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图书的历史折射了文明的演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大多数学者认为雕版印刷创始于隋唐之际。唐代印刷活动主要用于印刷佛经、教材等书籍。《金刚经》由7张麻纸连成,印有

题目详情
图书的历史折射了文明的演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多数学者认为雕版印刷创始于隋唐之际。唐代印刷活动主要用于印刷佛经、教材等书籍。《金刚经》由7张麻纸连成,印有楷体经文,图文精美。造纸中心成都、江浙一带成为印刷业较为发达地区。唐代后期,雕版印刷术已相当普及,印刷的书籍作为商品开始普及。据日本九世纪末史书记载,当时日本所存汉文图书多达一万六千余卷。
--摘编自白寿彝 主编《中国通史》等(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简析推动唐代印刷业发展的因素,概述唐代图书传播的积极影响。
材料二  
1773年,乾隆帝下诏设馆纂修《四库全书》,历时17年,主要囊括了我国清代乾隆以前的历史、政治、宗教、哲学、天象、文艺等内容。乾隆帝趁编书之际,查禁焚毁书籍、石刻等,其数量几与《四库全书》中保存的相当。
--摘编自 王家范等 编著《大学中国史》等1751-1772年狄德罗主持出版了《百科全书》二十八卷,无论在自然科学方面,还是在人文、社会科学方面,它都代表了18世纪的最高学术水平。有学者统计,1789年以前,欧洲的出版商一共印刷了大约24000部《百科全书》,至少11500部到了法国读者手中。
--摘编自罗芃等 著《法国文化史》等(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四库全书》和《百科全书》在社会影响方面的不同点。
材料三                    
 1850-1904年中国译著概况简表
 
   时期
译著类别译著来源 
总计
应用
科学
自然
科学
历史
地理
社会
科学
哲学
艺术
英美日本
1850-189940%30%10%8%3.5%85%15%567种
1902-190410.5%21%24%25.5%11.3%16.8%62.2%573种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3)根据材料三,概括1850-1904年中国译著的主要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你对这一变化的认识。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第一小问的因素,依据材料一“雕版印刷术已相当普及”、“印刷的书籍作为商品开始普及”、“楷体经文”等关键文字信息并结合所学从唐朝经济发展和文化教育等视角来概括原因,即唐代社会经济繁荣;佛教兴盛(或科举制度发展);雕版印刷术的发明与普及;纸张的大量生产(或楷书的成熟).第二小问的积极影响,结合所学知识从对唐朝文化发展以及对外传播等角度分析影响,即推动了唐代文化的发展和对外传播.
(2)本小问的不同点,依据材料二“我国清代乾隆以前的历史、政治、宗教、哲学、天象、文艺等内容”、“乾隆帝趁编书之际,查禁焚毁书籍、石刻”可以得出《四库全书》整理和保存了传统文化,同时也禁锢了思想;依据材料二“无论在自然科学方面,还是在人文、社会科学方面,它都代表了18世纪的最高学术水平”、“欧洲的出版商一共印刷了大约24000部《百科全书》”可以得出《百科全书》广泛传播先进知识,促进思想解放.
(3)第一小问的变化,依据材料图表从译著类别和译著来源来概括变化,即译著类别从人文科学向社会科学转变,译著来源由以英美为主向以日本为主转变.第二小问的认识,属于开放题型,围绕中国人变法图强,启蒙思想,推动近代中国的近代化等视角去概括作答,即这一变化始终以救亡图存、富国强民为主旨;民族危机加深和民族意识觉醒推动了中国对西方认识的深入;认识的深入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故答案为:
(1)因素:唐代社会经济繁荣;佛教兴盛(或科举制度发展);雕版印刷术的发明与普及;纸张的大量生产(或楷书的成熟).
积极影响:推动了唐代文化的发展和对外传播.
(2)不同点:《四库全书》整理和保存了传统文化,同时也禁锢了思想;《百科全书》广泛传播先进知识,促进思想解放.
(3)变化:译著内容从以应用和自然科学为主向以人文和社会科学为主转换;译著来源由以英美为主向以日本为主转变.
认识:这一变化始终以救亡图存、富国强民为主旨;民族危机加深和民族意识觉醒推动了中国对西方认识的深入;认识的深入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看了 图书的历史折射了文明的演进。...的网友还看了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