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各题。我们四处奔逃①让我来告诉你那种味道--战争散发出的味道。②这是6月,1941年的6月。往年,丁香花会在5月盛开,而那一年到了6月中旬才开放。就这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各题。
我们四处奔逃    ①让我来告诉你那种味道--战争散发出的味道。
    ②这是6月,1941年的6月。往年,丁香花会在5月盛开,而那一年到了6月中旬才开放。就这样,战争的开始就让我与丁香花的芳香联系在一起,其间还混杂着稠李花的气息--对于我来说--这些芳香就是战争的气息。
    ③我们生活在明斯克。父亲是军乐队的一名指挥,我跟着他参加过不少阅兵式。除了我,家中还有两个哥哥。他们都非常宠爱我,我是家中最小的,何况还是个小妹妹。夏天马上就要到了,很快就是暑假。这是让人非常快乐的日子。我喜欢经常到“红军之家”的游泳馆去游泳。很多人都羡慕我,我也有些骄傲自大,因为我游得非常出色。6月22日,是星期天,要举办“共青湖”的开放庆祝仪式。我打算作为第一批游泳者去那里游泳。
    ④早晨,去买新鲜的面包。在路上,我遇到了一位朋友,她对我说,战争开始了。我们的街道上有许多花园,房子都淹没在鲜花丛中。我想了想:“什么战争啊?她在胡思乱想些什么?”
    ⑤在家里,父亲摆好了茶炊,我什么还没有来得及说,邻居们就开始四散奔逃,所有人嘴里都重复着一个词:“战争!战争!”第二天早晨七点,有人给我大哥送来了去兵役委员会的通知书。白天他跑去上班,给他发了钱,算清了工资。他拿着这些钱回到家,对妈妈说:“我要去前线了,什么都不需要。你拿上这些钱吧,给卡佳买件新大衣。”我刚刚升入七年级,我曾经希望,能给我做一件蓝色波士顿呢子大衣,配着灰色的卡拉库尔羔羊毛领子。
    ⑥明斯克开始遭到轰炸。我和妈妈搬到了邻居家的石头地窖里。我有一只可爱的小花猫,脾气很古怪,除了院子,它哪里都不去,但是,当轰炸开始,我从院子跑向邻居家的时候,这只小猫也跟在我的身后追着跑。德国人的炸弹伴随着某种轰鸣声飞落下来,像是尖厉的嗥叫。这些声音如此可怕,以至于我的两个手掌心都被汗水湿透了。
    ⑦起初,是单独的一栋栋房子着火了,随后整个城市陷入了一片火海之中。那简直太恐怖了,大火从四面八方蔓延开来,天空和街道都弥漫着滚滚浓烟。
    ⑧我们四处奔逃……
    ⑨在通往乡间的道路上,人们送给我们面包和牛奶,谁也不提钱,而我们也没有钱。逃亡的人们像潮水般汹涌。
    ⑩后来,有人传过话来,说前面的道路被德国人的摩托部队给截断了。我们赶紧往回跑,跑过那些村庄,跑过那些抱着牛奶罐子的大妈,跑回到自己城市的街道上--几天前,这里还是绿荫茂密,鲜花盛开,可如今一切都化为了灰烬:生长万物的黑色土壤不知到哪里去了,只剩下黄黄的沙土,一片沙土。就仿佛你站在了刚刚挖掘好的坟堆旁……
    ⑪再也没有什么熟悉的东西了,整条街道都被烧毁了。烧死了许多老爷爷和老奶奶,还有许多小孩子,因为他们没有和大家一起逃跑,他们以为敌人不会碰他们的。
    ⑫妈妈摘下自己的头巾,蒙住了我的眼睛。就这样,我们走到了那个几天前还坐落着我们家房子的地方。房子没了。奇迹般跑出来迎接我们的,是我们家那只瘦骨嶙峋的小花猫。它依偎到我的身边,便一动不动了。我们谁也不说话,小花猫也不叫唤,甚至有好几天它都一声不出。
    ⑬我看到了第一批法西斯敌人,甚至不是看见了,而是听见了--他们所有人都穿着钉有铁掌的皮靴,发出喀喀的巨响,咚咚地踏过我们的小桥。我甚至觉得,当他们经过的时候,就连大地都会疼痛。
    ⑭那年,丁香花就这样盛开了……稠李花也这样盛开了……
(选自《我还是想你,妈妈》,有删改)【注】《我还是想你,妈妈》一书作者是白俄罗斯S•A•阿列克谢耶维奇。该书获得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卫国战争期间(1941-1945),数百万苏联儿童死亡;本书是幸存者的口述实录。
(1)简析第③段在文中的作用。
(2)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我要去前线了,什么都不需要。你拿上这些钱吧,给卡佳买件新大衣。
②生长万物的黑色土壤不知到哪里去了,只剩下黄黄的沙土,一片沙土。就仿佛你站在了刚刚挖掘好的坟堆旁……
(3)本文通篇采用第一人称的写法,试分析这样写的好处。
(4)本文的结尾意蕴深厚,请结合全文加以探究。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此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结构的能力.文章结构包含以下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指文章的体裁形式和章节结构,如开头结尾、段落层次、过渡衔接和伏笔照应等.不同的体裁,结构形式也不同.二是指文章的内在联系和组织.文学作品,以时间的推移,空间的转换,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感情的变化过程为线索来谋篇布局的结构方式,称为纵式结构;按材料的性质来谋篇布局的结构,称为横式结构.提问方式:文章画线部分(第几段)在文中结构上起什么作用?规范回答:①文首:开篇点题;照应题目;总领全文;渲染气氛,埋下伏笔;设置悬念,为下文作铺垫.②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呼应前文.③文末:点明中心;升华感情,深化主题;照应开头,结构严谨;画龙点睛;言有尽而意无穷.第三段通过战争的场面再现真实的生活图景,形象突出人物形象,同时将城市生活与现实场景进行对比,突出战争的无限残酷.
