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物理-->
某小组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发现,当动力臂或阻力臂发生变化时,使杠杆平衡的动力大小就要随之改变,他们为了知道使杠杆平衡的动力大小与两个力臂大小之间的关系,他们在已调
题目详情
某小组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发现,当动力臂或阻力臂发生变化时,使杠杆平衡的动力大小就要随之改变,他们为了知道使杠杆平衡的动力大小与两个力臂大小之间的关系,他们在已调水平平衡的杠杆左端悬挂等重的钩码如图所示,将钩码对杠杆的作用力定为阻力F2,在支点另一侧通过悬挂钩码施加动力F1,调节动力臂
l1及阻力臂l2大小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并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一、表二中.
表一
表二
表三

(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与3的数据及相关条件,这是在研究动力的大小与___的关系,分析数据初步归纳得出的结论是:___.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__的数据中动力F1与阻力臂L2变化的关系可以归纳得出的初步结论是: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当阻力和动力臂相同,动力的大小与阻力臂成正比.
(3)小明为了验证第(2)题中的结论,用以调节好的弹簧测力计代替钩码在支点的左侧对杠杆施加动力,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得到的实验数据如表三,他发现这组实验数据无法验证上述结论,你认为他的实验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是:___.
(4)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一和表二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归纳得出初步结论:
(a)分析比较1与4、2与5、3与6的数据可初步归纳得到:___,动力大小相同.
(b)分析比较1、2、3或4、5、6中的数据可初步归纳得到:___.
l1及阻力臂l2大小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并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一、表二中.
表一
实验 序号 | F2 (牛) | l2 (厘米) | F1 (牛) | l1 (厘米) |
1 | 6 | 10 | 4 | 15 |
2 | 6 | 10 | 6 | 10 |
3 | 6 | 10 | 10 | 6 |
实验 序号 | F2 (牛) | l2 (厘米) | F1 (牛) | l1 (厘米) |
4 | 6 | 8 | 4 | 12 |
5 | 6 | 12 | 6 | 12 |
6 | 6 | 20 | 10 | 12 |
实验 序号 | F2 (牛) | l2 (厘米) | F1 (牛) | l1 (厘米) |
7 | 6 | 8 | 5 | 12 |
8 | 6 | 12 | 8 | 12 |
9 | 6 | 20 | 11 | 12 |

(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与3的数据及相关条件,这是在研究动力的大小与___的关系,分析数据初步归纳得出的结论是:___.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__的数据中动力F1与阻力臂L2变化的关系可以归纳得出的初步结论是: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当阻力和动力臂相同,动力的大小与阻力臂成正比.
(3)小明为了验证第(2)题中的结论,用以调节好的弹簧测力计代替钩码在支点的左侧对杠杆施加动力,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得到的实验数据如表三,他发现这组实验数据无法验证上述结论,你认为他的实验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是:___.
(4)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一和表二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归纳得出初步结论:
(a)分析比较1与4、2与5、3与6的数据可初步归纳得到:___,动力大小相同.
(b)分析比较1、2、3或4、5、6中的数据可初步归纳得到:___.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与3的数据可知,此时阻力和阻力臂保持不变,研究的是动力的大小与动力臂的关系;
分析数据:F2l2=6N×10cm=60N•cm;
F2l2为:4N×15cm=60N•cm;6N×10cm=60N•cm;10N×6cm=60N•cm;
可知:F1L1的乘积为60N•cm,始终不变,故可得出其关系为:当杠杆平衡时,在阻力和阻力臂保持不变的条件下,动力和动力臂成反比.
(2)表二中的实验数据阻力相同为6N,动力臂相同为12cm,分析比较实验数据4、5和6可知,
=
=
=
=
;即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当阻力和动力臂相同,动力的大小与阻力臂成正比.
(3)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可知;杠杆平衡后,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他改用弹簧测力计在左侧向上拉杠杆的过程中,在动力的位置不变时,动力变大,说明弹簧测力计没有沿竖直向上方向拉杠杆,造成拉力对应的力臂减小,因此测力计的示数将变大.
