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5分)鲁恭为中牢①令,重德化②,不任刑罚。袁安③闻之,疑其不实,阴④�阅读下文,回答问题。(5分)鲁恭为中牢①令,重德化②,不任刑罚。袁

题目详情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5分)鲁恭为中牢 ① 令,重德化 ② ,不任刑罚。袁安 ③ 闻之,疑其不实,阴 ④ �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5分)
鲁恭为中牢 令,重德化 ,不任刑罚。袁安 闻之,疑其不实,阴 使人往视之。其人随恭行阡陌,俱坐桑下。有雉 过,止其旁,旁有儿童。其人曰:“儿何不捕之?”儿言雉方雏,不得捕。其人讶而起,与恭决曰:“所以来者,欲察君之政也。今蝗不犯境,一异也;爱及鸟兽,二异也;童有仁心,三异也。久留徒扰贤者耳,吾将速反,以状白安。”
(选自《后汉书》)
【注释】①中牢:古地名,今河南省境内。②德化:用道德来教化。③袁安:河南郡太守,是鲁恭的上司。④阴:暗中。⑤雉(zhì):野鸡。
小题1:解释下列划线词语在文中的意思。(1分)
①阴 使 人往视之(    )     ②欲 君之政也(    )
小题2:鲁恭任中牢令时,上司袁安“使人往视之”,官差此行目的何在?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回答。(2分)
小题3:选文结尾处,官差认为“久留徒扰贤者”,决定“速反”,其原因是什么?联系选文内容谈谈你的理解。(2分)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小题1:①派;或“派遣”;或“命令”;或“让”;或“叫”②考察;或“考证”;或“探察”;或“了解”
小题1:围绕“袁安听说鲁恭以德化民,对百姓不用刑罚,对此深表怀疑”回答。(或“探察鲁恭重德化,不用刑罚的情况是否属实”;或“考察鲁恭的政绩”)
小题1:围绕“看到(儿童不捕幼雉)当地有‘三异’(蝗不犯境、爱及鸟兽、儿童有仁心)现象;地方百姓善良、民风淳朴、社会风气良好;鲁恭不用刑罚,用道德教化百姓效果明显;考察目的已达到”回答。

本题为课外文言文的阅读考查,涉及到词语的解释,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词语的解释要结合语境,并考虑其在课内文言文中的常规用法,只要联想到课内的文言文知识即可,考查的是文言知识的积累。小题2要注意短文的首句,小题3要注意短文的最后一句中人物的语言。
译文:鲁恭担任中牟县令,注重道德教化,不采用刑罚的方式。河南尹袁安听说这件事,怀疑它不是真的,便让自己的下属到中牟县去视察。派去的人跟随鲁恭到田间视察过程中,来到一棵桑树下休息。
忽然,从远处飞来一只野鸡,在他们旁边落下,野鸡旁还有一个小孩。肥亲问那个小孩:“你为甚么不把它抓住?”那个小孩说:“这个季节正是野鸡培育它们的鸡雏的时候,抓了它,小鸡们就没法活了。”
派去的人听了,对鲁恭说:“我此次前来,是来检查你的政绩的,蝗虫不犯县境,这是我看到的第一个现象;教化的恩泽施之于鸟兽,这是第二个现象;小孩也怀有仁爱之心,这是第三个现象。这就够了,我不在这里久留了,我在这里久留,只能起到打扰贤者的作用。”说完就回去向袁安汇报去了。
看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5分)...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关于“观察牛蛙的脊髓反射现象”实验,请回答:(1)完成反射的结构称为,它是由5个环节构成的;(2)  2020-05-14 …

为探究血糖调节的影响因素,设计如下实验流程.实验中5只家兔的注射剂量和生理指标均按单位体重计算.据  2020-06-10 …

回归、改进、拓展教材实验,是高考化学实验考查的常见形式.I.甲组同学在进行《必修二》实验2-5“F  2020-06-10 …

读图,回答4~5题.4.选择坝址是修建水库的关键之一.图中所示方案中,构造稳定、地基坚实、最适宜建  2020-06-24 …

在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实验中,选用哪一组的目镜和物镜较合适A.5×40B.10×40C.10×  2020-07-0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实行购租并举,发展住房租赁市场,是深化住房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2016年5月5  2020-07-08 …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回答问题(1)实验时系一根火柴,其作用是.(2)瓶中装少量水,其作用是.(3)铁  2020-07-14 …

中国梦,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回  2020-07-15 …

关于负数的非整次幂问题负数的奇次幂为正,偶次幂为负,那么负数的非整次幂的正负如何确定?还有(-2)  2020-07-31 …

如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钟罩中的水面上的体积已经分为5等份,并标有刻度a、b、c、d),  2020-12-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