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2013•德州模拟)日常交际生活中,人们不可避免地要接触酒精,酒后驾车造成的交通事故已是屡见不鲜.回答下列问题:(1)酒精在肝脏中代谢过程:乙醇乙醇脱氢酶乙醛乙醛脱氢酶乙
题目详情
(2013•德州模拟)日常交际生活中,人们不可避免地要接触酒精,酒后驾车造成的交通事故已是屡见不鲜.回答下列问题:
(1)酒精在肝脏中代谢过程:乙醇
乙醛
乙酸
①酒精进出细胞的方式为______,所以喝酒后酒精能够很快运输到全身各处.
②已知乙醛对人体的毒性最大,乙酸无毒.下列几种类型人中喝酒最危险的是______.
A.两种酶均无的人 B.两种酶均有的人
C.只有乙醇脱氢酶的人 D.只有乙醛脱氢酶的人
(2)喝酒的人走路容易东倒西歪,其原因是酒精麻痹了______,致使运动不协调、不能准确维持身体平衡,这是酒后驾车危险的原因之一.
(3)交警确认驾驶员是否酒驾的一种方式是让驾驶员向装有橙色酸性重铬酸钾的仪器中吹气,如果颜色变为______,则确认驾驶员为酒后驾车.
(4)图2为利用酵母菌发酵产酒过程中酵母菌的数量和酒精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
①在对培养液中的酵母菌进行计数时发现没有血细胞计数板,于是釆用了图2所示的方法进行粗略计数.某次计数时随机选取的几个视野统计结果如下表,则该次抽样的样液中酵母菌密度约为______个/mL.若某次计数时发现视野中酵母菌数量太多,且远多于红细胞数量,为了统计准确,可以采用的方法是______ (已知红细胞密度为5000个/mL)
②从能量角度分析,25h前酒精产生速度较快的原因是______.
③分析30h后限制酵母菌数量增长的主要因素是______,80h后酵母菌数量开始下降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1)酒精在肝脏中代谢过程:乙醇
乙醇脱氢酶 |
乙醛脱氢酶 |
①酒精进出细胞的方式为______,所以喝酒后酒精能够很快运输到全身各处.
②已知乙醛对人体的毒性最大,乙酸无毒.下列几种类型人中喝酒最危险的是______.
A.两种酶均无的人 B.两种酶均有的人
C.只有乙醇脱氢酶的人 D.只有乙醛脱氢酶的人
(2)喝酒的人走路容易东倒西歪,其原因是酒精麻痹了______,致使运动不协调、不能准确维持身体平衡,这是酒后驾车危险的原因之一.
(3)交警确认驾驶员是否酒驾的一种方式是让驾驶员向装有橙色酸性重铬酸钾的仪器中吹气,如果颜色变为______,则确认驾驶员为酒后驾车.
(4)图2为利用酵母菌发酵产酒过程中酵母菌的数量和酒精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
①在对培养液中的酵母菌进行计数时发现没有血细胞计数板,于是釆用了图2所示的方法进行粗略计数.某次计数时随机选取的几个视野统计结果如下表,则该次抽样的样液中酵母菌密度约为______个/mL.若某次计数时发现视野中酵母菌数量太多,且远多于红细胞数量,为了统计准确,可以采用的方法是______ (已知红细胞密度为5000个/mL)
视野1 | 视野2 | 视野3 | 视野4 | |
红细胞 | 6 | 5 | 5 | 6 |
酵母菌 | 31 | 24 | 26 | 29 |
③分析30h后限制酵母菌数量增长的主要因素是______,80h后酵母菌数量开始下降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有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酒精进出细胞方式为自由扩散;由于乙醛对人体的毒性最大,而乙酸对人体无毒,所以只有乙醇脱氢酶的人体内的乙醛浓度高,喝酒最危险.
(2)人的小脑是协调运动,保持身体平衡的,喝酒的人,由于酒精麻痹了小脑,所以走路容易东倒西歪.
