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物理-->
圆圆同学在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量的多少与什么因素有关”时采用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请仔细观察甲、乙两图.(1)实验是通过观察两个U形管中的变化来比较电流通过电阻丝
题目详情
圆圆同学在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量的多少与什么因素有关”时采用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请仔细观察甲、乙两图.

(1)实验是通过观察两个U形管中___的变化来比较电流通过电阻丝产生的热量的多少.
(2)你认为甲图所示的装置是用来研究电流通过电阻丝产生的热量与___的关系.
(3)乙图所示的装置是用来研究电流通过电阻丝产生的热量与___的关系,由乙图所示的实验现象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在电阻相同、通电时间相同的情况下,通过电阻的电流___,电流产生的热量___(选填“越大”“越小”或“不变”).
(4)该实验采取的探究方法是___.

(1)实验是通过观察两个U形管中___的变化来比较电流通过电阻丝产生的热量的多少.
(2)你认为甲图所示的装置是用来研究电流通过电阻丝产生的热量与___的关系.
(3)乙图所示的装置是用来研究电流通过电阻丝产生的热量与___的关系,由乙图所示的实验现象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在电阻相同、通电时间相同的情况下,通过电阻的电流___,电流产生的热量___(选填“越大”“越小”或“不变”).
(4)该实验采取的探究方法是___.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量的多少不能直接观察,但液体温度的变化可以通过U形管中液面高度的变化来反映,这种研究方法叫转化法;
(2)如图甲,两个电阻串联在电路中,电流相同,通电时间相同,电阻不同,运用控制变量法,是探究电流产生热量跟电阻的关系;
(3)图乙装置中两个5Ω的电阻并联后再与一个5Ω的电阻串联,根据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可知,右端两个电阻的总电流和通过左端电阻的电流相等,即I右=I左,
两个5Ω的电阻并联,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知I右=I内+I外,所以,I左>I内,烧瓶内的电阻值都是5Ω,阻值相等,通电时间相等,电流不同,运用控制变量法,是探究电流产生热量跟电流的关系;得到的结论是在电阻相同、通电时间相同的情况下,通过电阻的电流越大,电流产生的热量越多;
(4)实验中采用的是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
故答案为:(1)液面高度;(2)电阻;(3)电流;越大;越大;(4)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
(1)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量的多少不能直接观察,但液体温度的变化可以通过U形管中液面高度的变化来反映,这种研究方法叫转化法;
(2)如图甲,两个电阻串联在电路中,电流相同,通电时间相同,电阻不同,运用控制变量法,是探究电流产生热量跟电阻的关系;
(3)图乙装置中两个5Ω的电阻并联后再与一个5Ω的电阻串联,根据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可知,右端两个电阻的总电流和通过左端电阻的电流相等,即I右=I左,
两个5Ω的电阻并联,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知I右=I内+I外,所以,I左>I内,烧瓶内的电阻值都是5Ω,阻值相等,通电时间相等,电流不同,运用控制变量法,是探究电流产生热量跟电流的关系;得到的结论是在电阻相同、通电时间相同的情况下,通过电阻的电流越大,电流产生的热量越多;
(4)实验中采用的是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
故答案为:(1)液面高度;(2)电阻;(3)电流;越大;越大;(4)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
看了 圆圆同学在探究“电流通过导体...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如图所示,是一个实验小组在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时所设计的实验电路及实验过程,实验前,他 2020-05-12 …
如图为一个未完成连接的实验电路实物示意图,运用图示仪器测定毫安表(图中用mA表示,是一种量程很小的 2020-06-13 …
在把电流表改装为电压表的实验中,实验所用的电流表满刻度电流为200μA,欲将此表改装成量程为2V的 2020-07-15 …
在做测量定值电阻Rx阻值的实验中:(1)小红同学根据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将实验器材连接成实验电路( 2020-07-21 …
如图所示,某实验小组做“伏安法测量电阻”的实验,所用的实验器材有:电压为6V的电源,待测电阻RX, 2020-08-01 …
在做改变日光灯功率因数实验时,实验电路实验中接有功率表,并联电压表,串联电流表.当并联电容时,电压表 2020-11-25 …
初中化学实验氧气的三个实验室制取的所需器械是什么?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的所需器械是什么?奥斯特实验、 2020-12-07 …
小明在实验室选择了符合实验要求的器材探究“通过电阻的电流与电阻两端电压的关系”.并画出了如图所示实验 2020-12-22 …
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中,小明采用的电路如图甲所示,实验中,他始终保持定值电阻R两 2020-12-31 …
如图甲所示,是用伏安法测定未知电阻RX的实验电路实物图.(1)小明同学连接好实验电路,检查连接无误后 2021-01-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