(2)此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重要语句的作用的能力.对于这类题,同学们要既得“意”而又不忘“形”,因为关键性文句的内涵既是深层次的又是丰富多义的,甚至是含蓄隐晦的.因此,应在整体感知文本的基础上进行局部的、有重点的阅读,理解,概括,归纳,瞻前顾后地根据其语段的“形”,深人领悟其语段的“意”.提问方式:画横线的句子(或词语)在文中是什么意思?规范回答:该句子(词语)生动、具体(或形象、准确)地写出了+对象+效果.句子①通过人物的直接语言,表明一种对国家、对家庭无限的热爱;句子②是一种场景的渲染,表现孩子在战争面前充满恐惧、无能为力的痛苦.
(3)此题考查学生把握作品的表现手法的基本能力.表达技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表达方式(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表现手法(铺垫、烘托、对比、象征、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和语言特色(豪放、婉约、明朗、含蓄等).提问方式:文章第几段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或表现手法)来写描述对象?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规范回答:确认修辞手法(表现手法)+修辞本身的作用(表现手法的作用)十结合句子语境说出好处、效果.本文通篇采用第一人称的写法增强文章的真实感,形象刻画人物形象,增加文章抒情的感染力,渲染一种祥和、静谧的氛围.
(4)此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探究的题目一般有两个方向,一是向内挖掘,一是向外延伸,向内挖掘的题目主要是概括传主的某些品质或者分析传主成功的原因,实际原因的主观方面也就是传主的品质.探究传主的品质有时给出品质,让考生在文中找具体的事例,有时需要先概括出品质,然后再结合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还有的是结合文章的标题或具体的语句进行探究,但基本的答题指向是一致的.这样的题目答题时首先概括出传主的品质,然后列举文章中的具体事件说明,不要脱离文本随意作答.向外延伸主要是针对文本提出自己的看法或对自己的启示,答题时首先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生活中的事例进行论证,论证要围绕自己的观点进行,做到中心突出、简单明了.本题在解答时要抓住文章结尾内容,从文本结构、文章主题等内容出发进行系统探究.

答案:
(1)①再现战争到来前安宁、祥和、满怀憧憬的美好生活,表现小女孩特有的天真与活泼.②与战争到来时的城市以及人们生活的巨变形成对比,反衬出战争对城市的惨烈破坏、对孩子心灵的无情摧残.
(2)①通过语言描写,表明大哥对战争的清醒认识以及誓死卫国的决心;同时,表现了大哥对家人的爱.
②通过景物、心理描写,真实再现了城市在战火中沦为焦土的惨状,在控诉暴行的同时,写出了孩子内心的恐惧与无助.
(3)①增强文章的真实感.“我”是战争的见证者也是战争的受害者,以此叙事,使所叙内容更真实更可信.②增强文章的感染力.以此叙事,易于引起读者共鸣,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③有利于情感抒发.以此叙事,以亲历者身份揭露暴行,使得控诉、反对法西斯的感情抒发得更强烈更有力.
(4)①照应开头,突出战争对孩子心灵造成的严重伤害.②控诉战争罪恶--花依然盛开着,而美丽的家园、美好的生活却在战争中化为灰烬.③连用两个省略号,在欲言又止中,暗示战争幸存者仍处在战争带来的心理阴影中难以自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