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杞人忧天》的作者是谁?

题目详情
《杞人忧天》的作者是谁?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近义词: 庸人自扰、杞人忧天\x0d反义词: 无忧无虑、若无其事\x0d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x0d状语;含贬义\x0d解释: 比喻不必要的或缺乏根据的忧虑和担心.\x0d出处: 战国·郑·列御寇《列子·天瑞》:“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成语故事:从前在杞国,有一个胆子很小,而且有点神经质的人,他常会想到一些奇怪的问题,而\x0d让人觉得莫名其妙.\x0d有一天,他吃过晚饭以后,拿了一把大蒲扇,坐在门前程量,并且自言自语的说:\x0d死,这不就太冤枉了吗?”\x0d从此以后,他几乎每天为这个问题发愁、烦恼,朋友见他终日精神恍惚,脸色憔悴,都\x0d很替他担心,但是,当大家知道原因后,都跑来劝他说:\x0d那也不是你一个人忧虑发愁就可以解决的啊,想开点吧!”\x0d后来的人就根据上面这个故事,引伸成“杞人忧天”这句成语,它的主要意义在唤醒人 们不要为一些不切实际的事情而忧愁.它与“庸人自扰”的意义大致相同.\x0d《列子》一书与《老子》、《庄子》并列为道家的三部经典.唐天宝元年(742年),唐玄宗下旨置“玄学博士”,并以四部道家著作作为必修的科目,士人习之可以应试科举.其中一部《冲虚真经》(宋朝时又加上“至德”二字,称为《冲虚至德真经》),便是称为列御寇所撰的《列子》.《列子》一书的真伪是我国学术史聚讼千载的一大公案.现在,它的伪书性质已成为学界公论,一般认为它主要成书于魏晋之际①.《列子》的思想比较复杂,又因为它是伪书,所以一直没有受到学术界的足够重视②.但《列子》一书有丰富的自然观的内容,代表着我国古代自然观发展的一个阶段. 补充: 《列子》又名《冲虚经》、《冲虚真经》,是道家重要典籍,由河南郑州人列御寇所著,所著年代不详,大体是春秋战国时代.该书按章节分为《天瑞》、《黄帝》、《周穆王》、《仲尼》、《汤问》、《力命》、《杨朱》、《说符》等八篇,每一篇均由多个寓言故事组成,寓道于事.其中较为人熟悉的包括“愚公移山”、“杞人忧天”、“亡呋者”、“歧路亡羊”等.\x0d唐代时,《冲虚真经》与《道德经》、《庄子》、《文子》并列为道教四部经典.\x0d一般人认为《列子》的原著在西汉以後便已散失;现存的《列子》已经不是原著,而是晋人凑杂道家的思想而写成的.《列子》一书包含了许多寓言,都带有足以警世的教训,也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 补充: 列御寇,或称列圄寇,春秋时期郑人,道家学派的先驱者,人称列子,