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吕氏春秋二则d

题目详情
吕氏春秋二则d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不能学者:从师苦而欲学之功也,从师浅而欲学之深也.草木鸡狗牛马,不可谯诟遇之,谯诟遇之,则亦谯诟报人,又况乎达师与道术之言乎?故不能学者:遇师则不中,用心则不专,好之则不深,就业则不疾,辩论则不审,教人则不精;于师愠,怀于俗,羁神于世;矜势好尤,故湛于巧智,昏于小利,惑于嗜欲;问事则前后相悖,以章则有异心,以简则有相反;离则不能合,合则弗能离,事至则不能受.此不能学者之患也.(《吕氏春秋•诬徒》)
  【译文】
  不善于学习的人,跟老师学习态度不认真,却想学得很精;跟老师学习不求甚解,却想学得很深.草木、鸡狗、牛马不能用粗暴的行为对待它们,粗暴地对待它们,它们也会粗暴地报复人,又何况是精通教学的老师和道术的讲授呢?所以,不善于学习的人,对待老师不忠实,用心不专一,爱好不深入,学习不努力,辩论起来分不清是非,教育人不精深.对老师怨恨,安于世俗,在眼前杂事上花费精力;依仗权势为非作歹,因此沉迷于耍弄奸巧计谋,迷恋微小的利益;在嗜欲上惑乱,处理事情前后矛盾;作文章观点杂乱不一致,即使简单也会有相反之处.分散的东西不能综合起来,综合的东西不能分析,重大的事来临却不能承受,这是不善于学习的人的毛病.
  张仪,魏氏余子也,将西游于秦,过东周.客有语之于昭文君者曰:『魏氏人张仪,材士也,将西游于秦,愿君之礼貌之也.』昭文君见而谓之曰:『闻客之秦.寡人之国小,不足以留客.虽游然岂必遇哉?客或不遇,请为寡人而一归也,国虽小,请与客共之.』张仪还走,北面再拜.张仪行,昭文君送而资之,至于秦,留有间,惠王说而相之.张仪所德于天下者,无若昭文君.周,千乘也,重过万乘也,令秦惠王师之,逢泽之会,魏王尝为御,韩王为右,名号至今不忘,此张仪之力也.(《吕氏春秋•报更》)
  【译文】
  张仪是魏国大夫的庶子,将要向西到秦国去游说,路过东周.有一个门客告诉周昭文君说:“魏国人张仪,是个有才干的士人,将要向西到秦国去游说,希望君王对他能以礼相待.”昭文君接见了张仪,对他说:“听说您要到秦国去.我的国家小,不足以留住客人.但您西去游说,难道就一定能为秦王所知道吗?您要是得不到知遇,请看在我的面上回到这里来.我的国家虽然小,我愿与您共同治理这个国家.”张仪一再退让,面北连拜了两拜.张仪走时,昭文君又去送行,并资助旅费.张仪到了秦国,在那儿呆了一段时间,秦惠王很喜欢他,任命他为相国.张仪在天下所受的恩德,没有比在昭王文君那里所受的更大了.周是个只拥有千辆兵车的小国,但是张仪尊重它超过了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他让秦惠王以昭文君为师.秦国在逢泽盟会诸侯的时候,秦王让魏王作周昭文君的御手,让韩王当周昭文君车右,昭文君的名号至今没有被忘掉,这都是靠的张仪的力量啊!
看了 吕氏春秋二则d...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前续:依次表示四个连续自然数,判断它们各是几?春x夏+秋+冬=555夏x秋+冬-春=555秋前续:  2020-04-07 …

带有“春”或“秋”字的诗句头个字是春一句,第二个字是春一句,第三个字是春一句,第四个字是春一句,第  2020-05-17 …

成语高手来春()秋()、春()秋()、春()秋()春()冬()、春()夏()、春()秋()春()冬  2020-05-20 …

-20℃读做()A.零下二十摄氏度B.摄氏负二十度C.零下摄氏二十度D.二十摄氏度  2020-06-10 …

二十四节气中的春分与秋分均为太阳直射赤道,春分为太阳从南回归线回到赤道,秋分则为太阳从北回归线回到  2020-07-18 …

百分数的应用学校春季植树500棵,成活率百分之八十五,秋季植树的成活率是百分之九十.已知春季比秋季  2020-07-20 …

春()秋()的成语、急,春()秋()春()秋()春()秋()春()冬()春()夏()春()秋()夏  2020-07-24 …

“春秋时期”、“春秋五霸”其中“春秋”一词的来历是:[]A、来源于鲁国的编年体史书《春秋》B、因为争  2020-12-04 …

春夏X秋冬=春夏秋冬=春秋X冬夏=春夏秋冬,其中这四个季节代表四个不同数字春秋为偶数.冬夏为奇数.并  2020-12-07 …

有关初三数学春夏X秋冬=夏秋春冬,春冬X秋夏=春夏秋冬,式中春,夏,秋,冬,各代表四个不同的数字,你  2021-01-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