(4)(a)分析比较序号为1与4的数据可知,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在阻力大小不变时,阻力臂与动力臂的比值为:
=
=
,比值相同,此时动力大小相同;
(b)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由1、2、3或4、5、6中的数据可得: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当阻力相同时,阻力臂与动力臂的比值越大,动力越大.
故答案为:
(1)动力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当阻力和阻力臂相同时,动力的大小与动力臂成反比;
(2)4、5与6;
(3)弹簧测力计没有沿竖直向上方向拉杠杆.
(4)(a)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当阻力相同时,阻力臂与动力臂的比值相同;
(b)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当阻力相同时,阻力臂与动力臂的比值越大,动力越大.
(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与3的数据可知,此时阻力和阻力臂保持不变,研究的是动力的大小与动力臂的关系;
分析数据:F2l2=6N×10cm=60N•cm;
F2l2为:4N×15cm=60N•cm;6N×10cm=60N•cm;10N×6cm=60N•cm;
可知:F1L1的乘积为60N•cm,始终不变,故可得出其关系为:当杠杆平衡时,在阻力和阻力臂保持不变的条件下,动力和动力臂成反比.
(2)表二中的实验数据阻力相同为6N,动力臂相同为12cm,分析比较实验数据4、5和6可知,
F1 |
l2 |
4N |
8cm |
6N |
12cm |
10N |
20cm |
1N |
2cm |
(3)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可知;杠杆平衡后,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他改用弹簧测力计在左侧向上拉杠杆的过程中,在动力的位置不变时,动力变大,说明弹簧测力计没有沿竖直向上方向拉杠杆,造成拉力对应的力臂减小,因此测力计的示数将变大.
(4)(a)分析比较序号为1与4的数据可知,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在阻力大小不变时,阻力臂与动力臂的比值为:
10cm |
15cm |
8cm |
12cm |
2 |
3 |
(b)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由1、2、3或4、5、6中的数据可得: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当阻力相同时,阻力臂与动力臂的比值越大,动力越大.
故答案为:
(1)动力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当阻力和阻力臂相同时,动力的大小与动力臂成反比;
(2)4、5与6;
(3)弹簧测力计没有沿竖直向上方向拉杠杆.
(4)(a)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当阻力相同时,阻力臂与动力臂的比值相同;
(b)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当阻力相同时,阻力臂与动力臂的比值越大,动力越大.
看了 某小组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我这个作文怎么样?该怎么改进30分能给多少分怎么改进战胜自己一个人总是在不断战胜自我的过程中成长的, 2020-03-31 …
在生活中的一件不文明的事在生活中的一件不文明的事,600字左右 2020-05-17 …
生物体是靠什么力量把元素“组装”在一起的?而在生物体的生命活动中,是不是能量在控制一切? 2020-05-21 …
2.在生物体的下列生理活动过程中,没有ADP生成的是在生物体的下列生理活动过程中,没有ADP生成的 2020-05-24 …
科学是生产力,其意是说( )。A.它是物质形态的直接生产力B.它是知识形态的潜在生产力C.它是渗透到 2020-05-31 …
下列关于生物体中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细胞中,核外没有参与DNA合成的酶B.由活细胞产生的酶 2020-06-23 …
英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是我要翻译成英文的:1.人生的道路有时如海一样风平浪静,有时却充满波涛骇浪,没有 2020-06-28 …
人是孤独的存在,生活是一部静默的断代史.这句话的渊源,是谁说的?"人是孤独的存在,生活是一部静默的 2020-07-01 …
人的头癣、灰指甲、脚癣等都是由寄生虫引起的,在生态系统中,寄生性微生物和动物一样,属于,艾滋病是由 2020-07-01 …
2010苏州)下列常见的盐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不合理的是()A.用亚硝酸钠腌制食品B.用硫酸铜精炼 2020-07-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