(3)检测酒精发酵要用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如果颜色变为灰绿色,则说明含有酒精.
(4)①视野中红细胞平均5.5个,酵母菌平均27.5个,红细胞密度为5000个/mL,所以抽样的样液中酵母菌密度约为25000个/mL.若某次计数时发现视野中酵母菌数量太多,且远多于红细胞数量,则应将酵母菌样液稀释一定倍数后再观察.
②25h前,酵母菌快速繁殖需要大量能量,所以通过加快无氧呼吸,释放能量,满足繁殖所需.
③由于营养物质有限,所以30h后酵母菌数量增长受到限制;80h后酵母菌数量在代谢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酒精和有害物质,对酵母菌有一定的毒害作用,导致酵母菌数量开始下降.
故答案为:
(1)①自由扩散 ②C
(2)小脑
(3)灰绿色
(4)①25000 将酵母菌样液稀释一定倍数后再观察
②酵母菌快速繁殖需要大量能量,所以无氧呼吸加快
③糖类等营养物质减少 酒精对酵母菌有一定的毒害作用或有害物质积累
(2)人的小脑是协调运动,保持身体平衡的,喝酒的人,由于酒精麻痹了小脑,所以走路容易东倒西歪.
(3)检测酒精发酵要用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如果颜色变为灰绿色,则说明含有酒精.
(4)①视野中红细胞平均5.5个,酵母菌平均27.5个,红细胞密度为5000个/mL,所以抽样的样液中酵母菌密度约为25000个/mL.若某次计数时发现视野中酵母菌数量太多,且远多于红细胞数量,则应将酵母菌样液稀释一定倍数后再观察.
②25h前,酵母菌快速繁殖需要大量能量,所以通过加快无氧呼吸,释放能量,满足繁殖所需.
③由于营养物质有限,所以30h后酵母菌数量增长受到限制;80h后酵母菌数量在代谢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酒精和有害物质,对酵母菌有一定的毒害作用,导致酵母菌数量开始下降.
故答案为:
(1)①自由扩散 ②C
(2)小脑
(3)灰绿色
(4)①25000 将酵母菌样液稀释一定倍数后再观察
②酵母菌快速繁殖需要大量能量,所以无氧呼吸加快
③糖类等营养物质减少 酒精对酵母菌有一定的毒害作用或有害物质积累
看了 (2013•德州模拟)日常交...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一辆客车从甲地到乙地需要行驶6小时,一辆货车从乙地到甲地需要行驶10小时.货车先出发1小时,而后客 2020-06-05 …
客车从甲地开往乙地,货车从乙地开往甲地,两车同时开出,9小时可以相遇.然后各自又继续行驶了3小时这 2020-06-14 …
客车从甲地开往乙地,货车从乙地开往甲地,两车同时相向而行,12小时相遇.客车从甲地开往乙地,货车从 2020-07-10 …
甲、乙两地相距10千米,快慢两车都从甲地开往乙地.快车开出时,慢车已行了1.5千米,当快车到达乙地时 2020-10-30 …
A、B两车同时从甲地出发开往乙地.A车比B车每小时多行4千米,A车比B车早1/4到达途中的丙地,当B 2020-11-08 …
AB两车同时从甲地同时出发开往乙地A车比B车每小时多行4km,A车比B车早1/4到达途中的丙地,当B 2020-11-08 …
AB两车同时从甲地出发开往乙地,A车比B车每小时多行4km,A车比B车早1/4到达途中的丙地,当B车 2020-11-08 …
AB两车同时从甲地出发开往乙地.A车比B车每小时多行4千米,A车比B车早1/4小时达到途中的丙地,当 2020-11-08 …
两车汽车同时从甲地开往乙地,甲车比乙车每小时多行4千米,甲车比乙车早1/4小时到达途中的丙地,当乙车 2020-11-08 …
客车从甲地开往乙地,货车从乙地开往甲地.客车和货车的速度比是5:4两车在中途相遇客车从甲地开往乙地, 2020-12-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