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世说新语两则一、张吴兴年八岁,亏齿,先达知其不常,故戏之曰:“君口中为何开狗窦?”张应声答道:“正使君辈从此中出入.”二、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到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

题目详情
世说新语 两则
一、张吴兴年八岁,亏齿,先达知其不常,故戏之曰:“君口中为何开狗窦?”张应声答道:“正使君辈从此中出入.”
二、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到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到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亏{亏}( )齿,先达知其不常( )
故{故}( )戏之曰:“君口中何为{何为}( )开狗窦{窦}( )?”
看到边李树多子折{折}( )枝,诸儿竞走{走}( )取之.
取之信( )然( )
填空
《世说新语》刻画人物往往采用最精简的语言,看似三言两语,人物精神面目却栩栩如生.请你分别用两个四字短语概括张吴兴和王戎这两位少年的形象.
张吴兴( )王戎( )
快点在线等!好的,快的、可以加分!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乘船 选自《世说新语·德行》,题目是编者加的.
乘船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个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大意华歆、王朗一起乘船逃难.(途中)有一个人想要搭船.华歆感到很为难.王朗说:“(船里)恰好还很宽松,为什么不同意?“后来作乱的人追上来了,王朗想要抛弃所携带的那个人.华歆说”先前之所以犹豫不决,正因为考虑到这种情况了.既然已经接纳他,难道可以因为情况紧急就抛弃他吗?”于是还像当初一样携带救助这个人.世人通过这件事来评定华歆、王朗的优劣.
华歆,字:子鱼 生卒:157— 231(75岁)终属:魏朝 籍贯:冀州平原高唐(今山东省禹城西南)
部分字词注释
歆辄难之:华歆当即对此事感到困难.辄:当即.
幸:幸而,恰巧.
尚:还.
可:肯,愿意.
贼这里指作乱的人.
舍:扔掉,抛弃.
本所以疑,正为此耳:起先之所以犹豫不决,正式因为考虑了这种情况.所以,.
纳:接纳,接受.
托:请托,请求.
宁:难道.
邪:相当于“吗”,表示疑问.
拯:救助.
人物解析
王朗表面上大方,实际上是在不涉及自己利益的情况下送人情.一旦与自己的利益发生矛盾,他就露出了极端自私、背信弃义的真面孔.
华歆则一诺千金,不轻易承诺,一旦承诺就一定要遵守.我们应该向华歆学习,守信用、讲道义,像王朗那样的德行,是应该被人们所鄙弃的.
《乘船》告诉我们:一个人要对自己的话负责,寡信.
看了 世说新语两则一、张吴兴年八岁...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走之底的这个字怎么读呢?具体描述如下,因为本人不会写!这个字我是在北京的一家餐饮门面上看到的!本人写  2020-03-30 …

无路可走之人(丧家犬)一毛不拔之人()笑里藏刀之人()无路可走之人(丧家犬)一毛不拔之人()笑里藏  2020-06-15 …

判断“之”在文中的意义。一僧欲1之南海,询于唐僧,唐僧不2之应。久3之,此僧以箪食瓢饮4之助至南海  2020-06-17 …

雨过刚晴的月夜,行走时为了防止踩到小水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迎着月光走,应走亮处B.迎着月光  2020-06-27 …

判断“之”在文中的意义。一僧欲1之南海,询于唐僧,唐僧不2之应。久3之,此僧以箪食瓢饮4之助至南海  2020-06-29 …

判断“之”在文中的意义。一僧欲1之南海,询于唐僧,唐僧不2之应。久3之,此僧以箪食瓢饮4之助至南海  2020-07-02 …

走之加十是什么字?一个走之,加上一个“十”,是什么字?不是走加上X,是这里的这右边那个“走之”偏旁  2020-07-10 …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喜欢旅游,但在旅游中总有一些不和谐的现象,如破坏文物,不遵守公德  2020-11-05 …

走之儿表示什么之外求一个字是走之儿的,表示(什么之外).不知道有没有.实在不行就足字旁的,走字底的也  2020-12-17 …

判断“之”在文中的意义。一僧欲1之南海,询于唐僧,唐僧不2之应。久3之,此僧以箪食瓢饮4之助至南海,  2020-12-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