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古人读书做学问特别强调勤奋、多读书。“悬梁刺股”,“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

题目详情
古人读书做学问特别强调勤奋、多读书。“悬梁刺股”,“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无一不强调勤奋、多读。请阅读下面相关链接材料,结合自己的思考谈谈你的看法。
    材料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至理名言。但南宋的“硕学”陆澄年轻时博览群书,写宋书时却一字写不出,人称“二脚书橱”;李邕之父李善博古通今,也是一点文章写不出,人称“书簏”。
    材料二:“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在过去对我们的学习确实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然而在今天,随着快乐教学和成功赏识教育的普及与开展,这话就带有明显的局限性和片面性。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华罗庚也说“学问千千万,起点在一问”。
    材料三:古人很重视“读万卷书”与“行千里路”的辩证关系。说过“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顾炎武主张“出户”,又主张“读书”。他认为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之士。顾炎武把家乡的书读遍之后,用四匹马驮着书,十谒明陵,遍游华北、西北,访俗问民,最后写成了有名的《日知录》《肇域志》。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本题是一道开放题,不设统一答案.能抓住材料中的重点,谈到读、思(问)、实践(运用)三方面结合对学习的重要性即可.
答案示例:
       古人认为学习在于勤奋与苦读,这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古代的交通与信息都不发达,人们只要掌握书中的知识,也就可以尽知天下.但随着时代的变迁,生活的环境在变化,我们学习的知识重视的是运用能力,像古代人那样为了学习而头悬梁,锥刺股,到为了书不要命,也不能成为只看书的书呆子.要想灵活运用知识,就得思考,去实践,才能达到创新运用的目的.
看了 古人读书做学问特别强调勤奋、...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读读下面句子,说说怎样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1)学问学问,既要学又要问.学与问是相辅相成的,只有  2020-03-30 …

读读下面的句子,说说怎样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1)学问学问,既要学又要问.学与问是相辅相成的,  2020-05-23 …

读书苦乐阅读理解读书钻研学问,当然得下苦功夫.为应考试、为写论文、为求学位,大概都得苦读.陶渊明好  2020-06-13 …

好()读书,不好()读书,好()读书,不好()读书,要求:徐文长是明代著名文学家,书画家,他写过一  2020-06-16 …

从“我”开始,每次向右或向下读,到“学”结束.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路线”可以读出这句话?我-喜-欢  2020-06-18 …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我读小学四年级的时候,父亲开始教我画画。他对我要求很严,经常叮嘱我:�阅读短文  2020-06-28 …

迸诸四夷迸在《大学》里怎么发音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菑害并至菑在大学里怎么读,读zi还是z  2020-07-02 …

近年来,盱眙县第二中学开展系列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动。如,开展以“诵读国学经典,丰富多彩人  2020-07-29 …

做阅读学英语最有效?听老师说学英语,一等聪明做阅读,二等聪明背单词,三等聪明练语法.此种说法真的是否  2020-11-14 …

某中学将读书活动作为学校德育与教学的契合点,以“好读书,读好书,建设书香校园”为主题,精心策划,广泛  2021-01-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