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三氯乙烯ph值含量我要了解三氯乙烯的化学成分和PH值的含量,

题目详情
三氯乙烯 ph值含量
我要了解三氯乙烯的化学成分和PH值的含量,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至于pH值是用来描述某物质溶于水后解离出的H+离子的含量的,该物质不溶于水,不存在pH值(当然你可以认为就等于水的pH值:7),而且,pH的高低和溶水的物质的多少也有关系(浓度),pH不存在含量这种说法,只能说摸溶液的pH值是多少
以下来自百科
三氯乙烯 三氯乙烯; Trichloroethylene; Ethinyl trichloride; Tri; TCE; CAS:79-01-6
理化性质
该物质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无色液体,气味似氯仿.分子式C2-H-Cl3.分子量131.39.相对密度1.4649(20/4℃).熔点-73℃.沸点86.7℃.闪点32.22℃(闭杯).自燃点420℃.蒸气密度4.53.蒸气压13.33kPa(100mmHg32℃).蒸气与空气形成混合物可燃限8.0%~10.5% .几乎不溶于水; 与乙醇、乙醚及氯仿混溶; 溶于多种固定油和挥发性油.潮湿时遇光生成盐酸.高浓度蒸气在高温下会燃烧.加热分解,放出有毒氯化物.加热至250~600℃,与铁、铜、锌、铝接触生成光气.能与钡、四氧化二氮、锂、镁、液态氧、臭氧、氢氧化钾、硝酸钾、钠、氢氧化钠、钛发生剧烈反应.
主要用途:用作溶剂.
健康危害:本品有刺激和麻醉作用.吸入急性中毒者有上呼吸道刺激症状、流泪、流涎.随之出现头晕、头痛、恶心、运动失调及酒醉样症状.出现头晕、头痛、倦睡、恶心、呕吐、腹痛、视力模糊、四肢麻木,甚至出现兴奋不安、抽搐乃至昏迷,可致死.慢性影响:有乏力、眩晕、恶心、酩酊感等.可有肝损害.皮肤反复接触,可致皮炎和湿疹.
pH的概念
氢离子浓度指数的数值俗称“pH值”.表示溶液酸性或碱性程度的数值,即所含氢离子浓度的常用对数的负值.
如果某溶液所含氢离子的浓度为每升0.00001摩尔(mol/L),它的氢离子浓度指数就是5,计算方法为-lg[浓度值].
与其相反,如果某溶液的氢离子浓度指数为5,他的氢离子浓度为0.00001摩尔(mol/L),计算方法为10^(-浓度指数)
氢离子浓度指数一般在0-14之间,当它为7时溶液呈中性,小于7时呈酸性,值越小,酸性越强;大于7时呈碱性,值越大,碱性越强.
pH是1909年由丹麦生物化学家Soren Peter Lauritz Sorensen提出.p来自德语Potenz(means potency,power),意思是浓度、力量,H(hydrogen ion)代表氢离子(H+);有时候pH也被写为拉丁文形式的Pondus hydrogenii(Pondus=压强、压力,hydrogenii=氢).
pH是溶液中氢离子活度的一种标度,也就是通常意义上溶液酸碱程度的衡量标准.pH值越趋向于0表示溶液酸性越强,反之,越趋向于14表示溶液碱性越强,在常温下,pH=7的溶液为中性溶液.
水的电离和水的离子积常数
水的电离 为了便于理解和说明pH,首先阐述一下水的电离和水的离子积常数.
水的电离 水是一种极弱的电解质,可以发生微弱的电离,其电离方程式为:H2O+H2O≈H3O+ + OH-,简写为H2O≈H+ + OH-,是一个吸热过程.水的电离受温度影响,加酸加碱都能抑制水的电离.水的电离是水分子与水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引起的,因此极难发生.实验测得,25℃时1L纯水中只有1×10^(-7)mol的水分子发生电离.由水分子电离出的H+和OH-数目在任何情况下总相等.25℃时,纯水中[H+]=[OH-]=1×10^(-7)mol/L.
水的离子积常数 [H+]·[OH-]=K(W),其中K(W)称作水的离子积常数,简称水的离子积;[H+]和[OH-]是分别是指整个溶液中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的总物质的量浓度.K(W)只随温度变化而变化,是温度常数.如25℃,[H+]=[OH-]=1×10^(-7)mol/L,K(W)=1×10^(-14);100℃时,[H+]=[OH-]=1×10^(-6)mol/L,K(W)=1×10^(-12).
溶液的酸碱性和pH
溶液酸性、中性或碱性的判断依据是:[H+]和[OH-]的浓度的相对大小.在任意温度时溶液[H+]>[OH-]时呈酸性,[H+]=[OH-]时呈中性,[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