什么是熟读?常见什么熟读兵书熟读是指朗读流利,怎样达到熟读效果?我先不求理解,直至朗读熟练,然后再  2020-05-13 …

英语听力的问题我模仿并朗读得很熟的一段英语,但突然听到还是有一种似曾相识燕不归的感觉,不能很快反应  2020-05-13 …

高三英语提高.英语基础比较差.100分的卷子一般55~65左右.上过一两次70.单词不是特别熟悉.  2020-05-24 …

古文注释然熟亦难言矣,但能背未必即熟也.故书文于能背之后,量吾资加读几多遍,可以极熟不忘.则必如其  2020-06-15 …

熟悉熟习熟识区别如何区别“熟悉”、“熟习”、“熟识”三个词语。要区别方法,不是释义。  2020-06-20 …

有一个叫陈正之的人,反应相当迟钝,读书每次只能读50个字,一篇小文章也要读一二百遍才能熟.但他不懒  2020-06-25 …

三顾茅庐的读感受不需多字,15个字或20来个字都可以,主要讲自己读三顾茅庐的感受,不用太成熟!  2020-11-01 …

怎么才能快速背课文我每天晚上听半个小时录音(很认真)早上听15分钟,大约30多遍我可以读得相当熟,就  2020-11-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