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其他-->
请教法律题(字数别太少了),thanks面对一个落水者,道德要求你有救人的义务,却未赋予你向其索要报酬的权利。向被救起的落水者索要报酬往往被视为不道德。在法律关系中,面对一
题目详情
请教法律题(字数别太少了),thanks
面对一个落水者,道德要求你有救人的义务,却未赋予你向其索要报酬的权利。向被救起的落水者索要报酬往往被视为不道德。
在法律关系中,面对一个落水者,法律是否要求你有救人的义务?若救人以后是否可向被救者(受益人)主张权利或者请求民事赔偿?
( 无因管理者与受益人之间的法律关系)
面对一个落水者,道德要求你有救人的义务,却未赋予你向其索要报酬的权利。向被救起的落水者索要报酬往往被视为不道德。
在法律关系中,面对一个落水者,法律是否要求你有救人的义务?若救人以后是否可向被救者(受益人)主张权利或者请求民事赔偿?
( 无因管理者与受益人之间的法律关系)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道德与法律,是一场伟大的博弈。生活中,约束人们的,除了法律还有道德。两者的关系就中国历史而言,经历了冲突,融合等各个阶段。若是展开论述,洋洋洒洒几万字亦无法穷尽。在此,仅对上述问题从法理学角度进行简要分析。
一、对落水者的救助义务不可一概而论
一般而言,法律没有对人们苛以对落水者的救助义务。原因在于道德对人们的要求过高,要求每个人都品德高尚的做法不切实际也无法实现。然而,对于一些担任社会特殊职务的人员,比如警察、消防员、军人等,法律对他们做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即,在消防员(即使是在其下班时间)看见或者遇见火灾,其必须及时通报并采取措施。同理,若一名警察看见落水者,其当然也负有救助的义务。
二、救人之后不可要求报酬,但可以主张补偿
要求报酬的做法不可取,不仅违背道德而且无法律基础。救人是一种不以牟利为目的的善行,不计回报是道德对高尚之人的要求,请求报酬无异于将救助行为金钱化,具有恶劣的社会印象。
但是,若在救助过程中,因为救助行为而导致自己合法财产遭受损失,则可以依据《民通》以及相关法律法规请求适当的补偿(问题中“赔偿”一词用词不准确)。其法理基础在于无因管理之债。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大街上A正遭受B的打劫,C见义勇为,击退了B但却因此负伤,花费医疗费若干,最后B落荒而逃。对此,C有权给予无因管理而向A主张适当补偿。
希望有所帮助!
一、对落水者的救助义务不可一概而论
一般而言,法律没有对人们苛以对落水者的救助义务。原因在于道德对人们的要求过高,要求每个人都品德高尚的做法不切实际也无法实现。然而,对于一些担任社会特殊职务的人员,比如警察、消防员、军人等,法律对他们做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即,在消防员(即使是在其下班时间)看见或者遇见火灾,其必须及时通报并采取措施。同理,若一名警察看见落水者,其当然也负有救助的义务。
二、救人之后不可要求报酬,但可以主张补偿
要求报酬的做法不可取,不仅违背道德而且无法律基础。救人是一种不以牟利为目的的善行,不计回报是道德对高尚之人的要求,请求报酬无异于将救助行为金钱化,具有恶劣的社会印象。
但是,若在救助过程中,因为救助行为而导致自己合法财产遭受损失,则可以依据《民通》以及相关法律法规请求适当的补偿(问题中“赔偿”一词用词不准确)。其法理基础在于无因管理之债。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大街上A正遭受B的打劫,C见义勇为,击退了B但却因此负伤,花费医疗费若干,最后B落荒而逃。对此,C有权给予无因管理而向A主张适当补偿。
希望有所帮助!
看了 请教法律题(字数别太少了),...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探索n*n的正方形钉子板上,连续任意两个钉子做得到的不同长度值的线段总数探索n*n的正方形钉子板上 2020-06-03 …
下列关于索赔和反索赔的说法正确的是( )。A.索赔实际上是一种经济惩罚行为 B.反索赔是发包人的 2020-06-07 …
下列关于索赔和反索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索赔实际上是一种经济惩罚行为 B.反索 2020-06-07 …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3分)A.歠醨(chuò)关木索(guān)期功强近(jī) 2020-06-10 …
小倩和小玲每人都有若干面值为整数元的人民币.小倩对小玲说:“你若给我2元,我的钱数将是你的n倍”; 2020-06-16 …
研究发现,人体内的N基因是正常基因,无N基因的人会患严重肾病而早年夭折,科学家为治愈此病进行了相关 2020-07-02 …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歠醨(chuò)关木索(guān)期功强近(jī)呱呱(g 2020-07-06 …
下列关于索引的叙述,正确的是()A.可以根据需要在基本表上建立一个或多个索引,从而提高系统的查询效 2020-07-12 …
帮我看下哪错了#include"stdio.h"#include"stdlib.h"voidmain 2020-12-13 …
全国劳动模范徐虎说:“你不奉献。我不奉献,谁来奉献?你索取。我索取,向谁索取。”这句话体现的人生哲理 2021-02-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